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历史,为什么只有汉昭帝刘弗陵的名字是三个字

星洲看历史 2023-06-24 07:47:01

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其生母为赵婕妤,也就是钩弋夫人,而在刘弗陵刚出生的时候,着实让汉武帝高兴了好一阵子。

之所以高兴,是因为钩弋夫人怀胎足足14个月,方才生下了刘弗陵。

要知道,史书上记载当年的尧帝也是其母怀胎14个月才生下来的,因此大臣们都说,这刘弗陵是就是“尧帝再生”啊。

再加上刘弗陵出生时,汉武帝已然六十有余,所以这妥妥的是老来得子,自然就极为高兴。

甚至,汉武帝在高兴之余,除了重赏钩弋夫人外,还把她生刘弗陵的房间那道门,命名为“尧母门”。

由此可见,对于小儿子的降生,汉武帝是打心眼儿里喜欢。

这么一来,汉武帝自然就相当喜欢这个小儿子,除了对他爱不释手之外,还常常说刘弗陵“类我”,也就是很像他的意思。

当然,此时的刘弗陵虽说深得疼爱,但汉武帝也没打算立他为继承人,毕竟当时的太子刘据不仅是长子,并且表现的相当不错,而废长立幼的危害,汉武帝同样十分清楚。

因此,刘弗陵这个阶段,身份还仅仅是停留在是一个深得老皇帝喜爱的皇子上。

但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奇特,在刘弗陵出生的三年后,也就是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西汉著名的“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因不堪被诬陷,先是诛杀了小人江允,之后又宣布起兵。

而最终,刘据兵败后自缢。

由于此事波及甚大,同时不久后得知刘据是被冤枉的汉武帝,心理上也被造成了一定冲击,所以在好几年的时间里,汉武帝都没再立过太子。

但随着汉武帝年龄越来越大,立储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汉武帝除刘弗陵之外的几个儿子,却一一被出局。

其中,皇三子刘旦看到太子之位一直虚悬,就主动请缨,表示自己能够胜任,结果他的主动表态,惹得汉武帝大怒,差点将他弄死。

因此,刘旦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

还有皇四子刘胥,他倒是没有主动请缨,但是他喜好游乐且毫无法度,干过不少令汉武帝恼火的事情,同样也被出局。

另外就是皇五子刘髆,他是汉朝名将李广利的外甥,原本他是有一定希望的。

但在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与丞相刘屈氂暗中商议拥立刘髆,结果事情泄露,汉武帝勃然大怒,将刘屈氂腰斩,而李广利则投降了匈奴。

正因为刘髆有了一个投降匈奴的舅舅,说破大天汉武帝也不会立他为继承人。

这么一来,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要是死的死,要么是没资格,只剩下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这一个选项。

所以在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末,汉武帝就已经流露出有准备传位给刘弗陵的意思。

这么看来的话,刘弗陵可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啊。

但刘弗陵也别高兴的太早,正是因为汉武帝做好了把皇位传给他的准备,直接造成了刘弗陵后续一系列悲催遭遇的发生。

首先就是,去母留子。

汉武帝想立刘弗陵为继承人的时候,刘弗陵刚满五岁。

相信有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在小孩子这个年龄段,是最需要母亲照顾的,毕竟其尚且没有自理能力。

但是,汉武帝十分干脆直接的杀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

是钩弋夫人犯错了吗?当然不是,汉武帝杀他的理由,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可以说是相当的荒唐。

理由很简单,就是汉武帝防止在自己死后,主少母壮,继而干涉朝政。

我们都知道,在西汉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当初刘邦病逝后,由于吕后过于强势,加上汉惠帝刘盈太过软弱,因此,朝政一度落到了吕后手中。

若不是吕后死了,怕是这刘家的江山就会改姓。

除了吕后之外,汉武帝也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年他的父亲汉景帝去世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朝廷中说了算的人都不是汉武帝,而是他的祖母窦太后。

