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不是问题,性格才是问题,看倡家出身的卞氏何以母仪天下

群众魏蜀吴史 2024-05-23 09:06:29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进入雒阳,擅行废立,独揽大权。典军校尉曹操看董卓倒行逆施,遂逃出雒阳。不久传出曹操在外去世的消息,曹府上下一时人心惶惶。这时,曹操妾卞氏站了出来,她以非凡的勇气稳定众人,从而帮曹家渡过了这个难关。

电视剧《三国演义》武宣卞皇后剧照

一、临机决断

武宣皇后卞氏,琅琊开阳(今山东临沂)人。祖卞广,父卞远。

卞氏出身倡家。倡家在汉代,指的出入权贵之门,以歌舞献艺谋生的家庭。倡家女,就是出身于此类家庭的女子。这个职业,虽然与唐以后的倡馆伎女略有不同,但也难称高雅,只能说寒微。

由于职业的关系,卞家一直在各郡县游走。汉桓帝延熹三年十二月(161年1月),卞氏在齐郡白亭出生。齐郡治临菑(今山东淄博),两汉以来一直在郡、国之间调换,白亭具体位置不可考。

卞氏长大后,依家族职业惯例,又成了一名流浪歌手。她四处流浪,然后就到了曹操老家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当时的曹操,刚在顿丘(今河南清丰)令任上,因受堂妹夫、濦强侯宋奇牵连被免职,正回谯县老家散心(参见)。就在此时,二十五岁的曹操和二十岁的卞氏相遇,并擦出爱的火花,卞氏成了闲居乡宦曹操的妾室。

卞氏的生涯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仗着爷爷大长秋曹腾、父亲太尉曹嵩的恩荫,曹操很快又被朝廷征为议郎。但曹操到京后发现,大汉已经病入膏肓,百官结党营私,百姓民不聊生,因此逐渐保持沉默。

黄巾之乱平定后,曹操先后任济南国(治东平陵,即今山东济南)相、东郡(治濮阳,即今河南濮阳)太守,再征拜为议郎。但曹操这时已对朝廷的黑暗有了进一步了解,因此,他再次辞官回乡隐居。

起初曹操还是有英雄气的

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年),卞氏为曹操生子曹丕。

中平五年(188年),朝廷设西园军,置八校尉,曹操因家世被征为典军校尉。卞氏于此时跟着曹操到了京城雒阳(今河南洛阳)。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扶自己外甥刘辩即帝位。后来发生外戚何进和宦官之间的争斗,何进被杀,并州牧董卓趁机进京,把持了朝政。

之后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改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为收揽人心,表拜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却看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微服出逃。

不久,后将军袁术传来曹操在外去世的消息。曹府从家乡跟来雒阳的一帮人听到这个消息,就嚷着要收拾包袱回老家去。

这时,卞氏站了出来。她说:“曹君吉凶未知,今天大家都要散伙,如果明天曹君回来,你们有何脸面相见呢?如果以后确定真是祸患到了,我何必要你们一定共死呢?”

这些人听卞氏的话很有道理,就留了下来,听从她的号令。由于卞氏以非凡的毅力稳定众人,从而帮曹家渡过了这个难关。

后来曹操听到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对卞氏很是赞赏。

二、继为正室

前边我们说了,卞氏是曹操的妾,那曹操的正室夫人是谁?是丁夫人。

丁夫人有可能是沛国丁氏一脉。

曹操之父曹嵩的夫人,即曹操之母为丁氏,曹操的夫人又为丁氏。沛国丁氏的丁斐、丁冲、丁谧、丁仪、丁廙等,又都和曹家关系非同一般。因此有一种说法,曹嵩夫人丁氏和曹操夫人丁氏都是沛国丁氏一族,而丁斐等人其实是曹家外戚(参见)。

丁仪出身沛国丁氏

按婚姻门当户对来说,这种可能性很大。只是由于史料缺失,无法考证。

我们继续说丁夫人。当时曹操还有位刘夫人,刘夫人生曹昂、曹铄及清河公主,可惜早逝。由于丁夫人未有生育,曹操长子曹昂就由丁夫人抚育,丁夫人也把曹昂视如己出。

汉献帝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征张绣。因曹操纳张绣婶,张绣降而复叛,混战中曹昂为救曹操战死。丁夫人因此懑怨曹操杀了他的儿子,说得多了,曹操心烦,就把丁夫人打发回娘家,想让她冷静一番。不想丁夫人刚烈,竟因此与曹操决裂(参见)。

而正是因为丁氏离异,卞氏才成为继室,她所生子曹丕才成为嫡长子。后来,卞夫人还为曹操生下曹彰、曹植、曹熊,除曹熊早夭外,其他三人都表现突出。

不过卞夫人确实为人厚道。曹操妻妾众多,一些生了儿女却早逝的,曹操把他们的子女都由卞夫人抚养,卞氏待他们都很好。

更难能的是,丁氏当初因是正室,对卞夫人没什么好脸色。这时卞夫人为继室,却不念旧恶,在曹操外出征战时,时常接济丁氏。她还派人接丁氏回家,到家后正位留给丁氏,她自己只以侧位相陪。丁氏过意不去,连忙向卞夫人道:“废弃之人,夫人何必如此呢?”后来丁氏在娘家去世,卞夫人还请求曹操对其安葬,曹操就将丁氏葬在许昌城南。

附带说一句,刘夫人所生曹铄,后来由卞夫人抚养,可惜早逝。清河公主曹操本来想把她嫁丁仪的,但曹丕却建议将长姐嫁夏侯惇之子夏侯楙。清河公主后来又因夏侯楙多纳妾室,与其不和,她后来甚至联合因不法受到夏侯楙训斥的夏侯楙之弟夏侯子臧、夏侯子江,捏造罪名诬陷夏侯楙。亏得曹叡明察,才没酿成大祸。

