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摩珂池”|巴蜀之地

草堂文化 2024-06-17 17:54:57

♪♪♪

位于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附近的“摩诃池公园”,是考古发掘后,在古“摩诃池”原址上修建起来的。它位于人民中路以西,西华门街以东,西御河沿街以南,占地面积约63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1亩。公园里绿树红花、小桥湖水、古柳摇曳、银杏飘金,风景如画,是摄影拍照,游园打卡的好地方。

“摩诃池”,始建于隋朝,兴旺于唐代,扩建于明朝,衰败在清末以后,鼎盛时期,其水域面积达1200余亩,范围包刮今成都天府广场、人民公园沿线到“皇朝坝”、“后置们”体育中心一带的区域。史料记载:隋朝蜀王杨秀,为了修筑蜀王府和子城,在城内取土后留下土坑,筑城规模越大,土坑面积越大,后渐积雨水,成了人工湖,面积达千余亩,湖水浩瀚,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pí)罗,故名“摩诃池”。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和秦朝一样都只有二十多年的寿命,其宿命与开国皇帝的雄才大略相去甚远,细想来,修筑长城和开通大运河的也不过是为皇帝服务,皇权体制,一人之下全是草芥,政权越强大,人民越遭殃,国库越充裕,草民越贫穷。

唐朝是有气象,懂得“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幅幅的大唐气象扑面而来,民族融合,经济繁荣,文艺昌盛。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节度使韦臬,开解玉溪,并与摩诃池连通;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节度使白敏中开金水河(金诃),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汇入摩诃池,连接解玉溪,至城东汇入油子河(府河),使解玉溪、金水河、摩诃池连为一体,从而使成都中心城区形成了江南水乡的格局 成为一个河流湖泊相连,街坊与河道交织的水城。

摩诃池到唐代中后期,已经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游览胜地,无论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到河池上泛舟游览,宴饮聚会。杜甫居成都时,就描述了摩诃池的秀丽风光,“坐触鸳鸯起,巢倾翡深低。”及至宋代 陆游写过“一过一销魂”的眷念;唐代诗人高骈以“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来描述摩诃池的醉人风景。

那时候的成都,是一幅“江南的水乡”的图画,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楼阁亭榭,参差十万人家,皇城坝,商贾云集,少城里,车马喧声,门泊金河,画舫催发,渔舟唱晚,响彻摩诃池畔,歌舞升平,声震锦宫城外。

天下王朝也是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千秋帝业,也不过是封建王朝的不断轮回,盛世时,筑皇城,纳后宫,尽情享乐,战乱时,毁城戮民,破坏前朝景象;蜀永平五年(公元915年),前蜀皇帝王建修建新皇宫时,将摩诃池纳入宫苑,改名龙跃池,后扩建皇宫,将龙跃池注入活水,改名为宣华池,环池修筑宫殿、亭台楼阁,其范围广达十余里。从五代十国开始到两宋后,摩诃池的水源逐渐枯竭。

到了朱元璋当朝,随着政权稳定,经济复苏,又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宫苑、王府,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于后蜀宫殿旧址修建蜀王府;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朝成都镇守在明“蜀王府”废墟上兴建贡院,“摩诃迟”水域被填埋,仅西北隅仍残留少量水域。民国三年(1914年),摩诃池被全部填平并作为演武场,“摩诃池”从此消失在成都人民的视野中……

2008年,成都市考古队在天府广场西侧发现了明代“摩诃池”的南面边界,2013年的考古发掘中 发现了东华门遗址,确定了“摩诃池”东部的边界,两次考古,共发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现了自秦汉三国、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二千余年的历代文化遗存。

考古发掘了“五代宫廷御道”、“隋唐至两宋摩诃池遗址”、明代藩王府和邸园囿区的“水上宫殿”,以及院落庭园、拼花路面等遗迹。共出土了陶器、瓷器、铁器、铜器、钱币等万余件文物,以历史遗存和实物废墟佐证了成都,这个三千年不改城名,悠远绵长的历史文化。