甚至在汉武帝登基之初,就因为推行的新政不符合窦太后的意愿,窦太后就直接逼死了汉武帝的两个心腹,同时还责令汉武帝废除了所有新政。

这些历史,汉武帝自然是相当清楚,心里也充满了阴影。

因此,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为了防止类似于吕后、窦太后这样的人出现,那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杀了下一任皇帝的生母。

这么一来,新皇帝的母族这一脉,就不存在把持和影响朝政的可能了。

带着这样的动机,汉武帝在确定了要立刘弗陵之后,就开始琢磨着如何杀了钩弋夫人,史书上记载,他先是找借口斥责钩弋夫人,而钩弋夫人不明所以,一直磕头请罪。

之后,汉武帝看戏演的差不多了,干脆直接把钩弋夫人送进了大牢。

被送进大牢前,钩弋夫人忍不住回头,希望汉武帝能给她一条生路,但汉武帝不为所动,还催着她赶紧走,别想着会活。

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史记》

就这样,钩弋夫人不得不因为汉武帝一个极为荒唐的念头,葬送了生命,留下了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刘弗陵。

俗语有云,幼年丧母为人生大不幸之一,其悲哀程度,堪比中年丧偶和老年丧子,而刘弗陵早早的就体会到了这种人生三大苦的其中一个。

不得不说,虽生在帝王家,但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其次,荒唐的婚姻以及悲哀的人生。

刘弗陵的婚姻,可以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包办式婚姻。

刘弗陵登基数年后,也就是他十二岁时,他的长姐鄂邑长公主(汉武帝长女),就准备开始为他物色皇后。

而这个鄂邑长公主,对刘弗陵是有养育之恩的,当初钩弋夫人被赐死后,刘弗陵年幼,缺乏人照顾,因此作为刘弗陵唯一还活着的姐姐,义不容辞的就担起了照顾刘弗陵的重任。

单从这点来讲,这个鄂邑长公主还是很有长姐风范的。

因此,在鄂邑长公主准备为刘弗陵物色皇后时,一向对姐姐感恩的刘弗陵也没啥意见,再说当时他已经年满十二,也是该娶媳妇的年纪了。

但是,原本很单纯的一件事,却掺杂进来诸多政治因素。

当时鄂邑长公主是选定了周阳氏的女子,准备把其许配给刘弗陵,但还没等她将这个女子送进宫,有个人找上门来。

这个人,叫做上官安,是汉武帝安排的托孤大臣之一上官桀的儿子,当时他听说要为皇帝选后一事后,就琢磨着如何让自己的女儿上官氏成为皇后,那样的话,对上官家族就会有天大的好处。

而上官安的女儿上官氏,当时才年仅六岁,并且,这个女孩还有个身份,她是另一个托孤大臣霍光的外孙女。

因此,上官安最早先找的是霍光,想着让霍光活动活动促生此事,但霍光以孩子还太小给予了拒绝。

不死心的上官安,又找到了鄂邑长公主的地下情人丁外人,赠其以重礼,希望丁外人能从中说和,好让上官氏入宫。

并且,上官安还煞有其事的给丁外人分析形势,告诉他只要上官家出了一个皇后,那么必然会权倾朝野,到时候给丁外人封侯赐爵,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这样,丁外人被说动,在他的游说之下,鄂邑长公主也表示同意,最终,年仅六岁的上官氏被召进宫,并被册立为皇后。

虽说古代皇家的婚姻,大多都有政治因素,但刘弗陵的这一桩婚姻,完完全全的是建立在别人政治投机的立场上。

至于说他愿不愿意,对上官氏喜不喜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在朝堂上活跃的几个人,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况且上官氏当时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刘弗陵娶这么一个人,简直是荒唐至极。

因此从这个角度去看,刘弗陵的婚姻实在是相当不幸。

这还不算什么,毕竟上官氏也有长大的一天,但在其长大之后,刘弗陵所遇到的情况,更是悲哀到了极点。

怎么回事呢?事情的根源来自辅臣争权。

汉武帝临死前,给刘弗陵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大司马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和御史大夫桑弘羊。

