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说道法修行吗?吕洞宾解读《道德经》的诗

践行的瑜 2024-06-11 07:05:37

作为道法修行德道成仙之人的吕洞宾,写作的很多诗词虽然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被问及诗词写的是什么时,常常是不知什么意思❗

如下面这首诗词,就曾被多人问及写的是什么意思?

☞霜天晓角.乾坤未裂——吕洞宾

乾坤未裂,有物如何别!

解把鸿濛擘破,说不知,知不说。

妙诀,真难彻!知音世所绝。

要识阴阳颠倒,月中日,日中月。

——

这首诗词是在说什么呢?吕洞宾诗词题名就是“乾坤未裂”,接着又对此进行了解释叫“解把鸿濛擘破”,为什么要把鸿濛擘破呢❓

诗词最后一句堪破其中的玄机,“要识阴阳颠倒”,也就是因为“阴阳颠倒”的道法修行,才有了“月中日,日中月”的样子。

记得张三丰的《蛰龙吟》中有这么一句诗词,说出了道法修行的真谛“明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

吕洞宾诗词中写的就是这种“阴阳颠倒颠”,虽是种“妙诀,知音世所绝”的道法!但则是一种“知不说,说不知”的情形。

吕洞宾所说的这些其实就是,他研读老子的《道德经》中“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的读后感❗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以天下贵。

——

这是文始版本《道德经》中“明德”主题内容的第五十六章节文字。吕洞宾的“解把鸿濛擘破”就是说的这“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的道法。

《道德经》中这“不可得而亲、利、贵,亦不可得而疏、害、贱”的含义,就包含在吕洞宾这句“知音世所绝”之中。

老子说的这句“是谓玄同”指的是跟什么类似相同呢❓

《道德经》中说的很清楚“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这几句话老子在整个《道德经》中说了两遍,其中之一是用来阐述“道”的作用时说的,再就是本章的“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这就是“是谓玄同”的所指,难怪乎德道成仙的吕洞宾,在诗词中要用“乾坤未裂”这等堪比天地的词汇来形容呢❗

1 阅读:6

践行的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