美国彻底完犊子了!看这三个女人到处诋毁中国的行径就知道答案了

李国魂 2024-05-28 19:26:32

美利坚黄昏将至,权力的游戏结束

2024年5月14日,拜登公开叫嚣:“我刚刚宣布对中国制造的商品征收一系列关税:钢铁和铝25%,半导体50%,电动汽车100%,光伏电池50%。中国决心主导这些行业。我决心确保美国在这些方面领先于世界。”

看看我国外交部长王毅的评论吧:美方的做法,是最典型的霸道霸凌。美国的一些人,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已经丧失理智。这样做非但不能证明美国强大,反而暴露了美国已经丧失自信,乱了方寸。

不仅仅是瞌睡乔拜登失去理智,方寸大乱,还有他麾下的那三个不忙正事,四处添乱的女人,

第一,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始终对中国秉持歪理邪说

犹太人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不愧是美联储主席出身的财政部长。

自2021年上任以来,已经足足狂发了8万亿美债。

2023年9月18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3万亿美元;

到2024年1月2日,短短三个月,突破34万亿美元。3 月 28 日达到34.6 万亿美元;5月份的最新规模正在无限接近35万亿美元。美国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披露,2024年美国将有8.9万亿的美债即将到期。这是典型的饮鸩止渴的节奏。

美国和欧洲需要以“战略和团结的方式”应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

2022年4月,耶伦竭力鼓吹自己提出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毒丸计划,加强与盟友的供应链合作,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以强调安全和政治问题为借口,迫使日韩等加入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Chip 4),构建从芯片设计、生产到供应的战略同盟,企图利用这一组织将我国大陆地区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之外。

2022年5月,在欧洲布鲁塞尔经济论坛上,她声称因为欧洲和美国在一些领域上对中国存在“严重依赖”,比如说稀土领域,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60%,储量占比接近40%,这是一个地缘战略杠杆和筹码,欧美无法摆脱这些需求。这些矿物和材料构成了航空、汽车生产、电池制造、可再生能源系统和技术制造的重要投入。中国还在半导体产业、太阳能产业寻求建立或已经建立主导地位,这种地位威胁到了“自由贸易”,内含很多不平等的做法。

5月9日,美国公共媒体(APM)经济电台节目“Marketplace”中,谈到耶伦4月初访华以来频频炒作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等领域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主持人凯·雷斯达尔(Kai Ryssdal)毫不客气地质问耶伦:“有没有可能我们只是在这些领域被中国打败了”;“难道他们的补贴比我们的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补贴还要多吗?我们可是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看看这位耶伦老太的回答吧:“美国会非常明确地针对这些领域进行投资补贴,但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向这些企业提供大量补贴,这会让我们的企业破产”。

看看这组数据,难道美国还不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行业补贴国吗?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规定的2800亿美元中,520亿用于补贴在美建厂的芯片企业,《通胀削减法案》7400亿美元中,4300亿美元用于补贴电动车等新型行业,对每辆电动汽车补贴达到7500美元。

2024年5月21日,耶伦在德国法兰克福再度炒作起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话题。声称美国及西方盟国必须“以团结的方式”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制造业实力,否则自身产业将处于危险之中。耶伦呼吁美国和欧盟在关键矿产方面加强合作,因为双方的供应链“过度集中在中国”。

耶伦对中国的逻辑可谓荒唐至极:美国针对新能源投资补贴,但不希望看到中国向这些企业提供大量补贴,这会让我们的企业破产。中国毫无保留地支持美国的强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应该甘心情愿接受美国的任意制裁;美国有权假借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千般阻挠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国绝对不能对美国的科技实力带来任何挑战。美国出口管制是基于国安考量,并不是经济打压,但中国的依法管制,那就是非市场干预。美国做出无数打压中国的行径是确保美国企业和工人得到公平对待,中国企业与工人没有权利要求同样的公平对待。中方采取坚决反对保护主义的反制措施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是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美国如此作为就是天经地义。