而争端则发生在霍光与上官桀、桑弘羊之间。

当时,随着金日磾的去世,霍光势大,而上官家族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就发生了上述由上官安的女儿入宫当皇后的一系列事件。

这么一来,上官家族在朝堂上也渐渐势大,本身这还没什么,霍光也并没有因此对他们有何行动,但是上官家族却因为一件事恨上了霍光。

前文提到,在上官安想把女儿嫁到宫里时,走的是鄂邑长公主的地下情人丁外人这条路子,并且当时上官安还许诺,事成之后会封丁外人为侯。

结果事成之后,上官家族却无法兑现承诺,原因是霍光用汉朝的一个祖制,即“无功不得封侯”给驳了回去。

这么一来,上官家族自然是很失面子,同时在这件事之间,霍光也阻止过上官家族的亲戚封官,因此,新仇加旧恨,上官家族自然就恨上了霍光。

而当时,另一个辅助大臣桑弘羊也是因为为自家子弟谋求官职,遭到了霍光的阻止,加上他与霍光在政见上有很大分歧,同样也对霍光恨之入骨。

于是,桑弘羊便和上官家族联合起来,又拉上了刘弗陵的哥哥,也就是燕王刘旦,准备运作一番,先扳倒霍光,然后废掉刘弗陵,最终实现拥立刘旦的目的。

这其中,还有刘弗陵的姐姐鄂邑长公主的参与,他们这一帮人给霍光冠以的罪名是,阴谋推翻刘弗陵而自立,并且还罗列诸多所谓的证据,无一都是在证明霍光有异心。

原本他们想着刘弗陵年轻,必然会中了他们的圈套,哪知道刘弗陵聪明的很,并未上当,反而对霍光信任有加,这帮人眼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准备直接发动武装政变,杀死霍光后废掉刘弗陵。

但结果,这帮人还是没能成功,原因是消息泄露,这下,年轻的刘弗陵彻底怒了,当即就按律对这帮人治罪。

最终,上官桀、桑弘羊二人被族诛,鄂邑长公主和燕王刘旦自尽,一场内乱也随之平定。

而这场内乱之后,刘弗陵考虑到自己的皇后上官氏年幼,必然没有参与,加上她也是霍光的外甥女,因此就没有杀她,更没有废掉她的皇后之位。

虽说没杀没治罪,但心里厌恶自然是有的,本身刘弗陵与上官氏之间就没啥太大的感情,如今又赶上这么一档子事,更让两人日渐疏远。

既然日渐疏远,自然二人也就不可能有亲密接触,更不可能有孩子,这就为本就有着悲剧色彩的包办婚姻更增添了一分悲哀。

这还不算完,之后,霍光已然成为朝中权势最大的人,而他考虑到自己家族未来的政治利益,因此就希望外甥女上官氏为刘弗陵生一个孩子,这么一来,这个孩子在将来成为皇上之后,对霍家是有极大好处的。

但问题就在于,刘弗陵厌恶上官氏,不愿与她有孩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霍光想到了一个极为不道德的主意,当时他为了增加上官氏获得宠幸的几率,就密令宫内的其他嫔妃不得侍寝于刘弗陵。

单是密令还不算什么,霍光还命人制作了一种“穷绔”(前后有带子,穿脱极其麻烦的一种内衣),命宫里的所有妃子、宫女全都穿上,以此来减少刘弗陵与其他女子产生暧昧,继而生下子嗣的可能。

而这么一来,在霍光密令以及“特殊内衣”管控下的刘弗陵,自然就不太可能与其他女子有什么亲密接触,至于生孩子那就更不可能了。

但即使如此,刘弗陵一直到去世,也没有与上官氏生出一个孩子,有可能是上官氏身体有问题,但更大的可能,应该是刘弗陵的不愿意,同时他也想通过此举,来反抗霍光的专权。

最终,在公元前74年,年仅二十一岁的刘弗陵病逝,没有留下一个子嗣,而他的死因,史料中记载的是因病而死,但是按照个人看法,即便是病,相信更多的也是心病。

就这样,刘弗陵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而纵观他这二十一年,除了幼年时父母健在那会,得到了相当多的宠爱,享受了一个幸福童年之外,六岁之后的人生,悲催的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的发生。

