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都去哪儿了?这个问题发人深省!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北溟鹿鸣 2024-06-10 21:11:54

某天一个朋友跟我聊天的时候,谈到了这个问题,我国经济已经持续高速发展了很多年,国家每年也会以一定的速度在增发货币,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似乎很多人越来越穷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到底钱去哪里了?其实在我看来,这位朋友的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钱去哪里了并不重要,关键是看老百姓的生活有没有改善,社会民生有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前提,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谓的钱,尤其是现代社会所谓的钱,其实就是一串数字而已。其实在我看来,不应该问钱去哪里了,而是应该问财富去哪了,这才比较准确。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就来谈一谈我的看法,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是财富用在了基建上面。

大家知道,我国号称“基建狂魔”,这个称号可不是假的。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周边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如果是几年没有回老家的话,等到再回老家的时候就快认不出来了。为什么呢?其实就是近些年我国基建发展的太快了,不仅仅是高铁站在全国各地不停地开工建设,高速公路也是修了一条又一条,就连很多乡村以前的泥泞道路也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漂亮的柏油路和水泥路。印象中那尘土飞扬的家乡道路也早已换了模样,更别说近些年农村里进行了各种改造,虽然说少了当初那种浓重的乡土气息,但是很多村落里的现代化景观和建筑都多了起来。

        

著名的港珠澳大桥,连接中西部的高速公路,农村的水电网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很多基建工程和项目都占用了国家大量的资金。除了这些,近些年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城市里高楼林立,城中公园建设,标志性地标建设,旅游景点的建设,城市亮化工程,绿化工程等等,都占去了不少了社会财富。虽然当前社会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十年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是我们每一个国人感同身受,就是一些国外的朋友到中国来,也觉得十分的惊讶,这绝不是我一面之词,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到,并且能够体会到。

        

二是财富用在了民生上面。

虽然当前我国社会还存在不少矛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民生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我小时候村里一个发小,在十几年前得了尿毒症,当时治疗尿毒症的唯一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换肾;另一个是持续不断的透析。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换肾的成本是难以承受的,而且即使有换肾的钱,还要考虑合适的肾源,还有相应的后续治疗,普通家庭根本难以支撑;而透析同样是一个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一次透析加上药物大约800元,一个星期需要透析3次也就是2400元,一个月就是2400*4=9600元。我们试想一下,有哪一个家庭能够支撑住如此高额的治疗费用?无奈之下,我的这个发小只有放弃治疗,自生自灭。

        

但是现在国家对这种大病基本上都可以做到报销比例80%以上,农村的一些地区透析的报销比例甚至能够超过95%。所以在当今时代,即使得了尿毒症,即使是没有换肾的能力,也能够维持患者的生命,并且不会给一个普通家庭带来灾难性的负担,很多家庭也完全可以负担得起。另一方面,农村的低保户,五保户,每年国家都会拨出巨额的财政来保障他们的生活,甚至此前在网上还出现了一位五保老人说钱花不完,只想要老婆的视频。更不用说每年国家在农业领域内投入了大量补贴了吧,所以说国家财富的相当一部分资源都被用到了民生工程领域之中,这也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三是财富用在了科研上面。

从“天宫”空间站,到神舟系列;从嫦娥登月,到火星探索者;从“东风快递”,到长征系列。从歼15到歼20、运20、C919,从瓦良格号到福建号,我国的科研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汽车制造,5G技术,芯片领域,天眼,北斗卫星,量子计算机,AI智能技术的发展,南极的科学考察等等。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所有一切成果的取得,虽然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但是如果没有巨大的财富来支撑,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其实近几十年以来,我国大量的财富也都花在了科研事业上面,而强大的科研技术也进一步促进国防事业的飞速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底气,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

        

不仅如此,每年国家在科研领域投入的经费其实更多,很多科研项目都必须提前部署,甚至有很多我们不知道,或者从未听说过的科研项目都已经立项研究,这同样是需要大量经费支持的。为了提高科研能力,我国在教育事业上也同样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不仅仅用于培养人才,还要定期为各大高校更新一些科研设备。一旦当一个技术研究出来之后,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来反复验证,逐步完善,以期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些同样是需要花费国家巨额的财富来支撑的。

        