第二,美国商务部雷蒙多就是主导实施“必须拖住中国前进步伐”图谋的操盘手

作为主导美国商务部的雷蒙多,在对抗中国上,她秉持的荒唐逻辑是“中国不是我们的朋友”,但是要“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商业关系”。“中国总是不按照美国的意志做事,必须拖住中国前进步伐。”

雷蒙多眼里的“去风险”是永远保证中国不能对美国的科技带来任何挑战,但是,中国必须购买更多的中国根本不需要的美国商品。

自2018年以来,美国已经将1300多家中国公司、机构及个人纳入到实体清单(Entity List)中。2018年有63家,2019年有151家,2020年有240家,2021年157家,2022年186家。

2023年继续扩大。全年对实体清单中关涉中国实体的内容更新9次。涉及到153家中国实体和个人。

进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的中国实体,集中体现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与安防、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业服务、交通基建、贸易、航空航天与国防军工、生物智能以及医疗。而航天航空、半导体、跨境物流最为突出。

为了打压中国科技,雷蒙多惯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拙劣伎俩。

2021年7月,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雷蒙多夸夸其谈对华战略:拜登政府对华战略包括投资、竞争、结盟三大支柱。 她认为投资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柱,但不能忘记“放慢中国发展”的竞争方面。“ 我们需要对我们的出口管制保持清醒头脑,不让中国获得让他们取得优势的技术,并进行执法。”

雷蒙多大谈所谓“中国汽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

前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立克对她所提的对华经贸策略戏谑为美国的“精神分裂”(schizophrenic)。 “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把戏(trick)。美国与中国开展贸易不是做慈善,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从中国进口的元器件有助于增强美国产业的竞争力,从中国进口的消费品是美国低收入家庭生活之必需”。

2021年9月,美欧“跨大西洋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在美国匹兹堡(Pittsburgh)举行首次会议。这就是专为抗衡中国而设立的。会议划定“投资审查”“出口管制”“人工智能”“半导体供应链”和“全球贸易挑战”等首批五个重点合作领域。德国《商业内幕》称之为“对抗中国的新科技联盟”。雷蒙多甚至在首次会议上,直接把议题引申到美欧如何团结向中国施压进而放慢中国创新的“脚步”,试图通过扩大欧盟与美国间在数字科技方面的经济规模,以及确保半导体等关键供应链的安全,来深化美国和欧盟的合作。除了要遏制中国获得“先进技术”,还要通过施压来迫使中国“守规矩”。

2022年日5月16,在第二次TTC部长级会上,美国商务部长雷蒙表示,美国和欧盟将“共同努力,以符合我们民主价值观的方式调整我们的技术标准”,以对抗中国和其他非市场经济国家不断上升的影响力。欧美提出”摆脱对中国经济依赖”,期望美欧双方在“包括消除强迫劳动,提高稀土、太阳能及芯片产业的供应链多样化与透明度”等方面合作,扩大在关键技术供应链方面的合作,以加强双方的半导体生产能力,一同加强对俄罗斯制裁的执法,并抗衡北京的经济政策。

2022年11月30日,雷蒙多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关于美国竞争力与中国挑战的演讲。她特意拔高调门:“今天的中国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一系列日益严峻的挑战”。“中国希望获得美国的尖端技术并改善自己的军事能力”,“我们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美国依然从战略竞争对手的角度看待中国”。

2023年2月23日,在乔治城大学阐述拜登政府未来十年实施《芯片与科学法》的愿景时,大谈特谈美国在芯片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性。这部法律引发的研究创新和制造业将使美国成为最顶尖的技术超级大国,为下一代确保我们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就像我们在核能和太空竞赛中的领导地位一样,我们维持先进技术竞争优势的能力对于我们确保负责任地部署该技术的能力至关重要。”

2024年2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为了竞选连任正式入驻TikTok的同一天发表声明,宣布将采取措施,阻止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中国网联汽车和卡车进入美国市场。这些中国制造的汽车的网联操作系统会收集有关美国公民和基础设施的“敏感数据”,并将这些信息传回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雷蒙多马上启动安全威胁调查。

