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行业不景气,网约车渐凉,除了内卷,还有一种硬伤也致命

思炊烟 2024-05-25 07:22:55

朋友调侃,70年代开出租车给个公务员都不换。80年我开出租车给个小老板都不当。

虽是调侃,也足以说明了,出租车行业一度的辉煌。我有个表哥,就从小立志想开出租车。因为,他天赋异禀喜欢车。

只可惜,他并没有如愿。

因为他买车的时候,网约车出现了。

网约车的出现,当年可以随便拿捏的出租车变得不那么有优越感了。

网约车成了新宠。歪打正着,赶上时候了,换汤不换药,我表哥毫不犹豫地加入网约车行列。

这也算圆了年轻时候的梦吧!

事实证明,表哥的决定是英明的,网约车红火那几年,表哥赚了不少。

花无百日红,当表哥的哥们中,10个有7个都加入了网约车。网约车也开始不挣钱了。

同样的,传统出租车,更是大不如前了。

我楼上的邻居大哥一家,一开始,两口子都开出租车。后来,大姐转行做了保险。大哥转入网约车。

前几天,遇上楼上大姐很久没见她就顺便聊了一会儿。我们俩也算相互照顾生意的伙伴。所以,话题就多了些。

提到她老公,她叹了口气。她说网约车也大不如前了。问我有没有哪家公司招司机的信息,帮她留意着。

大不了让他老公换个工作。人还年轻,一个月3、4千的还拴个身子不值当。

我还很吃惊,网约车都这样了吗?

我也不知道是我身边的特例,还是整个行业现象。

传统出租车不景气是大家显而易见的,因为,网约车平台横空出世那会儿,太高调了。

在那种高调的风潮下,传统出租车的不良话题也多了。什么欺客呀,态度不好了全都出来了。网约车对传统出租行业冲击确实不小。

再加上网约车,以便宜传统出租车一半的价格,华丽丽地抢占了年轻人的市场。

我身边的几个年轻小同事,每天约一起网约车下班,累一天了,也不去挤公共交通,去闻臭脚丫味了。

算下来一个月也没多少钱,岂不皆大欢喜。

更有几个有车的同事,下班顺路开个网约车,赚够油钱。节价日也跑两天,一个月生活费也有了。

正份工资全存起来。生活简直阳光明媚了。

本以为网约车会这样一直华丽下去。

只可惜,看样子,网约车也渐渐消失了从前的热度,是我没有想到的。

有几个朋友开始讨论了。出租行业不行了,顺带着网约车也太卷了。

事实上,各行业都在卷。

我觉得有一种说法很有道理。互联网平台兴起成就了某些行业。它却从另一面毁了这个行业。这才是硬伤。

这就是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还得从网约车说起。网约车是网络终端预订机制。平台也有运营成本,技术维护,客服都不可能是白来的。

所以平台抽成是必然的。即便刚开始是免费的。但是任何运营都得要成本。更何况资本都是逐利的。

记得前些年特别流行一句话,来概括互联网的性质。

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狗来买单。

这个日常生活中,看似不合理,但是,放在互联网营利模式上就合理。

平台抽成看似是,乘车人消费金额的一部分,是消费者买的单。但是,实际上真正买单的是网约车。在多方限定的条件及要求下,剩润削减到难以为计。

由此,我想到了餐饮的团购和外卖。跟网约车的渐凉是一个道理。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餐饮连锁店。在团购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上团购。总体来说,生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后来,团购盛行之后,店上生意锐减。因为,团购平台,在补贴商家打起了价格战。

说白了,平台在薅自己的羊毛来补贴消费。

事实上,最终是商家买了单的。

换个角度又可以说,在利润上商家买了单,在质量上消费者买了单。

我这话是不是说得有点绕了。

就是,商家没利润的情况下降低了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点的外卖,有时候是食材不够新鲜,或者以次充好。

想通了这个逻辑就啥都明白了。

但是,这并不影响团购和外卖的竞争力,因为消费者并不会考虑那么多,一切价格为本。

这样一来,我们公司在不得以的情况不,也选出部分店加入团购和外卖。

却发现,渐渐的团购的抽成越来越高。高的时候到了20%几。做过餐饮的都知道,这个数据,表明餐饮的利润已经砍掉一大半儿。

难以启齿!目前为止,我们做团购的店就是一种骑虎难下的处境。不上团购没生意,上了团购没利润。

据我所知,象我们一样的商家可不只一两家。

有同行苦中作乐地说。开了十年店,终是落得,倒也倒不起,开也开不起了。

我想,网约车也好,餐饮店也好。互联网平台的提成高了也是个硬伤。

流量为王的时代,网络平台适当收取合理费用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得相对平衡。若是杀鸡取卵的方法就得不偿失了!

关于出租车行业不景气,网约车也渐凉,你怎么看?

0 阅读:0

思炊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