不仅被迫失去生母,同时父亲也撒手人寰,在懵懵懂懂的年纪登上皇位,却成为大臣们争权夺利时利用的对象,另外婚姻极其不幸福,更重要的是,不仅英年早逝,还连个子嗣都没有。

人活到这个份上,就算当了皇帝又能如何呢?因此,从个人层面来讲,汉昭帝刘弗陵是一个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活的相当悲催的人。

不过,即使刘弗陵一生如此悲催,同时也十分短暂,但是他依然在这期间干出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功绩,而他的这些功绩,足以让他能位列明君之内。

首先,他严格遵守汉武帝的遗愿,在关键时刻选择信任霍光,没有让西汉陷入内乱。

我们都知道,在经历了汉武帝一朝后,汉朝急需休养生息,因此这个时候如果再发生内乱的话,将会给汉朝造成致命的打击。

而在上官桀、桑弘羊、鄂邑长公主和燕王刘旦等人密谋作乱时,年轻的刘弗陵能在敏锐的察觉出他们的阴谋,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信任霍光,这种行为,为当时的朝堂稳定起到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

不然的话,西汉王朝怕是当时就会乱起来。

其次,刘弗陵还颁布了休养生息等诸多政策,让被汉武帝耗空的国力,逐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著名的“盐铁之议”,就是发生在刘弗陵在位期间,此次西汉朝堂上对包括民间疾苦的原因、对匈奴的政策,以及施政方针与治国理念等,大臣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也进行了相当激烈的讨论。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当时的气氛之友好热烈,不亚于现代。

而这次讨论后,定出了后续推行“与民休息”的措施,比如将公田分给贫民耕种,免除部分赋税、徭役,降低盐价等,这些措施,都促使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不仅如此,刘弗陵在位期间大力整顿吏治,对那些不遵法纪的官员一一惩处,如此一来,使得当时政清治明。

他还先后四次察举贤良,任用了一大批包括杨敞在内的贤臣,而在这些人的共同治理下,西汉王朝从汉武帝末期出现的衰退情况得到扭转,社会矛盾也基本得到解决。

最终,经过刘弗陵在位数年的各种政策,为西汉的“昭和宣中兴“拉开了序幕。

实际上,若不是刘弗陵死的早,那么个人认为,汉朝的国力还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汉宣帝刘病已能在后来开创更好的局面,离不开刘弗陵打下的良好基础。

除了对国内有诸多政绩之外,刘弗陵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让汉朝的对外影响得到了增强。

刘弗陵在位时期,除了有匈奴这个威胁之外,同时乌桓也在逐步强大,这两股游牧势力,都对汉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而在如何应对方面,刘弗陵通过结合大臣们的意见,采取了一拉一打的整体策略。

这一拉一打中,拉的是匈奴,之所以要拉匈奴,一来是匈奴与汉朝算是“老熟人”了,双方打交道无数,沟通起来也有一定基础。

二来,匈奴是亲身尝试过汉朝的厉害,因此心中是存在一定畏惧心理的,所以拉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于是,当时汉朝的对外政策是在能震慑住匈奴的基础上,与匈奴修好,这样就可以避免陷入多方树敌的局面,避免了重蹈当初汉武帝把过多国力投入到战争之中的覆辙,更能抽出手来发展国内经济,恢复整体实力。

曾经被匈奴扣在北方多年的苏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放回来的。

而对于新崛起的乌桓,汉朝当时的政策就是必须得让其知道厉害,最好是一次打疼他,这样就可避免日后其不断袭扰中原的隐患。

而通过几次征伐,刘弗陵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乌桓被汉军多次重创,自此就老实了很多。

另外,在汉武帝病逝之际,汉朝西南也发生了不小的叛乱,大批夷民纷纷反汉,在这种情况下,汉朝果断出击,在叛乱还未形成太大规模时及时将其平定,并在西南设立郡国,派遣官员,此举为稳定西方疆域起到了积极作用。

