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你认同对金融衍生品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这种观点吗

李国魂 2024-05-22 20:07:34

中国股市坚决打击恶意做空者

为何我们如此热衷发展金融衍生品?回答是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对冲风险,降低风险。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对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甚至认为对国内量化对冲基金产品带来重磅利好,有利于在量化投资领域吸引更多资金参与A股市场的投资和交易。

为何金融衍生品将所有的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回答是金融衍生品风险很大,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原来中小投资者甚至都不符合“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的身份。

这是什么逻辑?设立衍生品是有利于管控风险;不让中小投资者参与,还是有利于管控风险。这种截然相反的的解读,你是否感到无所适从?

第一,证券日报认为股指期货交割日效应是个伪命题

我记得2017年8月2日,《证券日报》刊登的文章,说“对于股指期货的交割,网上有时会出现误读,误认为股指期货存在所谓的“交割日效应”,即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时,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由于买卖失衡而引起的股票现货指数异常波动或成交量的异常变化现象。有人误认为,在股指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日时,参与期货交易的多空双方为了争取对自己有利的交割价格,运用各种手段对股指期货乃至股票指数施加影响。还有人以为,越接近到期日,投机者越能通过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的搭配,获得超额利润,所以此时可能会有大资金进入股票现货市场,导致股指大幅度震荡。

从我国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市场运行情况看,股指期货交割价格难以被操纵,我国股指期货更是不存在所谓“交割日效应”。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由于股票指数成分股市值较大,采用与实物交割不同的现金交割,这提高了交割能力,防范逼仓行为。二是采用了几乎是全球最为严格的交割结算价计算方式,即股指期货采用股票指数最后2小时报价的算术平均价作为交割结算价。

如果要操纵交割价格,就要有能力操纵最后2小时的股票价格,显然,这是难以做到的。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市场抗操纵能力,强制期现货价格收敛。三是交割日设在每月第三个周五,尽量避开月末、季末的影响。可以说,有了以上这些制度作为保障,我国股指期货合约的抗操纵性在全球主要股指期货合约中都是较强的,广大投资者对于交割日也不需要抱有太多的担忧。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来看,自我国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交割日期现货价量表现正常,也不存在每逢期指交割股市就下跌的现象,所谓的“交割日效应”只是伪命题。

17年上证指数走势

现在的股指期货期权运行结果是证券日报说的这样吗?

第二,不断丰富金融衍生品是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风险管理的功能

2019年12月23日,中金所、上交所、深交所三个交易所同步推出沪深300ETF期权和沪深300股指期权。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说,推出股指期权是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成果,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的全新尝试,也是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项举措。推出股票股指期权交易,对于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产品布局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优化市场平衡机制,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衍生品市场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着力做好“一个扩面、两个加深”。“一个扩面”,就是扩大期货和衍生品对基础资产的覆盖面,加大产品供给,让资产定价和风险缓释的市场功能惠及更多行业、更广领域。“两个加深”,一是深化产品类型。每一类基础资产,既要有期货,又要有期权,满足不同的投资交易和风险管理需求。二是深化投资者参与。既要培育和发展国内的产业和机构投资者,也要吸引境外投资者广泛参与我国期货市场。这不仅可以优化投资者结构,完善市场生态,还有利于通过交易者充分博弈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促进市场稳定运行。推出股指期权,就是“一个扩面、两个加深”工作的一个体现。

随着沪深300股指期权等更多风险管理工具的推出及平稳运行,期现货市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资本市场风险管理的功能将进一步发挥。

中国股市如何坚决打击恶意做空者

沪深300股指期权的推出,将为国内量化对冲基金产品带来重磅利好,有利于在量化投资领域吸引更多资金参与A股市场的投资和交易。

好处到底有多少:

看看这些权威解读,好得不得了:

中金所表示,上市沪深300股指期权,是落实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对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沪深交易所:我国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中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只股票,其流通市值占全市场比重较高,成分股行业分布较为分散,拥有较强的抗操纵性,是股指期权的理想标的。

