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能扫荡丑类,文可劝课农桑:曹魏一哥夏侯惇史书上为何功并不高

群众魏蜀吴史 2024-06-14 13:59:03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征陶谦,吕布趁机进占兖州,劫持留守在此的夏侯惇。主将被劫,曹军一时大乱。夏侯惇部将韩浩这时带兵围营,声称绝不会因一将军被劫而放任劫持者所为。那么劫持者会如何做呢?

电视剧《三国演主义》夏侯惇剧照

一、以烈气闻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夏侯惇是西汉名臣夏侯婴之后。夏侯婴随刘邦屡立战功,被封滕公。西汉建立,夏侯婴封汝阴侯。后他还参与了平定臧荼、韩信、英布等异姓王,并以太仆身份,效力于惠帝、文帝二朝。司马迁将夏侯婴与樊哙、郦商、灌婴并列,称其为“垂名汉廷,德流子孙”的开汉功臣。

三国时吴人所作的《曹瞒传》及晋人郭颁所著《魏晋世语》则记载,曹操之父曹嵩从夏侯家过继,本来是夏侯惇的叔父。所以曹操和夏侯惇从血缘上说,其实是堂兄弟(参见)。

夏侯惇还有位族弟夏侯渊,也是曹操的得力干将。

夏侯惇十四岁时,跟着一位老师学习。当时有人侮辱他老师,夏侯惇就将那人给杀了。当然我们以今天的观念来看,夏侯惇这叫生性残暴,但在古人看来,这叫尊师重道,且胆烈过人,他也因此闻名乡里。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曹操以骑都尉参与平乱,夏侯惇此时即以禆将的身份随同曹操从征四方。

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刘宏驾崩,大将军何进扶少帝即位。后宦官杀何进,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关东(函谷关以东)诸侯遂起兵讨董。

何进召董卓而朝政乱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讨董联军成立,曹操行奋武将军。他以夏侯惇为司马,令他别屯白马(今河南滑县)。荥阳之战曹操败于董卓部将徐荣后,与夏侯惇一起到扬州募兵。其间夏侯惇识得河内(治怀县,即今河南武陟)人韩浩,并收其为部将。

这个韩浩,后文还要述及,此处暂不细表。

曹操得兖州后,迁夏侯惇为折冲校尉,并将他原来的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太守位子让给夏侯惇。

可以说,“从龙之臣”夏侯惇,从根上开始,就跟随曹操,出征时别领一部、在后方坐镇大营。这倒和刘备集团的关羽一样。这可能也是三国群英传二里以夏侯惇为四鬼之一的原因。

献帝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东征徐州陶谦(参见),仍以夏侯惇守濮阳。不料这次却发生了件大事,差点断了曹操的归路。

二、激战吕布

原来,同时留守后方的陈宫,联合陈留(治陈留,即今河南开封)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及从事中郎许汜、王楷等,发动叛乱,迎接长安之乱后逃出的吕布入兖州,直接抄了曹操的后路(参见)。

当时曹操的家眷留在鄄城(今山东鄄城),由司马荀彧和寿张(今山东阳谷)令程昱共同守护。荀彧一面加强防备,一面召夏侯惇前来救援(参见)。夏侯惇即轻骑往救,在路上正好遇到吕布军。两军一番交战,吕布退走,却趁机占了濮阳,得了夏侯惇的辎重。

夏侯惇到达鄄城,与荀彧连夜斩杀数十名叛乱分子,才逐步稳定局势。吕布入兖州,当时诸郡县群起响应,亏得有夏侯惇、荀彧、程昱的勉力维持,才保全了鄄城、范县(今河南范县)、东阿(今山东阳谷)三城(参见)。

吕布入兖州,亏得夏侯惇、荀彧、程昱才守住三城

吕布看攻不下鄄城,又心生一计。他让人假装投降,夏侯惇出迎,这些人趁机劫持了他,并声称索要财宝。主将被劫,曹军一时震惊惶恐,陷入混乱。

危急时刻,韩浩出现了。

他带兵围在夏侯惇大营,命令诸营士兵不得妄动,军心这才慢慢稳定。然后韩浩来到夏侯惇大帐门口,高叫道:“里边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快快释放人 质,出来投降。”劫持者刀往夏侯惇脖子上一架:“快快退下,不然我杀了你们将军。”韩浩老脸一黑:“你们这些凶顽的逆贼,居然敢劫持我大将,你们这是不想活了不成?”

