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选择李治当皇帝的原因有哪些

星洲看历史 2023-06-23 07:54:00

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这四人,乃是李世民所有儿子之中最重要的四个,因为李承乾和李泰、李治,都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儿子,也就是“嫡子”,而李恪,虽然是庶妻(妃子)杨氏所生,但是心性和能力颇有李世民之风范,让李世民对他非常上心。

首先李治是文德皇后所出,它是嫡子。

文德皇后的前两个儿子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泄被废;李泰玩心眼被李治反将一军,废太子顺便咬上一口,再加上长孙无忌的力推,李泰降封就藩。这就只剩了排第三的李治,顺理成章的就成了太子。

当然李世民也动过立庶子的念头,比如杨妃生的李恪,太宗就说“英果类我”。那么为什么李恪没能成为太子呢?一是太宗刚刚在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储,短时间内又谋易储,恐天下不安;二是长孙无忌力争,再加上太宗对于文德皇后的感情;三是杨妃之父乃是前隋皇帝杨广,恐群臣非议,所以没能易储。

太宗杀兄弑弟,逼父退位,他自己又极爱儿女。最怕的就是儿孙效仿,所以无罪而黜魏王,将废太子与魏王撵出长安也为的是稳固李治的太子之位。李治文弱仁孝,不会对兄弟下手,这也是太宗决意立李治为储的一个原因。

作为顶级帝王,李世民对于儿子的培养是很上心的,他深谙培养太子之道,自己本就是一个虚心纳谏之人,该如何摆正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他很有分寸。

可是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方法是对的,人却是错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李承乾,是被李世民按照“大帝”的模版培养的儿子,不从性格等各方面角度来衡量,李承乾,就是李世民心中的“继承人”。

一是因为“礼法”(嫡长子继承制)

二是因为“能力”。

公元619年,已经成为大唐秦王的李世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乃是他和他的爱妻秦王妃长孙无垢所生,所以这个孩子注定备受李家皇室瞩目,唐高祖李渊亲自给这个孙子起名“李承乾”。

李承乾的“资质”究竟有多高,因为李世民的大力培养,在历史上体现得很模糊了,在李承乾出世不久,李世民就安排了一众大儒做他的老师,其中就有陆德明、孔颖达等人,过了几年后,李世民登基成为皇帝,不久就将李承乾立为太子,继续加大对太子的培养。

可以说,李承乾从一出生,就被安排好了人生轨迹,他自幼被父亲灌输“尊师重道”、“虚心纳谏”、“知错能改”的价值观,这些显然是李世民自己当了皇帝都仍在遵循的道理,所以李承乾一直都是一个“乖孩子”的形象,就算那些老师骂他,他都要老老实实认错。

毕竟李世民还在被魏征“批评”得连连道歉,他李承乾又有什么资格和老师唱反调。

正是因为李承乾这种人生经历,让李承乾在二十岁以前的人物形象,都是无比“贤良”的,他精通各种史书和道理,为人谦逊,要问李承乾有没有资格当太子,那答案自然是不用怀疑,或许李承乾并不是很聪明,但瑕不掩瑜,当皇帝,智商从来不是最重要的。

可李承乾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内心太脆弱。

李世民庞大的期待,淹没了李承乾的真实本性,李承乾宛如不曾沾染淤泥的青莲,表面看起来让人赞不绝口,但问题是,一旦他陷入淤泥之中,便会自暴自弃,这是李世民没有想过的。

贞观九年,太子李承乾被李世民安排监国,监国的李承乾表现很让李世民满意,朝臣也纷纷赞赏,觉得李承乾已经有明君风范了,可时间到了贞观十年,一切都变了,随着长孙皇后的病重而后驾崩,李承乾的内心崩溃了。

母亲长孙皇后一直是李承乾的精神支柱,父亲李世民除了教导他“挨骂”、“尊师重道”以外,没有给予他太多父亲该有的关怀,所以当母亲离世后,李承乾的性情开始大变,他开始对老师的态度变得随意,开始贪图享乐,最离谱的是,李承乾开始培养“男宠”。