还有西域也是如此,刘弗陵当时针对西域的政策就是,对于那些背地里搞小动作的西域政权,直接武力问责,比如毫不客气的杀了与匈奴暗中勾结的楼兰王。

以这种相当直接的方式,配合上汉朝在西域的余威,在惩治宵小的同时,又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的政权,最终,西域问题得以解决。

而这便是刘弗陵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外交等方面做出的政绩,而这些功绩,除了再次彰显大汉天朝上国的地位之外,同时也令汉朝走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因此,说刘弗陵是难得的明君,丝毫不夸张。

但这些,与刘弗陵人性中的闪光点比起来,还稍微有些逊色,翻阅有关刘弗陵的史料,给人最大的感触就是,他是一个好人。

有一个很小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

刘弗陵在登基数年后,曾下达了这么一道诏令,诏令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他要改名字,把刘弗陵三个字,改为刘不。

为什么要改名呢?原因很简单,为了天下的臣民。

我们都知道,古代讲究避讳,尤其是避皇帝的名讳,说白了就是皇帝名字中的那几个字,除了姓之外,剩余的字不允许其他人用。

而刘弗陵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为了便于臣民避讳,主动下诏提出把自己名字中的“陵”去掉,同时“弗”字改为不,这么一来,臣民们只需要避开不字就可以随意起名字了。

当然,最终在大臣们的阻止之下,刘弗陵收回了这道旨意,但是从这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他人性中的善。

试想,古代多少皇帝,有哪个会因为想到便于臣民避讳,而主动改名字呢?答案是仅刘弗陵一人。

更为难得的是,刘弗陵自六岁之后,遭遇的种种人生不幸,并未改变他这一点,更没有让他成为一个暴君,相反还广施仁政,让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让臣工各司其职。

单是这份难得的不改初衷,就是放在整个封建社会的所有皇帝里,也令人赞叹。

所以说,要问汉昭帝刘弗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答案就是,他是一个遭遇过种种不幸,但却未曾因此而报复,反而不改初衷,带着汉朝走上新高度的好人。

13 阅读:9955
评论列表
  • 2023-06-25 03:18

    以现代人来看,没觉得那时候杀母留子有啥荒唐的呀!!!

    用户11xxx80 回复:
    你自己都说了 那时候,这就已经是代入环境了
  • 2023-06-25 13:13

    汉武帝[笑着哭]害怕再出一个窦太后

    喜羊羊 回复:
    窦太后差点废了他,汉武帝心有余悸,至于吕后那是前车之鉴,汉武帝未必感同身受[得瑟]
    用户38xxx63 回复:
    武帝在位的时候吕后的骨头都能敲鼓了吧,怕窦太后是真的
  • 2023-06-27 09:01

    钩弋夫人的死,根本就不是什么去母留子,而是阴谋被汉武帝发现了,但是为了不影响刘弗陵的继位,所以不能公布她的真实罪名而已。

  • 2023-06-28 12:09

    汉太后临制基本是惯例,吕后,窦太后,后面就更多,所以武帝杀勾弋夫人没毛病

  • 2023-06-26 07:44

    14 个月,都能怀疑这刘弗陵是不是刘彻的儿子了

    去经历更多 回复:
    就凭汉武帝的杀伐过段的性格,你觉得会有人敢给他戴绿帽子吗[流鼻涕]
    时光 回复:
    刘旦谋反的时候就是这么怀疑的。
  • 2023-06-26 12:13

    上官氏是皇后的母家。废掉刘弗陵立年长跋扈的刘旦。怎么说都说不通啊。是利令智昏还是历史被修改了?