夏侯惇一听,那个感动啊:小浩子,不愧我发掘了你小子啊。不想韩浩接下来一句话,差点让他吐 血。只听韩浩道:“浩受命讨贼,岂会因为一名将军,就放过你们?”他对着夏侯惇拱了拱手,流下一行浊泪:“府君,国法如此,浩不得不这样做。”说着他向后一招手:“兄弟们,上!”

这下倒把那些劫持者整不会了:这什么玩意儿,故事里不是这么讲的啊?他们倒也随机应变,互相对视一眼,忽剌超跪下一大 片:“我们只求钱财,请将军饶恕则个。”韩浩手下一拥而上,将他们全部绑下。韩浩又是一顿训斥,然后将他们全数斩杀。夏侯惇因此得救。

这事后来传到曹操耳中,他拍拍韩浩肩膀:“你的做法,可以作为以后对待劫持者的万世之法。”于是他下令,以后凡发生有劫持人 质事件,一律全部击杀,不要顾及人 质性命。

曹操这道命令下达后,曹营劫持事件反而再也没有发生过——这可能也是战斗民族俄式反恐的理论源泉。

此后,曹操回军,与吕布展开拉锯战,夏侯惇从征。战中,夏侯惇被流矢射中左眼,所以后来曹营中都称他“盲夏侯”。不过《魏略》说,夏侯惇颇爱惜形象,对这一称呼非常介意。他曾经对着镜子照看,看到自己只有一只眼,气得直把镜子摔到地上。

夏侯惇后成了盲夏侯

经过一年激战,曹操又收复兖州,吕布逃奔陶谦病后得徐州的刘备。

这里补充介绍一下韩浩。韩浩老家河内多山,汉末多寇,韩浩就拉起队伍保卫家乡,河内太守王匡征他为从事。关东诸侯起兵讨董时,韩浩随王匡出兵在盟津(今河南洛阳孟津区)。韩浩的舅舅杜阳当时为河阴(今河南洛阳孟津区)令,董卓就抓获杜阳,想要威胁韩浩,韩浩却并不听命。后来袁术以韩浩为骑都尉,夏侯惇听闻他的大名,再收其为部将。

韩浩是曹魏屯田制的发起人之一,曹操因此升韩浩为护军。在曹操北征乌桓时,领军史涣想要谏止,韩浩却认为,如今兵势强盛,正应此时扫除天下大患。曹操攻破柳城(今辽宁朝阳)后,韩浩改任中护军,置长史、司马,与中领军史涣共以忠勇掌禁兵,并同封列侯。曹操征张鲁,张鲁降后,众人认为应留智勇兼备的韩浩都督诸军,曹操却认为韩浩作中护军更合适,于是将其带回。韩浩无子,亡后以养子韩荣袭爵。

三、特见亲重

夏侯惇后来又先后任陈留太守、济阴(治定陶,即今山东菏泽)太守,封高安乡侯。

当时大旱,蝗虫四起,夏侯惇截太寿水形成池塘。在筑池塘期间,夏侯惇亲 自担土,并和众将士一起,劝当地农民耕田种稻,百姓因此得以渡过难关。

后来,夏侯惇又转任河南(治雒阳,即今河南洛阳)尹。

此后,夏侯惇转战南北,有败绩也有功劳,但官职一路高升。

献帝建安三年(198年),投靠刘备的吕布反 攻刘备,夏侯惇前往救援,但被吕布部将高顺击败,刘备遂投奔许都(参见)。

夏侯惇曾与吕布军多次交战

建安七年(202年),夏侯惇攻击投靠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于博望(在今河方城),但被刘备击败。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河北,夏侯惇为后卫。邺县(今河北临漳)攻破后,夏侯惇升伏波将军,领河南尹如故,并允许他便宜从事,不受等级限 制。这个特权就相当之高了。