毫不夸张地讲,李承乾因为多年的压力造成人格反弹,已经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太子了,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亲生弟弟魏王李泰,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因为李承乾的“反常”举动被他的老师们屡屡和李世民告状,李世民也多次因此批评李承乾,其中孔颖达和张玄素更是不把李承乾当太子,只要李承乾做错就严厉批评,虽然他们不是坏心,也是为了李承乾好,但有些时候,一味地“为别人好”,本质就是自私。

随着李承乾的名声越来越差,李泰又开始有了自己的动作。

首先,李泰乃是李世民的嫡次子,地位也很高,虽然比不上李承乾,但也能排在第二,而李泰则真的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他跟李承乾“被安排”的人生不同,他很爱好学习,看书几乎可称“过目不忘”,所以好学是他的爱好,他的天赋也很强。

因为聪明,李世民对李泰有着很深的宠爱,当时的史书都记载,李泰“宠冠诸王”,也就是在李世民的所有儿子中,李泰受宠程度是数一数二,而为了保护儿子的爱好,李世民允许李泰自己成立“文学馆”,招募文人、学士,放在如今来说,就是让李泰自己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学习研究会。

而李泰也没有把这种恩宠拿来闹着玩,他凭借着自己博览群书以及有着众多文人下属的知识力量,编著了《括地志》,这一本书可谓是在唐朝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一本“地理百科全书”,这已经不是众人阿谀奉承“吹捧”李泰能干的问题了,而是李泰真的创造出了一本顶尖学术性的作品。

因为这部作品,让李泰被朝堂众人刮目相看,一时之间,“变坏”的李承乾和有着“渊博学识”的李泰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而李泰也看出来了,自己逐渐掌握主动权,于是他走访关系,让一些朝臣在李世民的面前主动提出“易储”。

所以李泰的心性是很过硬的,这跟“孝顺”、“善良”无关,反而是因为一些看似优良的秉性,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因为秉性纯良,很大程度就意味着有着严重的性格缺陷,像李泰这样的,内心的缺点就少。

李泰为了当太子,做了一件最“过分”的事情,既让李世民后怕,也让李世民犹豫,那就是“弑子之誓”。

首先,李治是长孙氏的儿子,属于嫡子,具有天然的继承权。

只有李世民是皇帝,他的皇后的儿子才拥有优先继承权。

长孙氏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且长孙氏只生了三个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

第二,李承乾和李泰,一个谋反一个心思歹毒。

太子李承乾为唐太宗长子,降生于承乾殿,因以为名。太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时年八岁。承乾自幼聪敏,又识大体,为太宗喜爱。

李承乾曾患足疾,行走艰难。而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多才多艺,有一时之美誉,渐为太宗宠爱。承乾恐太宗有废立之意,十分忌恨魏王,魏王亦自负才能,暗怀夺嫡之志。于是二人各树朋党,结怨日深。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三月,太宗收斩李承乾所宠爱的乐童称心等人,承乾不自安,问计于侯君集,侯君集劝他举兵反,汉王元昌亦劝他反,承乾反意遂决,于是厚赐侯君集及平时与之交好的官员,共同策划谋反。时齐王李佑反于齐州,李承乾闻之,对纥干承基等说:“我宫西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与卿为大事,岂比齐王乎!”齐王事败,法司推治其党羽,牵涉到纥干承基身上,他被囚于大理寺狱,将判处死刑。他欲立功免死,遂告发太子反谋。

太宗将承乾幽禁别室,命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大理寺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及门下省官,共审此案。经调查取证,仔细审理,事皆明验,谋反是实。太宗乃召集重臣议承乾之罪。

太宗问群臣:“将何以处承乾?”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隋将来护儿之子)答道:“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四月六日,诏废太子为庶人,徙于黔州;赐汉王元昌自尽家中;诛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太子府诸臣,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等以不能谏争,皆坐免庶人。

