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多少算过高?医生提醒: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不用担忧

君毅说健康 2023-12-31 20:30:08

高血糖疾病问题近年变得非常普遍,由于它无法彻底治愈,只能依靠药物来维持血糖,所以对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是最多糖尿病患者的国家,血糖水平的升高变成常见的现象,同时血糖问题也深受人们的关注。

平时我们摄入的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转换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就是血糖。只有血糖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机体组织和器官正常的运作。血糖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带来身体不适。多数人在血糖偏高时并未察觉,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他们对于血糖的标准范围并没有足够了解。

一、血糖值多少算过高?

现如今,许多家庭都会配备简单的医疗设备,血压计、血糖仪多数老年人都拥有。血糖的高低对于身体的健康十分重要,如果放任血糖,会引起糖尿病的一系列继发问题,损害健康。所以我们要了解血糖值的正常与异常,才能更好的控制它们。

血糖正常范围: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们普通人在空腹状态下,血糖维持在3.9至6.1mmol/L之间,属于正常范围;进食2小时后,血糖不超过7.8mmol/L属于正常血糖值;随机状态下,血糖正常水平保持在3.9至11.1mmol/L之间[1]。

孕妇相较于普通人,空腹血糖标准会更严格,不超过5.1mmol/L才属于正常范围;进食后血糖标准放宽,不超过8.5mmol/L为正常值;随机血糖不超过11.1mmol/L属于正常。

血糖多高算高:正常在没有服用降糖药、外伤等其他因素干预的情况下,空腹血糖超过6.1但是小于7.0mmol/L,属于空腹血糖受损[2],如果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并且空腹时的血糖水平超过7.0mmol/L;或进食后2小时、亦或随机时的血糖值超过11.1mol/L的情况,均考虑糖尿病。

如果说你在两次不同时间点,测量出血糖值超过11.1mmol/L,基本可以确定是糖尿病。不论是哪个状态下,血糖值只要超过正常范围,就已经说明血糖存在问题,所以建议血糖水平高的患者,积极就医,及早发现并干预治疗。

血糖的升高会给我们身体带来许多危害,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对生存质量造成极大的降低。只要你的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就不必担忧,如果发现血糖升高,要及时就医并加以治疗,可以减轻对身体带来的伤害。那么血糖升高的征兆,你知道吗?

二、血糖升高的症状

许多人认为糖尿病是“沉默”的疾病,但其实它并不是悄无声息的来临。因为我们的身体对于血糖的水平是很敏感的,只要发生异常,都会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上给我们提示。如果能早期发现并抓住时机,甚至还有机会逆转。

1)口渴,喝得变多:

当血糖升高的早期,患者通常会感觉到明显口干舌燥,是因为体内的高糖分环境会迅速将水分吸收,同时刺激中枢,导致口干、口渴,夜间更为明显。此时一般不易被发现,频频喝水,却还是得不到缓解。

2)容易饿,吃得变多:

高血糖的情况下,身体无法将糖分很好的利用,还会把糖分当作尿糖排出体外,机体细胞得不到充足能量,会刺激大脑产生饥饿的信号。此时的患者会容易感到饥饿,从而加大进食量,甚至是多吃甜食来补充能量。但是血糖越高会感到越饿,形成恶性循环。

3)尿尿变多: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时,组织周围的水分会被大量吸收。肾脏过滤的糖量超过原本的吸收范围,尿量会明显增多,并且尿液中会含有渗出的糖,称为尿糖。一般在夜间会更加明显,所以会感到口渴,增加喝水。如果没有及时控制血糖,肾脏长此以往负担会越来越重,从而引发肾脏疾病。

4)体重减轻:

多数血糖高的患者,明明吃的、喝的都更多了,但是体重却没有增加,反而体重减轻的很快。因为血糖高的时候,机体无法充分利用所摄取食物的糖分。为了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会开始分解体内原本储存的糖分、脂肪,长期经过大量消耗,身体逐渐出现消瘦症状。

在我国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6.5%的患者知道自己患病,也意味着有近三分之二的人血糖已经升高[3],但是不自知,导致会失去缓解糖尿病的最佳时机。留意这些在生活中极易被忽视的信号,一旦发现自己有症状,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方式控制血糖。血糖高的症状虽然容易被忽视,如果你属于高发人群,那更应该引起警惕。

三、血糖易高人群

一般来讲,老年人群更容易出现血糖升高。但是近年来年轻人生存压力大,饮食结构改变,作息不规律,许多年轻人都出现了血糖升高。或许你是血糖易高的人群,如果你能辨别,并做好预防,糖尿病也许永远都能远离你。

饮食结构不健康:

高糖、高热量食物是不健康饮食的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比如甜食、碳酸饮料。甜食是一种充满诱惑力的食物,它能给人带来快乐,相信很多人对它都没有抵抗力。经常喝甜的饮料、吃甜食的人,短时间内血糖会迅速升高,必须分泌大量的胰岛素,长期如此会导致胰岛素发生抵抗,渐渐无法正常运作,导致疾病发生。

要想控制好血糖,饮食结构上要做到营养均衡,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需求。日常要控制好糖分、热量的摄入,平时多吃新鲜蔬菜,不应过量吃喝。同时应该按时吃饭,早饭对血糖的控制也有重要作用,所以早饭一定要按时吃。

过度肥胖,不爱运动:

过度的体重超标会引起身体的许多问题,首先,身体积累过多的脂肪会使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还会加重抵抗胰岛素。血液中的糖分无法正常被利用,血糖会升高。并且过度的肥胖会使机体的激素水平发生异常,会导致正常的胰岛素信号受到干扰,也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缺乏运动的人消耗的能量少,容易导致体重增加。适量的运动能够维持健康的体重,有利于提高代谢,促进热量消耗。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走,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做操,都有利于身心健康,还对血糖的控制有十分有帮助。

不规律的生活作息: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模式虽然很好,但随着而来的压力也导致了越来越多人的作息规律、睡眠质量变差。不规律的作息会导致机体内部代谢机制紊乱,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导致血糖调节受到影响。并且在不充足的睡眠状态下,会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同时提高血糖水平。

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助于身体各项功能保持平衡,包括血糖的稳定。如果你的作息不规律,那应该及时调整睡眠、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包括固定的入睡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等。睡眠对于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平衡都扮演着关键角色,许多人都忽视了睡眠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

有家族遗传史:

血糖异常的问题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你的父母其中一方或者兄弟姐妹中患有糖尿病,那你出现血糖升高的可能性会高于普通人。而且家人之间可能会传递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血糖问题频发于同一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直系亲属中有这个问题,要格外警惕是否有血糖升高的症状发生。

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定期检查血糖。可以自备血糖仪进行监测,但凡血糖出现异常,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建议有异常的人群可以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因为这个检查可以记录一段时间的血糖,对血糖控制起着重要作用[4]。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血糖高的人群越来越多,血糖升高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高发人群,都应该积极预防血糖升高,防止对身体带来更大的损害。尽管血糖升高症状不明显,但仍然有迹可循,平时多注意身体的变化。日常也需要做到合理饮食,保持运动,规律作息,定期体检。

可见,血糖之于我们有多重要,不单是糖尿病患者应该了解血糖标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血糖早期出现升高的人群,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控制,甚至可以逆转;如果需要药物治疗,也要按时服药,每日监测血糖。正常范围内的高危人群也应当做好预防,避免血糖出现升高,对身体造成损害。

参考文献:

[1]《实用糖尿病学(第四版)》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3]《IDF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6.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0 阅读:35

君毅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