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抗精神分裂药物会有不良反应吗?可以听听医生怎么说

白影梅的笔记 2024-06-03 06:32:54
我们一定要清楚,人类的大脑是个复杂的器官,其主要的功能便是掌控人们的思维、情绪、感知及行为,而精神疾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对大脑的神经递质、神经可塑性等方面进行改变,最终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抗精神分裂药物有可能引发的那些不良反应,是很多患者及家属较为关注的重点所在,这些不良反应不但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他们中途中断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能会带来哪些不良反应。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这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帕金森症状、震颤、静坐不能等,这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常见副作用,特别是第一代药物中较为普遍,出现静坐不能情况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某类β受体阻滞剂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来缓解症状。 过度安静状态 患者可能出现多睡、在白天嗜睡等症状,这种不良反应通常在服药初期阶段显现出来,并随着用药时间不断地延长而慢慢得到缓解,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那可以考虑将服药时间调整为睡前进行。 体重增加 是许多患者难以持续坚持服药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药物对大脑里的食欲调节中枢产生影响,导致患者食欲增加,但患者不应刻意去减少饮食方式来对抗这一副作用,而应该去调整饮食结构,比如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取量,同时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结合适当的运动,通过这样综合的方式来对体重进行合理的控制。 内分泌改变 包括泌乳素升高、月经变得紊异常等,这些不良反应并非普遍发生现象,但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那便可以考虑去更换所服用的药物,或者对治疗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流口水 这是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比较常见的副作用表现,尤其在睡眠时更为明显,处于轻微的状况下,可以尝试侧卧睡眠的方式;而症状严重时,或许就需要减少药量或加用一些外周抗肾上腺素能药物来进行应对处理。 抗胆碱能反应 包括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尿潴留等,这些症状一般可以通过多喝水、使用通便药物等方式缓解。 肝功能损害 由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大多通过肝脏代谢,因此长期服用可能对肝脏造成一定负担,患者应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并在必要时服用保肝药物来进行相应维护,毕竟肝脏是身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正常运转对于是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粒细胞不足状况 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恶性综合征现象 这是一种严重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不良反应,表现为高热、肌肉强直、意识障碍等,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因此,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擅自停药或加量。 其他不良反应 如皮疹、过敏反应等,对于这些不良反应,患者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并遵循专业帮助建议进行干预。 尽管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能带来多种不良反应,但患者不应因此放弃干预,学会合理看待用药不良反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是关键,才能保障自身健康的同时,更好地应对疾病,争取早日康复!
2 阅读:313

白影梅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