清河公主后嫁夏侯楙

卞夫人还秉性约俭,就是崇尚节俭,不求华丽。他所穿衣服,没有过多文绣,很少佩戴珠玉,家内器物也很少漆绘,多是涂一遍黑漆就行。这倒和曹操崇节俭很对脾气。

曹操后来做了丞相,巴结的人多了,有人给他送了一些名贵的耳环。曹操回来后,让卞夫人选一副自用,卞夫人只选了一对中等的。曹操就问这是什么原因,卞夫人道:“拿好的叫贪,拿次的叫假,所以我只取中等的。”曹操听了更是高兴。

三、尊位为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晋位魏王。次年,曹丕被册为魏王太子。卞夫人身边人都向她祝贺,卞夫人却说:“魏王因为丕儿年为长子,才选他为嫡,我没有什么教导之过就不错了,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

这话虽然说得平淡,但遇喜不骄、遇挫不馁又有几人能做到?曹操听到卞夫人这话,就说:“怒不改颜,乐不忘本,夫人真是难能可贵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卞夫人因有母仪之德,被册为魏王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卞王后被尊为王太后。同年,曹丕篡汉建魏,王太后改为皇太后,其所居宫殿称永寿宫。

卞太后虽身处尊位,但一直俭约如故。魏国初建,国库不足,卞太后就减少太后宫用度,金银器物一概减用。她随军出征时,见到老迈之人,还停车吊问,赠以绢布。

她对卞氏族人,也多有训诫。有一次,弟弟卞秉府第落成,卞太后去看望,席间,无异常菜肴 ,甚至连鱼肉都没有,可谓清俭。

卞太后还及时补救曹操父子所犯过失。当初曹操杀杨修后,卞后即向杨修之母袁氏去信安慰。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曹丕以骠骑将军曹洪门下舍人犯法,想收曹洪治罪,卞太后以当年若非曹洪难有今日之功为由,为曹洪求情,这才保住曹洪一命(参见)。

曹洪晚年差一点被曹丕杀了

不过卞太后也不是圣人。她的弟弟卞秉,曾跟随曹操转战南北,但仅得了个别部司马的职。卞后不免护弟,就去吹曹操的枕边风,曹操不置可否地说:“他作我小舅子,这还不够吗?”卞后后来又为弟弟求钱财,曹操又说:“你暗中给他的那些,还不够他花吗?”终曹操之世,卞秉一直得不到晋升。

曹丕时期,打算追封卞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却以“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为由,进行谏止。曹丕因此罢此提议,下诏书并藏之台阁,以为后世模板。

魏明帝即位后,尊卞后为太皇太后。明帝太和四年(230年),曹叡追尊太皇太后祖父卞广为开阳恭侯,父卞远为开阳敬侯,祖母周氏为阳都君、恭侯夫人,并分赠印绶。

太和四年(230年)五月,卞太皇太后去世。七月,和曹操合葬高陵。

四、一门三后

卞皇后的事迹完了,但卞氏一门的事迹还没有结束。

前述卞秉,后被封为都乡侯,黄初七年(226年)又晋封开阳侯,食邑一千二百户,封昭烈将军。卞秉去世后,其长子卞兰袭爵。

卞兰少有才学,曾与太子时的曹丕有诗作往来。明帝时期,卞兰想外御吴蜀,曹叡却留他为内侍,后卞兰官至奉车都尉、游击将军,加散骑常侍。曹叡后期大兴土木,卞兰进谏,但不为所用(参见)。后卞兰得一种怪病,曹叡听巫者的话,要卞兰喝巫水治病,卞兰却坚决不喝,直至死亡。卞兰去世后,长子卞晖袭爵。卞兰次子卞隆的女儿后嫁高 贵乡公曹髦为皇后,卞隆因此被拜为光禄大夫,位特进,封睢阳乡侯。卞隆的夫人王氏为显阳乡君,同时追封卞隆前妻、皇后生母刘氏为顺阳乡君。

武宣卞皇后曾侄孙女为曹髦皇后

卞秉次子卞琳,分卞秉爵为列侯,后官至步兵校尉。卞琳的女儿,后为魏元帝曹奂皇后。因当时卞琳已去世,他的夫人刘氏被封为广阳乡君。

从卞家来说,元帝卞皇后是武宣卞皇后的侄孙女,是高 贵乡公卞皇后的堂姑。从曹家来说,曹奂原本是曹髦的堂叔,这些辈分都合情合理。可是,后来曹奂以“奉明帝祀”的名义从小宗入继大统,曹奂这位曹叡的堂弟变成了养子(参见)。那么无论从曹家还是卞家来说,都成了一个笑话。

卞家一门三后,其家族五人被封侯,算是曹魏蕞显赫的外戚。

但是,以卞家这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曹魏后期幼主频立的情况下,居然没有形成外戚之患,实在是奇迹。

细究起来,曹操父子汲取两汉外戚干政教训,对后族多有抑 制应该是主要原因。

前述曹操不提卞秉是就是这个原因。而陈群谏阻追封太后父母,在我个人看来,也不过是曹丕和陈群唱的一出双簧。毕竟,曹丕还专门下诏,明确妇人不得干政,后族不得为重臣(参见)。

曹魏为防止外戚干政,甚至矫枉过正,立后以贱以庶,往往正妻不能为后,贱出反而易升。因此曹叡即帝位,大封嫔妃却唯独不立原配虞氏为皇后时,虞氏才会叫出那句“曹氏自好立贱”的名言,并诅咒曹魏国祚难久。

由此更知,为政难矣!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4

群众魏蜀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