沪深300股指期权的推出,将有助于中国的量化投资机构做大做强,从而给A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这走势,做空能够挣钱,中小投资者怎么挣钱

将更有助于完善境内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同时也将构建多样化的投资策略,推动实现价格发现的功能,提升效率并稳定市场。

第三,避险机制为何将所有的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答案是避免风险

这次给出的理由截然相反。用资金门槛限制,让中小投资者自动失去避险机智的保护。

回答非常感人:因为这些衍生品风险很大,不能让他们参与,才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

中金所期货期权产品申请交易的资金要求:申请开立交易编码前连续5个交易日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沪深交易所申请期权产品资金要求:申请开户前20个交易日日均托管在其委托的期权经营机构的证券市值与资金账户可用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融资融券的转融通的资金要求:前二十个交易日的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

按照上海交易所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证券出借期限顺延超过30个自然日的,借入人与出借人可以协商采取现金方式清偿”。说明转融通完全就是一笔包赚不赔的买卖,为其买单的就是广大中小投资者。

这三项制度规定,等于是赋予机构特殊权利,把利益来源完全锁定在投资者数量占到99%的中小投资者身上。

因为,这等于从制度层面剥夺了他们利用避险机制维护切身利益的权利,也就谈不上保护中小投资者。

2023年8月,证监会认为,目前A股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小散户占比96%,现阶段实行T+0交易可能放大市场投机炒作和操纵风险,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大量运用程序化交易,实行T+0交易将加剧中小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不利于市场公平交易。那么现阶段机构享有T+0和T+1两套并用,又该做出何种合理解释?

中国股市为何无法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我们换一个思路看看吧!

近期,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在“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深圳金融论坛”上提出:企业信用是资本市场的建立之基。“你要让老百姓信得过你才行”,而我国资本市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企业信用。“现在企业作假,美化报表普遍存在,你在这个市场上卖的东西不真实,是资本市场的根本问题之一”,“为什么缺少长期耐心资本?为什么不敢长期投资?信不过嘛”。

我选择的这几条权威解读,并结合自不断推出金融衍生品以来的中国股市的真实走势,反映出面对机构和中小投资者,中国证券市场制定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存在着严重错位。这种截然相反的解读更是难以自圆其说。由此可见,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方面,仅仅是赋予同等的公平公正权利都很艰难。中国股市的确面临着艰巨挑战。

落实新国九条

不可否认,金融衍生工具与唯利是图、急功近利俱生而来。热衷于做空机制的繁衍,本身就是增大全社会金融风险。等于给连续创造风险、堆积风险、酿造更大风险提供温床。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不仅量化交易,融资融券转融通,股指期货期权完全把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而且还用荒唐不经的理由劝阻中小投资者,不是不让参与,而是这些交易机制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带来的实际结果是,中小投资者完全变成主宰这些交易机制的机构的羔羊,任其宰割。

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就是要高度关注最广大的投资者所关注的大事要事关键事。核心就是要充分体现治理机制和运行交易机制的公正性、有效性、及时性。

自证监会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以来,体现出了敢于对陈规陋习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心和毅力,备受投资者拥护,也增进了投资者的信心。

正如证监会秩序吴清强调的那样,资本市场的规范要求极高,法治兴则市场兴。证监会将推动加大法制供给、提升执法效能、强化司法保障,更好发挥法治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进一步落实民事赔偿救济,制定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等司法解释,加大代表人诉讼实施力度,发挥好当事人承诺制度作用,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首恶”精准追责、大力追赃挽损,切实保护好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新的国九条鼎力支持下,迫切需要围绕公开公平公正三大原则,对所有阻挠制约中国股市向好的制度机制进行深刻反思科学整改,切实让保护最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现在中国股市的每一个环节。这才能从根本上奠定中国股市良性发展的制度法治基础,才能提升广大投资者对股市长远向好的信念,才能彻底打破中国股市废旧过时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实现建设以投资者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创造前提条件。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不折不扣的必答题。

5 阅读:194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4:40

    劝中小民众认清自己是干嘛的

  • 2024-05-24 21:14

    不利于三公原则,不利于市场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就该取缔

李国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