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正读丨“四圣试禅心”戏弄的是八戒,试的却实是唐僧

曲江家文化 2024-02-08 13:23:41

《西游记》中唐僧在流沙河收沙僧后,师徒四人完聚后的第一站便是第二十三回的“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这一章回情节和语言都很精彩,说的是黎山老母、南海观音、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装成家境很好且国色天香的母女,要和师徒四人婚配,唐僧、悟空和沙僧都没有动心,只有八戒色心难耐,被一番戏弄,还玩了一起撞天婚的游戏,最后被绑在了树上。

书中戏弄猪八戒的这一段写得很有幽默感,86版电视剧也把这段演得很精彩逗乐。但细读之下,所谓四圣试禅心,要试的自然是师徒四人主要是唐三藏其人往西天取经的禅心是否坚定。而唐僧也表现得似乎没问题,然而真的如此吗?

小说写黎山老母所变化的妇人贾氏向唐僧提到自己守寡,只有三个女儿,有意招师徒四人为夫婿。而“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贾氏继续用富贵荣华劝说唐僧,“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贾氏又继续介绍起自己几个女儿都是善于女红读过书的贤惠女子,“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

可以说,唐僧在这场中的应对实在是笨拙,我们读到此处都难免要有些困惑了。这种俗世中人看中僧侣想要婚嫁的故事在佛经故事中并不少见,佛陀的著名弟子阿难就曾深困于摩登伽女的爱欲之中。唐僧好歹也是曾在长安城开坛说法的高僧,怎么会面对这么寻常的世俗问题,就憋得答不出话来呢?

然后八戒在一旁提醒唐僧说,人家问你话你怎么不搭理,八戒这话其实也是替我们读者问的。没想到,唐僧听了这话,却对着八戒一顿输出:"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八戒本来只是提醒唐僧应该要回答人家的话,唐僧却急于通过骂八戒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此处也可作为唐僧为何会喜爱八戒的一种解读依据,毕竟哪个领导都需要这样一个能让自己彰显高度和境界的下属。)

黎山老母所变的贾氏接着又问唐僧,这当出家人有什么好的。这本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唐僧还是没有好好的应答,而是反问对方,当在家人有什么好的。贾氏自然是把人世的幸福和享乐列了一遍,唐僧此时也回复并用了一段诗说明出家的好处:

  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恩爱堂。

  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

  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这话虽说明了修行的目标“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但最后一句说在家人是“在家贪血食”,老来会“坠落臭皮囊”。佛法确实是在说要打破尘世迷恋达到解脱的,但这话明显过于生硬刺人。贾氏也便借此发作,说我一番真心实意,你却拿言语伤我,你既然是出家人,那把你的徒弟留下一个来。三藏见他发怒,只得者者谦谦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读到此处,我们不禁要喷饭:这么快就卖徒弟了么?由此引出了八戒色心摇动的后续情节。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场四圣试禅心中,唐三藏何以表现得如此笨拙促狭呢?是作者混乱编写,还是有脉络可循的呢?

我们应该回顾下唐三藏的出身经历。他本名陈江流,从小被寺院捡来,在寺院长大,本就没有什么世俗生活经验的凡人。而此时的他,才刚走上西行路,以一个没什么本领也不会应付人情世故的状态就这样西行了。如果我们细心对比,同样是面对这种凡人的婚嫁追求,唐僧在第五十四回西梁女国的表现则要成熟得多。这部小说的很多笔法和构思,真的是值得我们慢慢品读。

我常觉得,《西游记》不仅仅是神魔故事,还是部修行书。小说笔下的唐僧,有许多不足,不仅笨拙于世情,还经常彷徨失措、偏听偏信、恼羞成怒,就如我们普通人一般。但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刚毅木讷近乎仁”,坚定于西行的每一步,最后得证大道。我们大家不都也一样吗?只要不懈前行,脚下便是灵山。

0 阅读:8

曲江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