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临床体会,中药对不同程度的“甲亢”,均可收效,且无副作用

从蓉谈健康 2024-05-30 08:32:36
甲亢治疗经验谈 作者/王士相 ↓滑动查看全部↓ 简介:王士相(1926~1991),男,天津市人。先世业医,祖父王松年于清咸丰间悬壶沽上;伯父王春田擅长儿科;父亲王雨臣精究内科、儿科,均名噪津门。王氏自幼受家学熏陶,1941年初中毕业后,矢志学医,随父学习5年,并从师吴笃之,后遂以医问世,执业后恪守其父遗风,凡医寒士则免收诊费。1953年参加联合诊所工作,1956年到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曾任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天津市中医学会第二届副会长,《天津中医》编委等职。 王氏对中医经典医籍造诣颇深,精研温热之学,行医40余载,精究内科,尤工小儿科,参加了多部医学专著与教材的编写。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它属于中医学的“瘿”症,我国古代医书中早有记载。 其临床症见情绪急躁,激动易怒,心悸,多汗,恶热喜凉,两手震颤,消谷善饥,饮食不为,肌肤而消瘦,肠鸣腹泻,肢体乏力,眼球外突,眼裂增宽,甲状腺肿大或变硬,甚而颈部粗大。妇女可伴有月经的不调。 望之多面红,神态作浮躁惊惕状。 舌象表现不一,有的无明显变化,部分患者可见舌红或光红无苔。舌苔有薄白,薄黄,或苔略厚。 脉象以数为主,如弦数、细数、滑数、弦细数或沉数。 本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与肝有着密切关系,因肝主疏泄而条达,若肝气抑郁,则肝木亢盛,故情绪急躁,易怒,手颤; 肝开窍于目,肝之经络“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突眼、甲状腺肿大与肝有关; 消谷善肌乃肝胆火盛,灼伤水谷精微之气,救多引食自救; 肠鸣腹泻因肝木乘脾所致,水谷精微为壮火所蚀,加之木乘土衰而泄泻,是以饮食不为肌肤,且肢体倦怠乏力; “阳加于阴谓之汗”,由于阳气亢盛,迫使津液泄溢,故烦热汗出。 木火相生,心火亦甚,以致心悸,失眠,面红,惊惕,脉数。 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草,舌苔虽恶,犹胜于无苔,故舌之光红无苔者,较有苔者为重,以其阴伤故也。 总之,其病因病机的要点在于,肝阳亢盛,木横土衰,木火相生,灼其阴液。 据此余临证自拟治肝五法。 治肝五法 一、酸泻肝木、疏肝敛阴 《内经》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所谓以辛补之,以肝主升发,顺其性为补。 观《素问·至真要大论》对厥阴肝木之胜,多用酸泻之法。酸泻肝木以白芍、木瓜、乌梅为主;疏肝敛阴以柴胡、白芍为主。 二、强金制木 恢复肺金肃降之气,以抑制肝木亢盛。以沙参、麦冬、石斛、百合为主。 三、培土荣木 脾胃为营卫之源。肝木亢盛、克制脾胃,必致营卫不足。营血渐虚,无以濡养肝木,故培土适从荣木。以参、术、苓、草、扁豆、莲肉之属。 四、滋水涵木 即滋阴柔肝之意。以白芍、生地黄为主。 五、和阳熄风 即缓和阳气亢盛,平熄肝风内动。以桑叶、钩藤、连翘、黑山栀、丹皮之属。 甲亢治疗难点 “甲亢”处疗之难,有以下数端。 肝胆阳气亢盛,本可用苦寒阵火之剂,吴鞠通所谓:“直折苦降”法。然患者多肠鸣腹泻,消瘦乏力,此脾虚之象。若用苦寒降火,则脾胃更伤,此其一也; 其腹泻重者,日4-5次,怠倦乏力,本当补脾,若过用参、芪、白术,则益气助火,此其二也; 烦热面红,脉数舌绛,本为伤阴之象,若纯用滋柔,又碍其脾运,此其三也。 故临床体验,在上述五法中,以酸泻肝木为主要方法。以白芍、木瓜、乌梅既无苦寒伤中之弊,且有敛阴止泻之益。 兹据上述五法,将临床中所拟常用方剂,介绍如下。 临床常用方剂 白芍10克,乌梅10克,木瓜10克,柴胡6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白术6克,莲肉10克,桑叶6克,黑山栀6克。 以上为通用方剂。其方义是据前述五法所组成,兹不复赘。临床运用时,可根据患者之阳亢、脾虚、阴伤的孰轻孰重,加减化裁。 根据余临床体会,除甲亢危象外,中药对轻、中、重乃至严重的“甲亢”均可收效,且无任何毒性反应和副作用。 即便是重症患者,在服药的4一5周,各种自觉症状亦可明显减轻,特别是体重增长。 服药三个月,病情稳定后,可按上述处方配制丸剂,每丸9克,日2次。服用丸剂时间,不少于4-6个月。这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至为重要。 方剂常见问题 关于突眼的治疗突眼明显者,在运用上述诸法治疗时,随病情好转,多数患者不但自觉眼突、眼胀有所改善,而且眼裂增宽现象亦有所改观。 在用丸剂调理时,宜加入白蒺藜、生牡蛎等。 因白蒺藜入肝经,辛开苦泄,治风明目,本经谓“主治恶血,破癥瘕积聚”,以其性温,用量宜轻。 牡蛎,咸、微寒,软坚散结,主惊恚恕气。 关于运用海藻、昆布等含碘药物问题根据余临床体会,用海藻、昆布等含碘药物治疗“甲亢”,并不能取得稳定的效果。 并据现代医学,含碘药物不能根治“甲亢”,只是在甲状腺危象时,暂时用以控制病情。 常见“甲亢”患者,长期、大量服用海藻、昆布等药,非但无效,反而甲状腺变硬。 依余之意见,重症“甲亢”患者,开始治疗时,于上述辨证论治诸法中,酌加海藻、昆布各6-9克,可提高疗效,服药10日左右,即应停用海藻、昆布等。 上述意见,虽亦离经,然愚者于虑,间有一得,故提出以供指正。 有关缓解心率的问题单纯中药治疗“甲亢”,心率的缓解较诸症为慢。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脉数者为病进,脉缓者为病退,诸症虽然减轻,而脉仍数者,为阳气亢盛不藏之象。 本病脉数,是因相火旺盛,灼伤水谷精微,是以营卫俱虚。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营阴不足,心失所养;卫气不固,肺气亦虚。 肝胆阳盛,木火相生,心阳暴亢。阳主动,阳盛则脉数不已。 故治疗之法,以酸泻肝胆之亢,养气阴以补心营肺卫之虚。 于上述方剂中重用沙参(可与太子参同用),麦冬,加生地,生甘草,生龙齿,生牡蛎,枣仁等。 麦冬在《本草蒙筌》云:“去心热,止烦热”。 沙参,太子参,麦冬同用,有宁心神、益气、养阴之功。 生甘草在《用药法象》中云:“生用泻火热”,且甘以缓急。 生地、白芍养营阴,配生甘草酸甘化阴,泻火以缓急
1 阅读:45
评论列表

从蓉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