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格杀勿论”的争论,有必要这么激烈么?

过了这么多年 2022-10-13 14:39:54

这几天突然发现“格杀勿论”这个词火了起来,了解了一下,据说是因为在某大V发出来的一个采访视频中说:凡是影响中国和某国关系的,“都应格杀勿论”。然后就有一大堆的人发表文章,对某大V进行批评。我不是某大V的粉丝,对某大V的基本情况不怎么了解,也基本没怎么看过某大V的文章和视频,看到某大V有说“格杀勿论”这个词时,第一反应也是某大V太偏激了,这样表达观点是错的。

普通人使用“格杀勿论”这样的词语,是在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聊天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两方观点很尖锐,在情绪上来时,偶尔会蹦出来的一个词语。不管怎么样,在面对公众公开的言论中使用这样的言辞,确实让人有不适感。这或许是某大V发表观点的一贯风格,也或许是某大V故意用这样明显不应该使用的词来制造话题度。如果批评某大V的人都是从这些角度来阐述的话,我觉得是非常合理的。

可事情往往出人意料,看了几篇批评某大V“格杀勿论”论的文章,文章对某大V根本不是批评,竟然全是对某大V的批判。看着满眼“丧心病狂”、“穷凶极恶”、“极端的反人类”、“受到正义网民的唾弃”、“文明社会的一个恶性肿瘤”的批判词语;看着“某大V要杀人了”、“某大V和他的粉丝对有不同观点的人喊打喊杀”、“置国家于何地”这种带节奏的话语,我疑惑了,我穿越到了上世纪吗,怎么有把某大V批倒批臭的意思?我禁不住的去搜索了一下某大V的简历,看看他是什么身份。哦,某大V只是一个“主持人、学者、知名自媒体人”,看到这,我松了一口气,看看日历,还好,现在也还是2022年了。

都说文人的笔,是杀人的刀。为什么那么多人对某大V深恶痛绝,抓住他的错处就要让他身败名裂?具体的原因我们不是当事人不得而知,我所知道他流传最广的一个段子是“在中国反美,在美国买房”。于是某大V被打上了“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的标签,在很多人眼中,这可能也是某大V一生都洗不白的污点,也是很多人用来攻击某大V的一个点。

在我想象中,用这件事来攻击的应该都是对美西方持负面评价的人比较多,但我把那些攻击某大V的人列出来后,仔细的去看了一下这些人以往的言论,却发现,用这个事情攻击的人绝大部分是经常发表亲美观点的人,亲美的骂在美国买房的人,这件事情怎么越看越不对。然后再查一下现在这些对“格杀勿论”批驳的人,怎么也都是亲美观点的人占多数,这是某些人自认自己一定会影响中俄关系,所以对号入座吗?

一边在美国买房,一边在中国对美国骂娘,这件事情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的确有点毁三观。但我觉得,就算是有精神洁癖的人看待这种事情,也只能认为这是个人品质的问题,在个人操守上,按老话说,做人有点不地道。作为中国人只要一天没有发表损害国家的言论、一天没有作出有损中国利益的行为,就不能说某某不爱国。

那些人为什么对甚至一个没有行政执法权的民间人士说出的“格杀勿论”反应这么强烈,批判这是发表恐怖言论,甚至引导出痛恨自己的同胞话语,甚至说公众需要观点保持一致才能换取人身平安。这样用煽动性语言引起公众对某人的反感行为,已经不是一种正常的、批评方式的表达,而是成为了一种单纯的人身攻击。

我看到有些人攻击某大V是在用一种上世纪特定年代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才用出这种攻击极强的词汇。但看他们对某大V的反驳,其言论的激烈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这种批判方式,应该是在上世纪写过百八十篇某种体裁文才能有这么信手拈来之感。