其余当连坐者,悉被赦免。

这就是李承乾合法地位的丧失。接着来说说李泰

三点原因,第一,李治身后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政治势力强于李泰身边的“魏王党”;第二,李泰凶狠,如果继位则废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都活不了;第三,李世民不能让“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使玄武门悲剧重演。

李泰是非常有希望获得太子之位的。他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儿子(长孙皇后共为李世民生育三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所以是嫡次子,仅次于嫡长子李承乾。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李承乾是毫无疑问的太子,而李泰就是距离他最近的人。当然,原本出生顺序的差距是个逾越不了的鸿沟,不过上天却给了李泰机会,一是太子李承乾实在荒唐,二是李泰深受父亲李世民喜爱。

李承乾在做太子之初也是颇受好评,但随着时日久了,逐渐放纵。他爱好突厥文化,每日与群小嬉戏玩乐,装扮成突厥人,甚至模仿突厥可汗的葬礼,还说有朝一日得天下要投奔阿史那思摩(突厥降将)做个突厥将军。还与叔叔汉王李元昌玩打仗游戏,东宫辅臣劝谏,他就说如果自己当了皇帝,有人反对就杀几百人自然顺服。长此以往,自然让李世民失望。

而反观李泰,深得李世民欢心。不仅效仿李世民当年延揽十八学士著书,设立文学馆编撰《括地志》,还获得李世民给予的特权,成年后仍然滞留京师,不到封地就藩。还因为身体肥胖,李世民特许他在宫中坐小轿。甚至因为大臣们对李泰没有足够恭敬还大发雷霆,幸被魏征劝阻。

这种情况下,包括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杜如晦之弟杜楚客等功臣子弟围绕在李泰周围形成了“魏王党”。而当李承乾宠幸男宠称心被揭发,李世民处死称心而李承乾依旧不知悔改,还在东宫为称心设墓碑祭奠。让李世民彻底死心。最终,狗急跳墙的李承乾联合汉王李元昌、开国功臣侯君集等企图发动政变,事情败露,李世民终于废太子。李泰的机会来了。

一、政治势力选择

正当李泰觉得太子之位舍我其谁的时候,两个重量级人物挡在他的面前,那就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皇后长孙氏的兄长、玄武门之变首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功臣元勋。褚遂良是魏征死后在李世民面前最受信任的谏臣,无限风光的后起之秀。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皇九子李治(长孙皇后第三子)仁孝。

实质上是因为李治没有自己的势力而李泰身边已经聚集了一群“魏王党”,如果做了新君必然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扶立李治有利于他们自己的政治前途。但是,由于李世民对李泰身边的那些靠着父兄功业的功臣子弟一向瞧不上眼。而长孙无忌这样的功臣元勋才能保证自己贞观朝政令稳固传承下去,褚遂良这样值得信任的后起之秀才是朝廷的希望。所以,最后李世民选择李治而非李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李治背后的政治集团强于李泰的魏王党。

二、李泰凶狠显现

李泰看到舅舅站在了弟弟李治这边,情知不妙,于是向父亲李世民撒娇,说自己只有一个儿子,一旦自己当上皇帝,一定杀掉自己的儿子让李治做储君。李世民很高兴地告诉大臣们,却被褚遂良无情“打脸”。他提出岂有杀子传弟这种有悖人伦的事情,一定是假话。

李世民事后也觉得不可信。更有甚者,李泰威胁恐吓李治,说他跟汉王李元昌关系好,暗示他与太子、汉王谋反一案有关,吓得李治好几天心惊胆战,最后在李世民再三盘问下才说出实情。李世民顿时明白,李泰心狠。如果立李泰,则李承乾和李治都不能活命。如果立李治,则三个儿子都能保全。

三、要让皇位传承有序,不可“经营而得”

