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玄武门政变的李世民如何替父亲李渊打下李唐江山?

太璞石 2024-01-02 20:20:33

公元618年6月18日,李渊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吉为齐王。

李渊虽然称帝,但是中华大地上群雄割据,战火纷飞。李渊的地盘仅仅局限在关中和河东一带,周围是群强环伺。北方地区,唐朝疆土北方有和突厥暧昧的叛将刘武州,东北方有盘踞在河北乐寿的窦建德、刘黑闼,东面有占据洛口的李密,以河南洛阳为根基的王世充和剽掠汉水、淮河的朱粲,关西是占据金城的薛举,再往西就是占据凉州的李轨;南方地区,有占据江都的李子通,占据江陵的萧铣。盘踞在淮南厉阳的杜伏威等势力。

针对当前形势,李渊制定了巩固关中,进军关东,统一北方,解放全国的战略层面三步走,派遣儿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等北战南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完成唐朝的统一。而这一阶段,李世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屡战屡胜,一路高歌,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一步:以关中为根据,西灭薛举,东剿武周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李渊命令李世民领兵攻打据陇西之地的薛举,史称浅水原之战,这是唐开国以来的第一场大仗,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其实说白了,大唐国祚初建,这一仗打败了,轻者元气大伤,重者直接嗝屁。

此次战役,双方兵力方面相差较为悬殊,唐朝方李世民统军四万余人,而薛举在金城称王后,号称拥兵三十万;战略层面,唐朝采取的策略是远交近守,防守反击。对薛举大后方占据凉州的李轨许以厚利,让他在后方骚扰薛举;李世民在正面深沟高垒防御,待敌人疲软之际,出骑兵突袭,而后趁胜追击。此次战争,李世民先败后胜,后发制人。

七月四日,大战初期,李世民率军来到高墌,忽然得了疟疾,没办法,只得让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代为指挥全军。李世民对他们的要求是,敌人孤军深入,粮少兵疲,若是邀战,坚守不出,待我病愈,必能克之。但是,这两兄弟,根本就不是听话的主,立功心切,急于亮出自己的小肌肉,结果被薛举从背后偷袭,大败,军队死伤一大半,李世民没办法只得回长安,薛举占领了高墌。

八月,薛举派他儿子围攻宁州,但是没有成功。有谋士建议应该趁他病要他命,唐朝刚打了败仗,士气低迷,关中百姓人心浮动,应趁胜追击直取长安。薛举也觉得很合理,但是还没有付诸实行,自己就病死了。他儿子薛仁杲接受了他爹的地盘和势力。

十一月,李世民进军驻守高墌,同时李渊也遣使策动薛仁杲后方的李轨行事,薛仁杲派手下大将宗罗睺抵御李世民。宗罗睺多次引兵挑衅,李世民都不为所动,更是勒令下属,如有请战者,斩。他宽慰下属说,我们刚刚打了败仗,士气低迷,对方新胜,正是骄傲之时。他们对我们越是轻视,我们越是要忍耐,知败而勇,一击即中。双方对峙了六十多天,没办法,宗罗睺的粮草不济,将士离心,有将领梁胡郎率军来投。李世民瞅准时机,决定抓住对方急于求战的心理,在浅水原扎营引诱宗罗睺。宗罗睺不知是计,率领全部精锐,毕其功于一役,李世民却坚守不战,即使对方攻势猛烈,即使己方缺水多日,也依然坚守。等到对方疲惫不堪时,李世民派手下大将庞玉领军出战,双方激战正酣,李世民从宗罗睺侧方杀出,一举击溃了宗罗睺。

宗罗睺兵败逃向泾河对面薛仁杲营地,李世民掩军追杀,一路追击,天快黑时,包围了薛仁杲的城池,薛仁杲无计可施,只得出城投降。彼时,李轨在凉州作威作福,将士离和,武德二年(619年)年初,安兴贵手下发动兵变,抓了李轨献给了李渊。自此,河西走廊平定。同年在汉水、淮河之间的朱粲,也投降了李渊,但是不久后又投到了王世充麾下。

