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水难流”到“畅快淋漓”,排尿困难竟是因为尿道狭窄!

力菡的笔记本 2024-06-28 01:02:50



刘大爷(化名)今年76岁,2023年9月因排尿细、排尿费力来石门县中医医院门诊就诊,杨海蛟医生询问病史后得知,患者2年前因为“前列腺增生”在外院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尿线细,医生建议行尿道狭窄扩张。

开始患者还能坚持,最后因疼痛没有定期行尿道扩张。近半年排尿费力,且点滴而出,排尿时间延长,下腹胀痛,有时候需要用手挤压腹部才能排尿。了解患者病情后考虑为“尿道狭窄”,因导尿失败只能行膀胱造瘘术解决梗阻。

尿道狭窄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常见于外伤、炎症、医源性等原因。随着外科手术的微创理念的逐步深入和腔镜手术的快速发展,与其相关的医源性损伤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而尿道狭窄,一直是困扰泌尿外科医生的长久疑难问题。

尿道狭窄术前需明确尿道狭窄的部位、程度、长度、狭窄周围组织的瘢痕情况,是否有并发症(假道、尿道瘘)及术后感染等情况,这些都是影响尿道狭窄术后恢复的因素。

在外三科杨辉主任的带领下,科室立即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充分完善术前准备,术前行尿道造影检查及经尿道输尿管镜检查,发现距尿道口约2cm处尿道明显变细,小儿输尿管镜勉强通过狭窄段尿道,长度约2cm,尿道狭窄处组织质地偏硬,未发现明显假道及尿道憩室。

告知患者病情,若行单纯的尿道扩张疗效不确切,易反复狭窄,且少有患者能完全治愈,相反反复的定期的尿道扩张会不断的损伤尿道粘膜,引起尿外渗,从而加重尿道狭窄。

当将上述风险告知患者后,患者又再次进入纠结状态。医生与患者耐心沟通:若不行手术治疗,则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且需定期更换,生活质量欠佳,有尿路感染的倾向。患者权衡利弊,最终决定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为尿道切开+腹侧带蒂皮瓣转移尿道成形术(自体包皮替代尿道成形),该手术方法是应用自体组织一期重建治疗前尿道狭窄的主要方法,因带蒂皮瓣包含皮肤和血管蒂组织,不依赖受区的局部血供,可以就近取材、皮瓣活动度大等有优点。

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患者尿线粗,无明显排尿疼痛,阴茎形态基本正常。术后1月门诊复诊,尿线粗,夜尿1-2次/晚。

团队术前精准评估、诊断明确,术中联合内镜探查、定位以及精细化的操作,才能以解除困扰患者多年的顽疾,为尿道狭窄这类患者带来新的福音。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石门县中医医院 杨海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

0 阅读:0

力菡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