作为天子,一定要保证皇位的传承稳定。李世民自己靠着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登上皇位。但是自己不能让这种事情重演下去。只有确立稳固的皇位传承秩序,才能保证王朝长治久安。李承乾虽然不能立了,但是如果让一直野心勃勃的李泰登上太子之位,就等于昭告天下,皇位是可以靠“经营”来获得的。那之后一定有无数的非嫡长的皇子靠着结交大臣、惺惺作态来博取皇帝好感,从而上位,这样就没有稳定可言了。所以,李泰不能立,一定要借打消李泰做太子的可能性来告诉后世,皇位传承是有规则的,不能“经营而得”。

在这三个原因的综合考量下,李世民唯有立李治为太子,舍弃李泰,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终于经受不住弟弟李泰无时无刻的“威胁”感,也对李世民和一众“老师”绝望至极,李承乾知道,他要不就篡位自己当皇帝,让任何人都管不了他,要不就是乖乖被驯化,眼睁睁看着太子之位被弟弟夺走,自己大半辈子的“苦楚”,全部默默咽下。

很显然,李承乾选择了第一种方式,也就是造反,可惜的是,李承乾的造反太过粗糙了,还没开始就被李世民发现并终止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废,甚至还差点被处死,李世民向群臣求情,才让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宫外,保住一命。

而李泰看到了李承乾被废后,他立即像李世民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如果李世民把太子之位给他的话,那么他就会杀掉自己的儿子,然后把他的亲弟弟李治立为“储君”。

李泰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他感觉到李世民在他和李治身上权衡谁来当太子合适,李世民也怕李泰“同室操戈”,像曹丕对待曹植一样,打压李治,所以李泰给出这么一个保证。

但也就是这个狠毒的“誓言”,让李世民终于醒悟,太子之位坚决不能给李泰,所以李泰固然聪明,却不会审时度势,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李承乾当太子的后期,李泰的能力已经超过了李承乾了,而李泰仍旧在经营关系,形成了一股“魏王党”势力,看似李泰待人接物很有层次感、但李泰做事实则是“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

跟李泰相比,李承乾心性不够强大,李治除了善良,各方面也都比不过李泰,所以李泰当太子,那是最适合的。

关于李治,他的一生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虽然李治也是一个有“帝王心术”的人,可是他的皇帝生涯几乎都是在靠“权衡”来赢得一次次胜利,而权衡,就是失去权力。

李世民还在世的时候,李治就是一副懦弱的性格,就连李世民外出,李治都是战战兢兢的,而李治的监国成绩也比不上李承乾,李治之所以能被立为太子,都是因为他那不强势还偏弱势的性格让长孙无忌感到放心,于是和李世民协商之后,才让他当了太子。

其实从历史规律来看,“太子”的能力并不代表他未来成为皇帝的能力,这种道理,李世民也是明白的。

虽然选择储君,每个人基本的共识都是“能者居之”,但问题是,一个刚登基的太子,他就真的能够迅速从“太子”的思维方式中跳出来,转变为“皇帝”的思维方式吗,事实证明,这并不简单。

所以皇帝,除了一般的开国太祖、太宗以外,后来的继位者,都是靠“适应”来做好一个皇帝的,一个智商高的人,未必能把皇帝做好,一个性格好的人,也未必能把皇帝做好,但一个愿意学习,配合朝堂的人,他肯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这也就是“顾命大臣”的由来,顾命大臣很多时候就是皇帝的一个另类老师,教会皇帝该如何做一个皇帝,而顾命大臣,往往都是熟悉了几代皇帝的执政模式,做皇帝这种事情,靠的是时间和经验。

因此更有能力的李泰,在他的手段被李世民否定之后,就告别了皇位,他选择了被长孙无忌等人“扶持”的李治,只要有长孙无忌等人的扶持,李治迟早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说完了李世民三位嫡子,最后再说说李世民最特殊的庶子:李恪。

李恪在唐朝的身份很特殊,他的外公乃是隋炀帝,也就是说,他的母亲杨妃,就是隋炀帝的女儿,因为这层关系,李恪在皇族中的地位“既高又让人忌惮”。

如果和李恪太近,那么就有人会不喜欢,但李恪的母族杨氏,势力也还是很大的,所以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矛盾。

