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人有三种表现,你属于哪一种?

正坤智慧心理 2024-06-21 18:52:39

心理学上对自卑的定义是个体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简单点说,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它源于我们对自己的不满足和对自身缺陷的认识。

让人产生自卑感的原因五花八门,比如个矮、贫穷、太胖或太瘦、外貌不好看、身体有缺陷等等。

甚至你一切正常,只是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人站在你身边,你也可能会自卑。

自卑不是天生的,刚出生的婴儿并不懂得自卑。只有当一个人,被外界不断给予负面评价,尤其在童年时期不断遭受负面评价,就会在无意识中认同、内化这些负面评价,自卑感从此产生并深植于心。

通俗的说就是:他们都说我不好,我也不知道他们说的对不对,但是他们常常这样说。所以,我觉得他们说的对,我也觉得我自己不好。

负面评价是使个人产生自卑感的主要原因。你怎么会觉得你的某些特点和特征不好?是因为其他人说你不好是吗?特别是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比如说,你的父母。你的个子矮,你太胖或太瘦,你说话口吃,都不会让你自卑。然而,如果有人嘲笑过你口吃、太胖或太瘦,就会让你滋生自卑感。

如果你自卑,但是你又不知道你因为自身的哪些特点而自卑?很有可能就是因为那些以偏概全的评价或责骂造成的。比如说“你就是那个没出息的家伙”“你什么事都做不好”“你太笨了”等等。

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对于大部分的事情,其实都处于初学状态。在这种初学状态下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父母是那种喜欢以偏概全责骂人的父母,就会导致你产生模糊的自卑感。既找不出自身哪里不好,又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如别人。

自卑的人会有三种表现:抑制性表现、张扬性表现和补偿性表现。

为了尽可能减少暴露自己的缺点,有些自卑的人就会采取压抑和回避策略。比如说少说话、少行动、不争辩、不拒绝、不尝试等等。采取这样的策略是为了隐藏自身的缺点。这就是抑制性表现。

张扬性表现包括炫耀、易怒、充满敌意和攻击性。炫耀的目的是想要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扬。想要使用这种从外部获得的价值感来抵抗内心的自卑感。这种张扬性表现的人特别敏感和易怒,特别是在被人戳中自卑点时。因为他们费了很大的气力所掩饰的缺点被暴露了出来,就会变得恼羞成怒。

在这里插一句题外话。中国有句老话: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里所谓的短,其实就是个人的自卑点。这个自卑点被暴露出来后,人会出离的愤怒。在这种愤怒状态下,很有可能失去理智,导致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句老话,即使是和他人产生冲突,说话也要有分寸。

还有一个就是补偿性表现。阿德勒提出了“补偿”的概念来解释人们如何应对自卑感。补偿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补偿是通过努力发展自己的优势和才能来弥补不足,从而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消极的补偿则是通过逃避、掩饰或攻击他人来缓解自卑感。我们上面所提出的抑制性表现和张扬性表现就属于这种对自卑消极的补偿。但是,这里我们说的补偿性表现,说的是积极的补偿。

当自卑和人类天生追求优越的本能冲突时,有的人会选择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超越自卑。比如说贝多芬,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了听力,却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还有霍金,他全身瘫痪,却成为了近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

从自卑的三种表现,我们能看出补偿性表现是最好的。但是它也是最难的。那种付出超常的努力来超越自己。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因此很多人看到补偿性表现就会望而却步。

其实,这是大家误会了补偿性的表现。我们做出补偿性的表现未必就是要获得什么超凡的成就,我们只要超越自身的自卑就可以了。比如说口吃,有很多矫正口吃的方法,多多练习,慢慢的都能矫正过来。其实大多数口吃都是紧张性的,只要学会放松,慢慢的说话,都能摆脱口吃。再比如说个子矮,虽然不具备高个子的身体优势。但是可以发扬灵活性的优势。就像NBA球员博伊金斯,身高仅1米65,但是他在球场上凭借着速度和灵活性,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克服自卑的方式有两种,要么改善自己的缺陷,要么另辟蹊径,勇攀高峰。

总归自卑感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面对自卑,我们有两条路:不承认自卑、在自卑里消沉或者拼命的掩饰自卑,自卑就是一个问题;努力奋斗,在自卑中崛起,自卑就不是问题。就看你选哪条路了。

2 阅读:41

正坤智慧心理

简介:专注传播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