四是财富流向了个人手中。

其实我相信这一点也是很多人都非常清楚的,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很多财富通过金融或者权力寻租的方式,流向了一些利益集团的手中。这也是很多人感觉,虽然社会发展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是一些人却觉得越来越穷的原因之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其实我讲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以前的时候,大家都穷,每个人手中都有20元,所以大家相互之间没有太多差别,也就不存在贫富差距。而穷和富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大家都是20元,你有30元,那你就是富人。但是在现代而言,很多老百姓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成功积累了2万元,本来应该觉得自己很富有了,但是看看别人,都已经200万,甚至2亿了,所以我们就变得更穷了。因为现在的2万元,已经买到不当初20元的东西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向极少数人手中转移,而这些人手中的财富并没有用于国家建设,也没有用于社会财富的再生,也就是促进消费。而是通过一些手段转移到国外去消费,导致国内的财富总量减少。一个最直观的数据,80年代一个老师的工资大约是50元,而现在的工资大约是3000-5000元,大约上涨了100倍;80年代一个厂长的工资大约是70元,而现在一个企业高管的年薪动辄几十上百万,甚至还有千万以上的,涨了大约10000倍甚至更多。相对来看,老师的工资虽然也增量巨大,但是跟社会总体来比,他的购买力水平却已经严重下降了。更不用说一些贪官污吏动辄贪污千万甚至上亿的财富了吧,所以说,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不断增大,才让很多人觉得日子越来越难过。

        

“钱去哪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中央银行,作出回应试图解释资金流向,遭到央媒的质疑。尽管如此,在解释“钱都去哪了”这样的问题时,央行不仅没有实事求是,却采用了一些避重就轻的说法,甚至用“钱都留存在居民部门”这样的说法。而这样的解释不仅没有打消很多网友的疑虑,反而进一步破坏了一些部门的公信力。其实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非常清楚,他们也大多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只是想要一个说法,想要一个公正透明的信息环境。但是恰恰有些部门顾虑太式,不敢说实话、说真话,导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不满。在我看来,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政府应该做到的,且必须做到的,如果一味的回避事实,避重就轻,反而会激发社会公众的不信任感。

        

这场由“钱去哪了”引发的一系列争议,可以说是一次强有力的教训。从评论区网友的评论来看,很多网友是非常感性的,这种感性并不是说他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是反感这些部门在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一种推三阻四,试图避重就轻否认事实的态度。这也提醒我们的相关部门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始终保持理性和审慎的态度,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维来认真对待老百姓的疑问。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信息都交织在一起,回答好了,就能够弘扬正能量,为整个社会加分;而回答不好,不仅容易引发老百姓的反感,还会进一步加深社会公众的不信任感,会衍生出更多的社会问题。

11 阅读:7141
评论列表
  • 2024-06-11 08:51

    狗屁不通,请不要忽悠我们了,民生到时候看到了!医院教育住房那么贵,基建上!啥时过桥过路不交费!科研上!我们到现在数控机床汽车发动机光刻机生物工程科研仪器啥时候搞好过!给富人权人搞到外国去了才是真的

  • 老炮 49
    2024-06-12 15:05

    全部进了私人口袋

  • 微雨 31
    2024-06-12 09:13

    钱在硅谷银行被老美吞了

  • 2024-06-12 14:19

    钱到哪里去了?不是你这么分析的,现在说平均收入月入8千左右是最普通的,这是国统数字,那么有劳动力的人自己对照一下每月收入,少了的可以说钱被狗吃了。

  • 榴莲 23
    2024-06-12 14:22

    反正不在我的口袋里

  • 2024-06-12 00:46

    瞎胡喷🤮🤮🤮🤮🤮

  • AK 19
    2024-06-13 10:34

    笔者不知有下去基层社会了解??现在老师一个退休金比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收入还高,你说教师购买力下降,这不是乱弹琴吗??

  • 2024-06-12 20:55

    爱去哪去哪,反正一个月就那么点退休金,与我有半毛钱关系?

  • 2024-06-12 16:20

    球,瞎说。

  • 2024-06-13 11:55

    哪个企业公司都不是做慈善的,你没饭吃就得去上班,你去上班就得帮别人赚钱,你拿了工资但别人赚了钱,社会的总体财富就越来越高。相比之下你就越来越穷。

  • 2024-06-12 12:33

    都用在底保了。这话不假[鼓掌]

  • 2024-06-13 13:44

    又在忽悠人了

  • 2024-06-14 11:40

    小虾米们,你们手里有biubiubiu嘛,没有就闭嘴吧,是不是想吃免费餐。。。

北溟鹿鸣

简介:社会评论者! 艺术行路人! 爱国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