为什么持有和某大V不同观点的人会这么无所不用其极的对其进行批判?既然大家都在用论心不论迹的方式来揣测,那我也不妨用这种论心不论迹的方式来湍测一下。

因为这些和某大V持不同观点的人从“在中国反美,在美国买房子”这件事上,找到了一个为自己的言行转移矛盾的绝佳机会。通过对这件事情频繁的攻击,把舆论引导向一个标榜自己是反美斗士的人竟然是一个崇尚美式生活的人,把公众对一些人言行的不满转移至对“反美而崇美”这种个人行为的愤怒。通过对这种愤怒情绪的引导,一些人对自己的言行又进行了道德上的辩驳和美化,告诉大家,“我虽然是某国粉,但我是坦率的,我没有隐瞒自己的观点,我道德上比某大V高尚,道德高尚的人所做的事都是正义的,所以该被大家唾弃的是某大V”。

多么完美的逻辑链!但这些自诩为正义的使者,和平代言人的那些人,根本不敢告诉别人,没有人在道德上是纯洁的,他们也一样。他们为什么具有现在为样观点的理由各式各样:或许是他们的子女现在就在不在国内;或许他们自己在国外有资产;或许他们的公司和国外的公司有着各种的利益关系;或许他们和国外的老师、同学有着不能说的联系;或许现在他们就在拿着各种基金津贴,总之,理由五花八门,但绝对没有一个理由是为了正义、为了和平、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严格来说,他们在道德上和某大V是一样的,同样在欺骗大家,但无耻的是,他们就是敢拿这种自己也存在的道德上的瑕疵来义正辞严的攻击别人,讽刺的是,还有人为他们摇旗呐喊。

中国人不是疯子,更不是傻子,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无缘无故的对某些国家产生反对情绪,对某些国家的反对是因为一直以来其实行遏制中国政策的结果。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你崇尚你喜欢的生活方式,甚至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我想,只要是具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不会对你有特别的感观,所以,对某国有好感不是过错。但大部分民众现在为什么会那么厌恶一类人的言行,是因为现在对某国有好感大部分已经变成了反对自己的国家,这些人不管国家和国家之间实际的情况,只要是洋的,都是好的,只要是国内的,都要贬低,在话里话外,明里暗里,对国家的一切进行攻击、抹黑。这些人为某些国家损害本国的政策辩护,为某些国家在本国的利益代言。这些人实质上已经变成了第五纵队,甚至有些人就是第五纵队。

如果一个经常批评美国的人自己却在美国有房子,这种事确实让人心里不痛快。但至少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过某大V攻击过自己国家,也没有看到某大V做过有损自己国家利益的事情,这或许是某大V的生存方式。赚钱嘛,不寒碜,现在有多少人是跪着赚钱的,我们其实没有立场去说别人。可这些攻击某大V的人,这些人有多少是在国外有房子的,有多少人是在国外有利益关系的。这些人一边在自己国家赚钱,一边领着美各种津贴,还一边骂着自己国家,做着损害自己国家利益的事情,更可笑的是,自己在国外有资产却把别人在国家有资产当作一种骂资,都没有想到,骂司马与骂自己何异。我觉得这样才是最无耻的,需要受到大家唾弃的。

某大V只是一个自媒体人,他既没有对国家政策制定的影响力,也不具有那些批驳他的人所说的动用私刑的能力,如果不是他身上的“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的标签,他这次所说的“格杀勿论”的言论只会被当作一个嘴炮,掀不起一丝浪花。真的奇怪,这些写文批判的人为什么会觉得这句话有那么大的杀伤力,他们在害怕什么?

在某国媒体和官方,发表过很多反华言论,有很多言论比某大V的言论更具有攻击性,而且其官方发表的攻击性言论更具危险性,但我们总能看到有些人为之辩护,实在冼不白的,最后总是以言论自由为理由。现在一个媒体人的个人言论,有些人为什么要上纲上线,大家齐上阵,用批斗式的方式对其进行人身攻击,用压制言论自由的方式破坏自己推崇的言论自由,现在这种你死我亡的舆论斗争方式已经到了需要让人警惕的地步了。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统一战线”,只要是爱国的,都统一到同一个战线上来。而现在,道德洁癖也是要不得的,做为一个中国人,只要没做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只要没有说反对中国的言论,他的言行都是维护中国的利益,那么不管他现在身在哪里,他在哪个国家有什么财产,和他爱不爱国没有必然的联系。

3 阅读:17

过了这么多年

简介: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