作为李世民的庶子,李恪其实没什么包袱,因为皇位轮不到他,不管他那三个兄弟是谁登基,他都是一个王爷,于是李恪很早就摆脱了那些架子,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随性。

他的少年时期,就非常地“野”,骑马打猎,非常爱玩,跟他相比,李承乾、李泰、李治等人往往因为嫡子的缘故,常常被李世民“禁止”外出,这种禁令有好有不好,同样的,李恪没怎么被管,也是有好有不好。

真正让李恪“蜕变”的事情,发生在贞观十一年。

贞观十一年时,李恪已经二十八岁了,因为李世民的安排,李恪已经在多个地方担任过“刺史”、“都督”,而且李恪此时已经是“吴王”了,身份让他忽略了李世民放他“镀金”的目的,这导致他在湖北安陆当刺史的时候,因为爱玩被人举报给了李世民。

其实李恪玩的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就是在百姓的农田骑马驰骋,跟自己的小伙伴赌博,可不管怎么说,李恪也快三十的人了,他做父母官反而还纵马破坏百姓的农田,自己也不务正业,这种作风太过随性,可李世民为人父是非常“吹毛求疵”的,于是给李恪传授“民水君舟”的理念。

所谓“民水君舟”,正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毫不夸张地讲,李恪才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唯一懂得李世民这个道理的人,而李承乾、李泰、李治也好,他们常年脱产、远离百姓,根本没有用心体会这个道理。

李世民作《诫子书》给李恪,在精神世界中,李世民和儿子来了一场很深的交谈,正因为这一次的教导,李恪的人生大彻大悟,他开始明白老师权万纪的苦口婆心,为自己以前对老师的失礼而亲自行礼道歉,此后李恪再去做官,已经能取得很好的政绩了。

这正是前面所说,即便是一个聪明的太子,他也未必是一个好的皇帝,皇帝这个存在,他不是智慧的最高体现,但一定要是“公心”、“国心”的最高凝聚力,如果不懂百姓,那就根本没有公心,或许他可以安排史官把自己记录得好看,可百姓受苦却是实打实的,这根本就不是好皇帝。

经过人生思想的蜕变,李恪肯定是适合当皇帝的,所以李世民也说李恪最像他,这种像,就是人生思想经历过变化的像,李世民这属于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了,他努力培养的太子李承乾最后变成那个样子,这说起来未免有些嘲讽。

加上李恪本来就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如果他以庶子身份登基,那么他登基之后,肯定会更加勤勉,这在历史上已经得到过很多次验证了,比如李世民自己就是,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逼宫,李世民可谓是“得位不正”了,但人家李世民愿意用努力、纳谏来弥补,最后还获得了很多“得位正”皇帝都做不到的成绩。

只可惜的是,李世民最核心的班底乃是“长孙无忌”等人,而不是弘农杨氏,在李世民提议立李恪为太子的时候,遭到了长孙无忌等人的一致反对,他们的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一句话就能把李世民被说闭嘴了:

“李恪乃是隋炀帝外孙,以后他要是为他外公报仇怎么办”。

这种事情是不好说的,因此基于朝臣们的反对,李恪与太子皇位无缘了。

李世民作为一个文韬武略的君主,他的儿子任何一人当他的太子,都是压力很大的,虽然在礼法上的说法是,后来之君不及“太祖”、“太宗”,但问题是,哪一个子孙后代抛开了尊重祖先的概念后,不想真的超过先辈的,只可惜的是,超越李世民真的太难了。

李世民不仅是文皇帝,他的军事成就也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而他的儿子们早已经远离战场了,根本就追不上他,所以做李世民的太子,压力很大。

因此李承乾崩溃了,被迫造反,李泰疯魔了,一身智慧走入歧途,跃跃欲试,李治吓破了胆,以泪洗面,李恪后知后觉,却已经太晚了。

他们都可以继承李世民,但却注定成为不了李世民。

0 阅读:9

星洲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