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大定6000台,问界加入BBA基本盘

天予爱评车 2024-06-02 12:39:35

一个品牌,想要进入良性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技术!技术!还是技术!

从靠模仿起家的比亚迪,如今已是成熟的国际品牌。这其中,技术功不可没。

无论是刀片电池、元辇亦或者是DM-i系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也让比亚迪的产品阵容愈发强大。

同时,在工业链成熟的情况下,价格进一步下压,销量就越多,地位就更高。

反观某些只具备组装工艺的品牌,由于没有自主研发能力,近一两年在市场的地位下滑特别明显。

虽然开辟了新赛道,但表现依旧不乐观。

究其根本,就因为手上没有好牌,没有什么核心技术。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国产新能源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候,就是秀技术了。

随着用户的诉求越来越高,“割韭菜”的车型在市场注定活不下去。

厚积薄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句话是对问界M7最好的写照。

两年前的汽车新行者大会,在深圳举办。

问界M7发布之后,余老板没有什么底气。

当年的M7,表现很拉垮。

那个时候的M7没有什么亮点,整体表现中规中矩,销量不太乐观。

但两年后,新M7爆了。

上市8个月,大定销量突破18万台。

这个时候的余老板,意气风发。

他说:“ M7是国民级SUV”。

5月31号,问界M7新款上市,共有四款车型,指导价28.98~32.98万,该车命名为“M7 Ultra”。

毫无疑问,新车的产品力肯定是很强的。

据鸿蒙智行官方给的信息,新M7一个小时大量数据突破6千台。

至此,M7成为了中大型SUV领域的“大魔王”。

技术为王

新M7虽然贵了,但我觉得物超所值。

在这一次的升级中,仍然是以技术打头样。

M7上了ADS的高阶版,采用的是192线激光雷达,也是截止当前,量产车最强的激光雷达。注意,这项配置和M9是同款。

智能驾驶相信就不用多说了。

我在M9身上体验过高阶智驾。平心而论,当前没有哪一台电车能够给我带来M9这种感觉。

之前的M7在底盘部分有那么一点问题,但在新车身上得到了解决。

新M7搭配了M9同款的CDC减振,这项配置的规格很高,底盘能够调节软硬,而且可以自适应。与智驾相结合,用车体验直接拉满。

单单是这两款配置,就已经值回了票价。

或许在未来,M9的许多核心配置将会下放到M7和M5身上。

那么在那时候,我相信M9将会迎来新的突破。

所以我总说,在技术面前,一切都是虚的。

30万级燃油SUV,迎来悲歌

每隔一段时间,有国产新能源产品登场,就有人开始唱衰燃油车。

确实,以30万为标准,这个价位的很多燃油产品是不上不下的,尤其是豪华品牌。

没有太多的核心技术,在多方面的表现也只能说普通,毕竟价格和溢价程度摆在这里,想要体验核心功能,那么售价起码得拉到50万以上。

所以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很多燃油SUV的产品力是不如国产新能源的。

至于为什么有些产品还能够卖得这么好,最主要的还是吃品牌老本、技术调校、稳定性。

但可别忘了,国产新能源发展到现在,也只不过用了几年的时间。那么10年、20年后,国产品牌又能够达到哪种高度呢?

再来说说现在。燃油车的价格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没办法,价格坚挺的车型也基本上快凉了,不想被淘汰,那么只能够跟着做。

强如奔驰这种品牌,当前的售价也比以往便宜了很多。

新能源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有人说,燃油车正在走向衰败,电动机开始登上大舞台。

市场也确实是以这个剧本发展。

在这几年,我们见过了太多产品力优秀的新能源车型。

燃油产品难以抗衡,只能够一次次的参与“价格战”。

除了BBA之外,保时捷、路虎等品牌也是如此。

再者就是,国产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很快。诚然,尽管有那么一些“浑水摸鱼”的品牌,但我相信,没有技术的加持,始终都要被市场给淘汰。

那么剩下“存活”的这些产品,将会带领新能源市场走向新的高度。

这一幕似曾相识。仔细一想,不就是诺基亚走下王座,苹果称王吗?

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有技术。

1 阅读:207

天予爱评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