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人才”寒心,更不能让“人精”得势,学术界不正之风亟需整治!

北溟鹿鸣 2024-06-07 12:45:14

看到一个视频说,目前有约3.2万华裔科学家在为美国服务,难道是这些人都不爱国么?非也!其实现实的情况是这些人在当前国内学术环境之下,不但做出不任何成果,甚至还会受到种种歧视。2018年,被誉为“数学天才”的许晨阳,接到恩师的电话,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选择回来报效祖国,然后在北大任教六年之后,许晨阳又重新前往美国。在他看来中国学术界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需要解决,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科研事业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一是学风不正,人人追名逐利,学术研究已经被弃为末流。二是论资排辈现象严重,青年科学家不被重视,评职称遥遥无期。三是研究成果、发表论文造假严重。

        

当然,这只是许晨阳的个人感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种感觉是非常符合现实的。针对这样的情况,网上有不少人说:其实在我国现行的条件下,需要的并不是人才,而是人精。需要的不是在各个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人才,而是需要一些溜须拍马,弄虚作假,肆意逢迎,能够哄领导开心的人精。哪怕你真的有本事,但是如果你不会拍马屁,不会看别人的眼色,不会揣摩领导的喜好,那你基本上不可能得到重用。也正因为如此,人民日报曾发文痛批:在很多地方,会干的不如会说的;实干的不如做秀的;踏实的不如弄虚作假的。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人才环境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还如何留得住人才,还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为祖国的各项建设添砖加瓦呢?

        

其实我们从身边的人都可以看出,一些明明工作能力非常强的基层干部,但是却因为自身工作能力强,被固定在了基层的工作岗位上。而那些啥也不会的,只会溜须拍马的干部,领导通过考虑“大局”,却他们们提拔走了。表面上看,是要给基层消除毒瘤,给基层干部干工作扫清障碍,但是实际上却伤了一大批基层干部的热情。再比如近些年全国推行的所谓“干部年轻化”,尽管一些基层干部能力很强,但是却因为年龄的问题被一刀切,反而一些根本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的小年轻,靠着一些学历的光环,靠着一些年轻的外衣,不用努力就可以轻松走上领导岗位,这种现象难道不可笑么?

        

在很多学校,一些踏踏实实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但是却因为不会攀附权贵,不会看领导眼色,不会送礼,或者说不会弄虚作假搞一些论文,因而在评职称和各种福利待遇面前失之交臂。如果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一些优秀的教学人才流失,或者是损伤一些优秀教学人才的热情,结果是给整个教育事业带来极坏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忙于完成上级安排的各种本职之外的工作,扶贫,创城,创卫,防溺水,安全教育以及上级没完没了的检查和评比,似乎我们评判一个优秀老师的标准并不是教学,而是一些大量的本职之外的工作,这种结果难道不非常可笑么?

        

在一些企业里其实同样如此,一些老老实实的有很强工作能力的人,一直被上司给压榨,每每都是给他们承诺干好这个就给升职加薪,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画大饼”。结果呢,其实与现实情况完全不一样,这些大饼永远都是可想而不可及的,只要你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丝一毫的不足,立即就会被这些领导无限放大,最终所有的好事都与你擦肩而过。但是我们反观一些跟在领导屁股后面说好话的,油嘴滑舌跟上司搞好关系的,只要稍微做好一些事情,再给一些领导送送礼,请个客或者拍拍马屁,就立即能够得到重用或者升职加薪。网上曾经有人说过一个笑话:一旦领导来了,就是霍金都得站起来敬杯酒。

        

说实话,中国其实从来都不缺少顶尖的人才,但是往往这些顶尖的人才在中国当前的大环境之下就会被埋没。比如我国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人物李爱珍女士,她从小的时候就致力于要为祖国的科技做贡献,在她的努力之下,最终也成功打破了西方垄断的半导体技术。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为我国科研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专家,四次申请院干都被驳回,反而是一直垄断我们这项技术的美国给了她院士这个荣誉。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爱珍也拒绝了美国的邀请,他发自内心的说:我不在乎什么院士,我只在乎祖国曾经给我的一切。当然,我们必须要对李爱珍女士这种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而点赞,但是我们更不能让像李爱珍女士这样的爱国志士和高端科研人才心寒。

        

张小平,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一名副主任设计师,他所参与的项目是我国航天领域关于低温推进剂发动机型号,而他的年薪仅有12万一年,从1994年张小平进入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以来,他每天兢兢业业的工作,一直到2011年才终于获得了研究员的资格。2018年3月份,张小平突然向这个工作了24年的单位提出离职,希望能够尽快办理离职手续,原来张小平有了更好的去处,在新单位张小平可以拿到年薪百万的高工资,这可是他在原单位将近9年的工资。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张小平,你会如何选择呢?

        

反观我们的一些明星和网红,在电视前哭哭笑笑,在手机镜头面前扭个腰摆个臀都能获得巨大的财富,甚至很多明星到某些地方摆个造型,都能够赶上这些科学家几年的年薪,这种情况正常么?再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女士,他的贡献不仅让国人受益匪浅,就连国外对她的贡献都十分认可。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至今屠呦呦都没有评上院士,因为评选院士有一个标准:必须有留学背景,必须有博士学位。也正因为屠呦呦没有这些,学术界的大部分人都不重视她,她甚至还不如一些研究白酒的“茅台院士”,真是让人笑掉大牙。难道有留学背景那么重要么?是不是必须要西方接受洗脑之后,才符合院士的标准呢?而我国的博士是申请制,并不是以成就来衡量的,那么这样的博士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说,之所以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人才留不住,之所以有一些高端人才宁愿到国外去为别国服务也不愿意回来报效祖国,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肯定,普通人需要别人的肯定,一些科学家更在乎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得到学术界的肯定。但是在当下的学术环境之中,如果能够让别人得到肯定并不是自己的成绩,更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一些头衔和地位,而是一些空套的论文和留学背景。我相信如果这种现象一天不改变,一些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就不可能停止。

        

到现在为止,国家很多人担忧我们有很多技术被别人卡脖子,而很多卡脖子的技术之中,有相当数量的科研人才其实就是华裔科学家,难道我们不该么思么?所以说,我们其实并不缺少一些顶尖的人才,而是缺少留住这些人才,并充分发挥这些人才聪明才智的体制机制。就像唐朝韩愈在他的文章《马说》一文中所讲的那样: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如果我国的这些顶尖人才能够得到重视,能够得到重用,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哪一个国人愿意背井离乡,到国外去发展呢?

        

所以说,只有端正学风,弘扬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让一些屑小行为无所遁形,并受到社会的谴责;让一些真正的人才能够拥有正确的岗位,并给予其相应的待遇,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来为祖国科研事业做贡献。不仅如此,国家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支持这些人才。比如分配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一些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让他们的收入至少维持在一些企业高管的水平。与此同时,对一些明星网红演员群体,严格限制他们的收入,或者实行更加高额的税收,让他们的收入最多只能维持在中等收入水平。毕竟这些岗位也只是普通岗位,畸高的收入不仅容易导致一些不劳而获思想的蔓延,还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更会给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带来极坏的影响。

        

因此,只有重视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整顿当前不良的学术环境,才能够创建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才能够留得住人才,才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0 阅读:3

北溟鹿鸣

简介:社会评论者! 艺术行路人! 爱国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