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透体金光现”是怎样的体感,踵息的称呼

践行的瑜 2024-06-20 10:30:53

南宗张伯端《悟真篇》中的诗词,其上、中、下三卷的诗词内容都是含有“一定之规”的。

从阅读体悟中可知,上卷是以道法理论逻辑为基调,中卷则是道法实际修习中的体感为主,理论与实修相结合的叙述则是下卷主要内容。

以下两首《悟真篇》的诗词,其内容就是张伯端道法实修,阶段性的身体感觉写照。

☞悟真篇——张伯端

(中卷.第三十九)

敲竹唤龟吞玉芝,鼓琴招凤饮刀圭。

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

——(中卷.第五十三)

坎电烹轰金水方,火发昆仑陰与陽。

二物若还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

前首诗词的“敲竹唤龟吞玉芝,鼓琴招凤饮刀圭”,是一种实修中很形象的操作动作;以此便有了内视内听“近来透体金光现”的感觉❗

“透体金光现”是种什么样的身体体验呢❓

张伯端在随后的诗词中详细地分解了体感的细节,☞“坎电烹轰金水方”——用一种可以“感同身受”的自然现象类比,那就是电闪雷鸣;如果用现代科技造成的“现在”现象比喻或许就会更贴切,那就是人体触电时的电磁波感应❗

☞火发昆仑阴与阳——这其实就是吕洞宾《百字碑》中“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而产生在脑内激荡的音符,由此而发向何方呢❓

☞二物若还和合了——此“二物”是啥❓若无实修体验,这就是凭空“理论家”的盲点❗

人体的电磁波最先出现在下肢,这也就是庄子踵息称呼的来源,“脑内激荡音符”又奔向哪里,这就是“二物若还和合了”的根本。

☞“自然丹熟遍身香”——就是“透体金光现”的另一种描写,也就是吕洞宾《百字碑》诗词中“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的合成体感。

☞百字碑——吕洞宾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气自回,气回性自住。

性住丹自结,壶内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言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0 阅读:13

践行的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