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3月1日发布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接受该媒体采访视频。雷蒙多声称,如今的汽车如同“装了轮子的苹果手机”,可以采集包括“生物识别信息”在内的大量数据信息。中国制造的智能汽车可能“每分钟都在收集数百万美国人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传回北京。如果车辆中的软件被禁用,将导致汽车无法行驶。假如美国路上有300万辆中国车,北京能让它们同时熄火”。

5月8日,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听证会上,雷蒙多作证时说:“每天醒来都在想,我们应该如何加强控制,以确保中国无法获得我们最先进的芯片、人工智能、量子和其他技术。我告诉半导体企业,他们不能把芯片卖给中国,这虽然剥夺了他们的收入,但首先一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国家安全。我非常担心,中国可能会通过‘倾销’电动汽车、传统芯片和关键矿产等廉价产品,损害美国制造商的利益。” 美国从台积电购买92%其先进芯片,如果中国大陆武力攻占台湾,控制了台积电,将对美国经济造成毁灭性影响。

对于美国国会对TikTok的抢劫公开叫好。商务部正在研究中国电动汽车和中国生产的起重机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美国不寻求切断所有对华贸易,但要专注保护“卡脖子”技术。

在此之前一天,美国商务部宣布吊销包括英特尔和高通等芯片厂商对华为的出口许可证。

第三,主导美国贸易的代表戴琪的对华关税态度是不仅不能降低,而要进一步扩大

戴琪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美国贸易代表的亚裔美国人。作为美国民主党的筹款委员会首席顾问,在制订美墨加协议最终修改的要求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1年3月,戴琪首次谈对华关税问题就表示,“没有谈判者会放弃筹码”。关税有助于保护美国公司免受补贴的外国竞争,取消关税可能会损害经济。她不仅反对削减对华关税,相反,主张应扩大加征关税范围,以保护美国就业市场和引导中国在全球市场的行为。对美国商界等提出的削减关税抑制通胀主张,被她公开质疑是“介于虚构或某种学术实践之间的东西”,并呼吁从“战略的角度”看待这些关税,制定更广泛的对华贸易战略,拜登政府应该采取“更具战略性的方式”。如果说“美国可以削减对华关税,前提是中国的经济能够像美国一样运作”。

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是中美关系中的重要筹码,从谈判角度而言有利无害。关税和其他贸易工具可以“帮助提高美国经济在中长期的竞争地位”。华盛顿应把关税问题置于美国对中国整体战略的高度予以考虑。美国应该在更高层面上制定更为完善的整体战略性措施,联手美国的盟国一道对抗中国的所谓“非市场化做法”,来增强美国的竞争力。而对华关税则是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不能轻易取消。

2022年6月,戴琪出席国会听证会时再次表达了她不打算放弃对华关税的立场。在我她来,对华关税是一个重要筹码,一个贸易代表是永远不会放弃它的。

2023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2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宣称中国的经济和贸易模式与世贸组织的原则背道而驰。“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后,中国仍然采用国家主导的经济和贸易方式,这与世贸组织所有成员认可的开放、市场化原则背道而驰。”

美贸易代表在欧洲炒作:应对中国非常高效的经济体系,欧美挑战很大

2024年4月4日,在参加“欧盟-美国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期间,向卡内基基金会欧洲分部发表讲话,“在中国非常高效的经济制度面前,我们的经济体正艰难生存。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增长”是中美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之一,美欧应采取适当“反制措施”,共同应对中国经济模式对西方所谓“经济开放体系”带来的挑战。与美欧不同,“我目睹了美国经济面临的明显压力,整个欧盟经济也未能躲过如此强烈的影响。“这是需要干预的事情。”欧盟需要和美国共同努力“确保和维护”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仅仅就这三个女人的表现来看,美国彻底完犊子了,还有个啥戏啊!

0 阅读:5

李国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