    用户18xxx14 回复:
    问题是皇帝不站他们这边。皇帝站霍光这里[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上面不是说了吗?他们这帮人想提拔自己人。霍光不同意。皇帝他也不傻。他也跟霍光一样。不同意乱提拔人。让他们动不动就提拔自己人。到后面就尾大不掉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都是私心。太子还是未来的皇帝呢?不一样不得已要造反。重点还是皇帝不站自己这边[鼓掌][鼓掌][鼓掌]
    用户10xxx64 回复:
    一个女儿罢了,他们家不缺女儿,缺一个听话的女婿
  • 2023-07-14 00:34

    刘病已不也是三字吗?不能因为他正名叫刘洵就否定刘病已这三个字吧

  • 2023-06-25 05:07

    扯淡,刘病已不是皇帝吗

    用户18xxx14 回复:
    刘洵是原名。刘病已是他改的名字。方便他出去不暴露身份。他能够出入皇宫。但是没有任何地位。汉武帝没有给他任何名分。就给他皇子的身份。方便出入自由。所以小时候的刘洵喜欢去乡下玩。用的都是刘病已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小时候跟贫民百姓打交道。让他明白了。老百姓生活辛苦。让他以后可以做一个好皇帝[鼓掌][鼓掌][鼓掌]
    本命年 回复: 用户18xxx14
    《汉书 》引颜师古注:盖以夙遭屯难而多病苦,故名病已,欲其速差(注:后作“瘥”,病愈)也。后以为鄙,更改讳询。
  • 怀孕十四个月,那个羊水该有多浑浊啊。[得瑟]

    popx 回复:
    哪吒表示不服。
  • 2023-06-25 14:00

    杀了没毛病,整个汉朝的外戚都是大问题

    戈壁老王 回复: 吹牛不打草稿
    汉朝的外戚专权其实是归根结底是权利分配问题!小皇帝继位要收外朝外戚权他能靠谁?只能靠自己的外戚!小皇帝长大了要收外戚的权能靠谁?只能是外朝和宦官!这是个循环!就拿武帝来说从继位到死,先是丞相窦婴奶奶的外戚,丞相田蚡娘舅,大将军卫青小舅子兼姐夫,二师将军开府李广利小舅子!再加上大将军大司马领内朝!都是为了打压外朝臣权!
    吹牛不打草稿 回复:
    吕雉带了个坏头!后面都跟着学!
  • 2023-06-27 08:34

    [得瑟]说唯一一个怕老百姓避讳改名字就扯淡了

  • 2023-06-25 08:55

    钩弋夫人未必没参与巫蛊之祸

    小书生 回复:
    不可能的。她生的是小儿子,前面还有好几个呢,轮几次都轮不到她。要不是刘旦自己犯蠢,实际上也不会轮到刘弗陵。
    时光 回复: 小书生
    刘旦刘胥一母的哥两一早就被排除在继承人之外了,这两位性情暴虐,头脑简单,纨绔不堪,汉武只要有其他的儿子就不会选他两。 太子死后皇帝只能从昌邑王和刘弗陵之间出。 昌邑王死在了汉武帝的前面,除了刘弗陵没得选。 汉武六子,三个死在他前面,两个不成器,就剩下刘弗陵了。 归根结底还是生少了,选择面窄。
  • 2023-06-25 18:04

    文不对题

  • 2023-06-26 16:23

    老来得子的意思都搞不清楚,乱用词,老来得子是指一直没有儿子,到了很老的时候才生了个儿子,已经有那么多儿子了就不该用这个词表达。

  • 2023-06-29 23:21

    项羽,萧何,张良,韩信,陈平……当时两个字的多啊。

    用户38xxx63 回复:
    那个时候名字是3个字的一看就是下等人,上层社会都是以单名为尊
    狂笑的Assassin 回复: 用户38xxx63
    一直到刘裕开始名有两个字的才开始多,宋武认为自己是寒门,所以给自己儿子都取了不少二字名
  • 2023-07-11 20:51

    钩弋夫人就是巫蛊之祸的阴谋者

  • 2023-06-25 08:30

    刘病已怎么说?

    人文热点 回复:
    刘询
  • 2023-06-26 07:50

    李广利也能称名将?

  • 2023-07-11 09:15

    偏题严重,0分

  • 2023-06-26 11:40

    还没来得及改名字就挂了

  • 2023-06-26 13:42

    刘弗陵的名字直接翻译就是刘不死

  • 2023-06-28 03:29

    刘弗陵是原名,即位后改名刘弗

星洲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