这个伏波将军,历史上蕞出名是汉武帝时的马援。汉末除夏侯惇外还有个陈登(参见)。曹魏建国后,还有四位伏波将军:满宠、甄像、孙礼、卢钦。

建安十二年(207年),录夏侯惇前后之功,增邑一千八百户,连上之前的共二千五百户。

建安十 八年(213年),夏侯惇与荀攸、钟繇、程昱、贾诩等一起,共劝曹操进位魏公。

建安二十年(215年),夏侯惇随曹操讨汉中(治南郑,即今陕西汉中)张鲁。当时曹操攻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不下,要撤军时,夏侯惇、许褚所率前部却迷路进占张鲁别营,因此曹军稀里糊涂攻克了阳平关(参见)。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征孙权,回军后以夏侯惇督二十六军,留屯居巢(今安徽巢湖)。曹操还特赐夏侯惇鼓乐倡优,以示特别嘉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阳(今湖北襄阳)吕常、樊城(今湖北襄阳)曹仁。同年秋,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围困樊城,一时威震华夏(参见)。

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曹操即动起了迁 都避其锋芒的念头,在丞相司马司马懿、曹属蒋济的劝说下,曹操一面以平寇将军徐晃曹率军救援,一面亲率大军至摩陂(在今河南郏县),夏侯惇随行。曹操召夏侯惇同车,夏侯惇还可以自 由进出曹操内卧,对其特见亲重,他人不可相比。

四、曹魏元功

曹操称魏公后,手下诸将都封魏官,只有夏侯惇还是大汉的伏波将军。夏侯惇就上书曹操,自述当为魏臣。曹操看到后,对夏侯惇说:“我听说君臣之间,蕞高境界是君以臣为师,其次是君臣为友。所谓臣子,是贵德之人。区区魏国,岂能让足下屈尊相任呢?”但夏侯惇一再请求,于是曹操就拜他为魏前将军。

这里曹操不以夏侯惇为魏臣,是考虑到他还是大汉的丞相、魏公、魏王。那么如果夏侯惇是汉臣,曹操和他就是同僚关系。如果夏侯惇是魏臣,就成了他的臣属。而夏侯惇一心为魏臣,也是为了明确君臣关系,表示不敢僭越。

后夏侯惇督诸军还寿春(今安徽寿县),又徙屯召陵(今河南漯河召陵区)。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魏王位,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不过两个月后,夏侯惇即去世。这时,距曹操去世仅有三个月。曹丕穿素服到邺县东门发丧,并追谥夏侯惇为忠侯。

夏侯惇长子夏侯充袭其高安乡侯爵。曹丕当上皇帝后,追念夏侯惇的功绩,想让他的子孙尽受侯爵,就分夏侯惇封邑一千户,让其七子二孙都为关内侯,夏侯惇的弟弟夏侯廉及夏侯惇次子夏侯楙封列侯。夏侯楙与曹丕私交甚厚,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还嫁给了夏侯楙,夏侯楙后历任侍中、尚书、安西将军、镇东将军,假节。

不过夏侯楙并无用兵武略,他任安西将军,驻守长安(今陕西西安),督守关中时,只会蓄养侍妾,清河公主为此与他不和。后来夏侯楙的弟弟们不遵法度,夏侯楙对他们一顿训斥,其弟夏侯子臧、夏侯子江(疑都为表字)就诬蔑夏侯楙诽谤朝廷,而由清河公主进行上奏。当时曹魏皇帝是魏明帝曹叡,他要查办夏侯楙,长水校尉段默却说,这是清河公主与夏侯楙不睦,进而罗织罪名给予陷害,请求查证。曹叡派人去查,果然如此荒唐。

夏侯充去世后,其子夏侯廙袭爵。夏侯廙去世,其子夏侯佐袭爵。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夏侯佐去世,无嗣爵绝。司马炎专门下诏说,夏侯惇是曹魏元功(首功之义),不可绝嗣,于是让夏侯廙另一子夏侯劭继封高安乡侯。

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年),夏侯惇与曹仁、程昱一起配祀曹操庙庭,这三人也是首批配祀曹操庙的功臣。

夏侯惇、曹仁、程昱首批配祀曹操庙

夏侯惇在曹魏集团是一个很神 奇的存在。他虽身在军旅,却亲迎老师从业学习。他身在宗室,却性俭约,有多余的钱财就分施众人,不以 权谋 私,不置备产业,倒像清流中人。他没有夏侯渊虎步关右的彪炳战绩,也没有曹仁天人之勇的豪情万丈,但他一直稳居元功。

其实想想也对,夏侯惇就是曹魏军营的一面旗帜。军功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只要坐镇后边号令群雄,众将就莫敢不从。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王霸,其曾孙王歆说:“元让……武则扫荡丑类、绥靖地方,文则劝课农桑、并为军屯……能者如是。”我想这个评价应该蕞为中肯。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6

群众魏蜀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