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何有这么多荒唐不经精神分裂的政客?

李国魂 2024-05-31 19:53:22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美流行政客们夹着尾巴日夜兼程赶赴基辅打卡的写照。而这些政客声称自己就是相信他们的选民用选票选出来的精英。

自2019年开始,整个欧美疫情失控通胀爆表,分裂浪潮此起彼伏,物资短缺油气飙升,引起民众满腔怒火。这些政客们门儿清,只要把民众怒火引向俄罗斯是最好的选择。

乌克兰危机成了这些无良政客们甩锅的最好道具。他们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在基辅上演“真人秀”,既可以博取版面,也可以操弄民意。乌克兰已经彻底成为西方无良政客们的政治秀场,基辅则成了他们眼里的风水圣地。

G7井底之蛙

第一,拜登为了自己,宁愿自己把自己一巴掌拍死

美国在特朗普当总统时,美国人评价他是“一个由小丑簇拥的白痴”;今天,美国人评价拜登是“一群白痴簇拥着的一个小丑”。

2022年4月,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总统拜登随即发明了“普京涨价”的新潮词汇,把美国捅到天上的通胀全部“甩锅”给俄罗斯。

2018年,特朗普以所谓“301调查”结果为由,对中国价值3700多亿美元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单方面挑起贸易战。

拜登自己把自己一巴掌扇死

参加2020年总统竞选的拜登,于2019年8月3日发文,对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予以抨击:“特朗普不懂基本常识。他认为他的关税是由中国支付的。任何一个经济学新生都可以告诉你,是美国人民在支付他的关税。零售商塔吉特百货的收银员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比特朗普更懂经济。”

“这再次证明了特朗普对农民、工人和消费者并不关心,他们正被他对中国不负责任的关税战击垮。他可以轻易地表现强硬,是因为痛在别人身上。我将会撤销他毫无意义的政策。”

但是,当拜登面对2024年和特朗普的再次对决,毫不犹豫地挑起新一轮中美贸易战。

2024年5月14日,拜登公开叫嚣:“我刚刚宣布对中国制造的商品征收一系列关税:钢铁和铝25%,半导体50%,电动汽车100%,光伏电池50%。中国决心主导这些行业。我决心确保美国在这些方面领先于世界。”

这涉及到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被征收“严厉的”新关税税率。

5月16日,拜登再次发文声称:“中国向我们的市场倾销廉价产品,我不会让美国的城镇和工人受到这种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伤害。这就是这些新关税的意义所在。”

2024美国耄耋之战

5月22日,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主任约翰·费弗发表题为《对华关税:特朗普愚蠢,拜登更愚蠢》的文章中,指出中国对美国新关税的强烈反对态度是可以预见的。两国原有立场有趣地逆转,中国支持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美国则支持更具狭隘色彩的“保护主义”。

第二,“布林肯的“基于规则的秩序”,就是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内塔尼亚胡是可耻的,逮捕哈马斯才是正确的

5月20日,国际刑事法院申请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发出逮捕令。同时寻求对哈马斯领导人发出逮捕令。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声明,称国际刑事法院的行为是“可耻的”。拜登称逮捕令“骇人听闻”。“无论这名检察官要暗示什么,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没有对等性。”考虑对国际刑事法院官员实施制裁。

不错,这就是拜登和布林肯嘴里的“基于规则的秩序”。

5月27日,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刊登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保罗·波斯特的文章:《拜登对国际刑事法院的反应削弱了自身的外交政策》,表达的核心含义:

布林肯的邪恶菜单

加沙战争不会改变世界秩序,但它已经彻底破坏了“基于规则的秩序”的各项理念。现在,拜登和布林肯公然驳斥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领导层的指控,这暴露了强权政治的虚伪:如果国际刑事法院的裁决针对的是对手就很棒,如果针对的是盟友则不然。这些规则管得到你,但管不到我。

对于像拜登这样精于实用政治的人来说,他的反应尤其令人惊讶。如果一个“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最坚定支持者公然虚伪地对待实际运用该秩序的规则,就是放弃这个“游戏”。即使不尊重规范和法律本身,拜登对国际刑事法院针对内塔尼亚胡裁决的下意识反应也会破坏其政府更广泛的战略目标。国际法既可以成为强者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对弱者的保护,而拜登恰恰错误地使用了这一工具。

第三,美国人说“北溪二号”被炸是美国所为,德国总理说绝对不是

2023年2月8日,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赫什发文说,“北溪”管道是被美国情报部门和美军秘密破坏的。美国政府否认这一说法。朔尔茨政府也坚决否认是美国所为,俄罗斯曾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遭西方国家拒绝。

2023年9月26日,西摩·赫什再次就“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一事发文,题为《关于“北溪” 持续一年的谎言》。赫什在文章中援引可靠消息人士的话说,拜登政府选择破坏“北溪”管道的真正原因与俄乌冲突无关,而是为了降低俄罗斯对德国的影响力,因为“北溪-1”和“北溪-2”直接从俄罗斯抵达德国。美国要防止德国在冬天来临之际改变立场、开放“北溪-2”管道。

赫什说,为了策划并实施破坏“北溪”管道的行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些美国人多次秘密进出挪威。为了避免与事件的关联,关于这次任务的重要信息都是用打字机打印,一旦任务完成,打印的文件和副本就被销毁了。