隆冬时节,霜风渐冷,漫步在“摩诃池公园”,我与友人细心查看每一处遗迹和标识,他是老成都人,从小就居住在这一领地,他读过的“成都实验小学”至今依然还在原处,对这一带的历史变迁,皇城掌故,如数家珍。陈钢先生介绍说,摩诃池文化公园”,并非简单的复制历史,而是在原址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和现代公园的元素进行了创新,园内椅凳、路灯,地砖、井盖等都根据唐代原址上遗存进行设计;对唐代的步道的复原采用了史料中记载的古法工艺;复原明蜀王宫墙遗址,是依据考古院提供的史料,采取糯米加熟石灰的古法工艺,定制城墙砖,在原址上对部分宫墙进行了复原。

他的介绍是全方位,表述历史的变迁,全面客观,表达观点清晰准确。信步游园,走在已经复原的唐代步道 “摩诃故径”,我们游览了柳桡台、摩诃挹翠、信步花道、宫墙遗址展示、白果苑等景点,观赏了公园内的花草树木,湖泊涟漪,海棠、柳树、荷花、芙蓉都被季节搭配成姹紫嫣红,再现古诗句中“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爱晴春”的古风意境。

穿过古树旁,在那座新建的小石拱桥上,我们都情不自禁拿出手机,把烟柳廊桥,胡泊草坪,绿树红花框入镜头,再移步换景,举手机拍摄,那些已经复原的“唐朝步道”,“蜀王府宫墙遗址” 以及“柳林诗歌大道”上随风飘荡的诗句都入了眼里,上了心头。遥想千年前后几百年,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于“摩诃池”千余亩水城,碧波泛舟,饮酒作诗,流连于此。可想见成都城一脉相承繁华与胜景。

今非昔比,今日的成都已经是国际大都市了,新一线城市,其疆域,也从当初的少城向外扩展到七环路 面积达14335平方公里,人口2100万人,摩诃池公园”虽然没有当年千余亩的浩淼水域,楼台亭阁,但别出心裁的设计,还是还原了前朝的胜境,表达和承载着成都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说现代化袖珍版的“摩诃池”。它与“人民公园”“、宽窄巷子景区”、琴台路上的“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毗邻,共同组成了“成都天府文化公园”的核心,是成都主城区公园群落上一颗靓丽的明珠,是旅游成都必去的网红打卡地。

走出“摩诃池公园”,太阳已经爬上了城市的天空,冷风里有了温暖的气息,不断增长的人流正弥漫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南来北往向城市的深处驶入,然后又向东西南北向城外流去。正如这眼前的“摩诃池”,它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走来;见证着历朝历代“你方唱罢我登场”王朝轮回;见证着千年成都的繁荣兴衰,而今日的成都已不是旧时的模样,1986年成都一环路建设开通,成都正式从少城突围,短短三十多年间,先后建成七个城市环路,里程达1000多公里。建成成都地铁650公里+以及天府国际机场,和链接大成都城市群落的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已陆续建成。成都环线“摊大饼”的扩张模式,最大速度的提升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使成都成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因为这里不仅有火锅、麻将、茶馆,川戏。还有成都人骨子里那份包容、宽厚和闲适。

“摩诃池文化公园”,已经免费开放,它就藏在“天府广场”的后面,腊冬时节,春光凸显,成都的春天就要到来了,“摩诃池”的湖光春色即将次第打开,携三两好友游园打卡,应该是成都旅游,或周末出行最好的选择,最好的去处。

(备注):该文的创作的资料和图片,引用自互联网公开资料,特此说明并致以感谢!

巴蜀之地 | 杨梓柏:来赴这锦里的约会(外二首)

武斌:苏轼最后的皈依地郏县 | 巴蜀之地



简介

子白,原名:杨梓柏,笔名:子白、文涛。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70年代人,土家族,祖籍贵州。自幼爱好文学,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10余万字;20世纪90年代出版诗集《魂殇》,2017年出版作品集《穿过》。有过军旅生涯,做过文化馆创作员,从事过行政、编辑、教育工作。现定居成都。

0 阅读:2

草堂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