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为什么要降息?游戏变了,“即时通胀”转为“未来通胀”

旺才小子 2024-06-10 08:34:38
又又一个“跟班”小弟低下了头,这一次的小弟是小弟中的大哥。

6月6日晚8:15,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存贷双降)。

欧元降息之后,美元与黄金的表现与昨晚如出一辙。

美元先跌后涨再跌,逻辑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最多能挺到9月)。

黄金则在震荡中再创阶段新高,截止7日凌晨,纽约金接近2400美元。

总体来看,作为构成美元指数最大权重的欧元,其降息行为非但没有产生跷跷板效应(让美元变得更强),反而削弱了美元的强势。

汇市在预期“降息接棒效应”会在6月20日传至英国,9月19日传至美国。

美元略有走弱,黄金就提前享受了“降息红利”。

纳指与标普则是创新高后略有回落,体现了一丝矛盾心理(熬太久会不会得病)。

除美元外的货币,为什么叫“跟班”小弟?

因为2007年金融危机降息,欧元比美元晚降息;本轮加息,欧元比美元晚加息。

其它西方货币,也都有类似行径。

说是“跟班”小弟,实则当之无愧。

而世界的很多事情,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从瑞士打响今年降息第一枪以来,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从瑞士、瑞典到加拿大、欧盟,已经有4个货币“挺不住”了。

越小的“小弟”,越是成为了带头“大哥”。

它们为何一反常态,提前降息呢?

我们来看欧洲央行的理由:

直接原因是“通胀下降了2.5个百分点以上,通胀前景明显改善”(2024年通胀2.5%,2025年2.2%,2026年1.9%)。

欧盟与加拿大类似,都是在通胀未达到目标(2%)时启动的降息。

在新闻发布会,透露出了降息的真正原因。

1、欧元区2024年一季度经济增长0.3%(低于全球的3%),中期倾向于下行(世界经济走弱或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紧张升级将拖累欧元区的增长)。

2、俄乌战争和中东冲突是地缘政治风险的主要来源,这可能导致企业和家庭对未来变得不那么有信心,全球贸易受到干扰。

在谈及未来利率路径时,啰嗦了一大篇,但核心就三个字:“看数据”(与美联储雷同)。

公布利率决议的前一天,欧盟公布了4月PPI数据。

同比低于预期0.4个百分点,环比低于预期0.6个百分点。

同比已经1年负增长,环比已经半年负增长。

制造业PMI自2022年加息以来,就一直在水面下挣扎。

企业面临的生存挑战可想而知,尤其是制造业。

在这种境况下,降息是不得不为之的无奈之举,也是民心之举。

在10天前,在欧洲召开的G7财长会议,达成了一个共识:

同意对中国的“有害做法”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包括加征关税。

如果真的加征关税,意味着通胀将会变本加厉(输入性通胀)。

遏制通胀之路会变得越来越难走,这似乎又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于是,另一种言论悄悄升级。

为什么要把通胀目标定在2%呢?这个目标已经过时,不适应当下大势。

有些经济学家,试图把目标定为3%,为接下来的降息提供支撑。

当下大势是什么?

逆全球化:

“伟大了我的国”之后,西方开始封锁东方大国;

“俄乌硝烟弥漫”之后,西方开始封锁欧洲大熊。

西方需付出的代价是:

没有了便宜的能源(俄),没有了廉价的商品(中)。

西方被迫购买更贵的商品或服务(替代成本、绕道成本),通胀已变得难以控制。

如果要继续逆全球化,调高通胀目标是一个方法,还可以用“未来通胀”来掩人耳目。

从目前四个降息货币来看,即时通胀已不再重要,通胀目标2%形同虚设。

西方央行,为了适应形势,也是绞尽脑汁。

既想立牌坊,又想做...

这就是当下的游戏规则,货币调控已从“即时通胀”转为“未来通胀”。

0 阅读:0

旺才小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