看看德国自己的滑稽解释。德国《明镜》周刊爆料,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乌克兰存在关联的肇事者可能是“北溪”管道袭击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德国竭力为美国开脱,世界为之一笑。

2024年5月29日,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是美国炸毁了北溪管道,美国说过要这么做,也许有数十次之多。实际上,不管是从动机还是表现来看,美国的嫌疑都是最大的。

德国总理朔尔茨:北溪二号绝对不是美国炸的

当然啦,德国总理朔尔茨继续着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装聋作哑好度日的当政思路。

第四,德国朔尔茨认为,禁止俄罗斯能源是有道理的,俄罗斯不供应是没有道理的

2023年12月9日,在德国社会民主党(SPD)会议上,总理朔尔茨指责俄罗斯此前停止通过“完好无损的管道”向欧洲国家供应天然气。因此,德国50%的天然气供应出现了问题。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无法通过这些管道供应。

2022年5月10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成为俄乌冲突爆发后首位到访乌克兰的联邦政府代表。贝尔伯克在访问期间表示,德国将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并计划向乌克兰提供现代化的军事设备与军队培训。

2022年7月,德国主管经济的哈贝克被炸之前就表示德国政府不打算重启。因为重启意味着对俄制裁失败,等于向俄罗斯妥协。即使民怨沸腾,德国和欧盟绝不会对俄罗斯举白旗。“北溪二号”被炸正好实现了德国县政府的心愿。两条海底管道彻底废弃。目前仅剩途径乌克兰的陆路管道再遭不测或者俄罗斯按协议于2024年停供,德国还有什么高招化解能源危机?

2023年6月,哈贝克承认,如果俄罗斯明年停止途经乌克兰输送天然气,德国不得不缩减甚至关闭部分工业产能。当局不应忽视能源短缺带来的经济风险。当然,此话并不让他感到羞愧。

今年,德国又开始作妖。

5月,德国呼吁欧盟采取更多措施,限制俄罗斯对欧能源出口的最后20%份额。逐步淘汰俄罗斯剩余的天然气供应(包括液化天然气)以及仍在运往欧洲的石油和核材料的方法。

欧盟各国能源部长定于周四开会,评估俄乌冲突后实施的REPowerEU计划,意为“为欧盟重新供能”,旨在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依赖。

特别是发明了五分钟洗澡法的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再次表示,“为了我们的能源主权和安全,我们必须继续系统地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石油和放射性物质。”

朔尔茨:我擦呀擦呀擦擦擦

而真实的数据又是如何呢?

欧盟数据显示,俄乌冲突后,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供应中断,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数量预计从冲突前的不到14亿立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180亿立方米左右。但是,欧盟的这一大帮政客们声称希望到2027年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

整个欧洲的繁荣依靠的是什么?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博雷利(Josep Borrell)一语道破天机:欧盟二十多年来的繁荣,其实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二是中国的庞大市场,以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渠道,低薪水的中国工作者在应对通货膨胀上,比世界上所有中央银行加在一起的作用还要大。

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俄罗斯天然气占德国总进口量的55%,大幅高于欧盟平均40%的水平。而且来自俄罗斯的煤炭占50%,原油占35%。整个德国的工业完全建立在俄罗斯稳定可靠的化石燃料供应基础之上。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在美国驱使下,德国不得不转向更昂贵的美国能源市场,以高于长期合同三倍的价格购买天然气来弥补缺口。美国倒卖给欧洲的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比美国国内市场上价格高出四倍。德国副总理哈贝克抱怨:美国的高价能源使德国2022年经济损失接近600亿欧元,2023年损失接近1000亿欧元。意味着美国挟持德国制裁俄罗斯,直接GDP损失就等于德国总量的2%,增长萌芽连根彻底掐断。

第五,苏纳克说英国经济瘫痪都怪俄罗斯不供应能源

5月13日,英国的印度裔首相苏纳克指责俄罗斯切断对西方国家的天然气供应,这一举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并威胁到我们的能源安全”

苏纳克说英国经济瘫痪都怪俄罗斯不供应能源

这位脑子进水了?还是失忆了?是俄罗斯停止了英国的能源出口了吗?再愚蠢,也不至于把英国自己在两年前的愚蠢之举忘光了吧?

2022年3月7日,当时的狮毛金王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亲自到达基辅打卡,信誓旦旦地说,面对俄乌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英国将要“逐步”摆脱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他同时呼吁西方各国要共同努力确保能源替代方案。

3月9日,英国最短命的首相、时任外交大臣的特拉斯呼吁所有七国集团(G7)国家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因为俄乌冲突世界主要经济体应该“更进一步、更快地”对俄罗斯施加惩罚。

2023年1月2日,英国外交、联邦事务及发展部上发文,英国已从1月1日起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

看看英国这几年可怜的经济表现

期望这些精神分裂恶贯满盈口是心非的恶棍把本国经济搞好,这不是蛤蟆坐井吃天吗!与缘木求鱼有何区别?

1 阅读:265
评论列表
  • 2024-06-01 19:33

    欧洲政客的神经分裂,一点也不奇怪。如果他们都是大师级的睿智,美国还能控制谁?

  • 2024-06-01 16:11

    政客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 2024-06-01 23:10

    问题是选民们似乎还是比较喜欢这些政客的。

李国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