彼时,在李世民平定河西、经略西北的时候,李渊北方的刘武周蠢蠢欲动,趁着太原空虚,大举进攻,当时驻守太原的李元吉弃城而逃。刘武周顺势南下,让部将宋金刚攻取了浍州,兵势直达夏县、蒲坂。李渊一看,还得派能打的儿子上场,命令李世民领兵抵御。李世民依然采取固守待机,等到敌人露出疲态,再一举克之,当即开展长达五个月的拉锯战。武德三年(620年)四月,李世民抓住宋金刚粮草匮乏,有意北撤之机,雷霆出击,大败宋金刚,宋金刚和刘武周逃往突厥,但因为失去了利用价值而被杀。

自此,李唐完全巩固了关中根据地,扫除了北进的障碍。

第二步,一统北方,灭夏政权,攻占洛阳

刘武周败亡后,北方局势成三足鼎立之势,李渊雄踞河西、关中和河东等地,建立大唐根据地;王世充沉重打击了因帮助后隋政权对抗宇文化及而消耗极大实力的李密的瓦岗军,坐拥河南、湖北等地,在河南洛阳自称郑帝,窦建德占据河北、山东等地,建立夏正权。

李渊认为,应该先灭王世充,打通南北通道,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北方窦建德,有雄关可守,可徐徐图之。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渊下诏命李世民率领大军出关,进攻王世充。王世充知道后,让太子坚守洛阳,其余诸子率军拱卫。自己领军迎战李世民,但是唐军势大,王世充不敌,退守洛阳,派人向夏王窦建德求援。窦建德的谋士建言,北方三分,唐、郑、夏三足鼎立。现如今郑国势危,唐国势大,若是再不救援,唇亡齿寒,郑灭之后夏亦不远矣。此时应当和郑国内外夹击唐军,待唐军退却,再看局势如何变化,若郑国可以攻占,就拿下郑国,合两国之力,攻疲敝唐师,天下可定。窦建德深以为然,决定出兵救援。

另一边,李世民采取稳步推进,逐渐蚕食的策略,一一拔除洛阳附近城镇,切断郑军的粮食补给线,让洛阳陷入孤城。李世民包围洛阳后,四面攻城,昼夜不停,但是洛阳城防十分严密,既有射程200步、投掷50斤巨石的大炮,也有射程500步,箭镞像斧头的连发巨弩,攻了十几天依然无果。

唐军士兵疲惫不堪,伤亡很大,军中弥漫着回师关中的情绪。李世民为稳定军心,下令洛阳不破不还朝,敢提班师者立斩。李渊听说洛阳城难破,也密信给李世民还军。李世民表示洛阳必克,并派人说服老爹,王世充现在如入秋的蚂蚱,一旦现在回师,他肯定会死灰复燃,再想攻克就很艰难了。

洛阳城虽然城防坚固,但是王世充并不得人心。即使已经杀了十几个想要打开城门投降的人,但内部依然蠢蠢欲动。二月三十日,王世充的司兵沈悦派人到唐军左武侯大将军李世绩处请降,并表示愿为内应献虎牢关,李世绩趁势夜袭,夺下虎牢关,掐断了洛阳城唯一的运粮通道。彼时,唐军在洛阳城外挖深沟,筑高垒,粮草、物资根本运不进洛阳城。洛阳城内,粮食、食盐等价格一路蹿升,服饰古玩等贱入草芥。城内人,草根树皮被吃光后,连浮泥都做成饼吃,一时间饿殍遍野。

这个时候,窦建德也亲率所有兵马,向西驰援洛阳。一路上攻城拔寨,攻克管州、荥阳和阳翟等地,并溯黄河西上,水路并进,用船运粮,准备解救洛阳缺粮的危机。窦建德在虎牢关东部平原扎营,修筑宫室,派人和王世充互通消息,准备内外夹击唐军。

李世民听说窦建德率军而来,立即召开军事会议。谋士团认为王世充虽困守洛阳,缺少粮草;但军备充实,兵马也是江淮精锐,如果解决了粮食问题,和窦建德遥相呼应,我军势必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唯今之计,要分兵抵御。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洛阳,加深壕沟,增高壁垒,坚守不战;大王应亲率主力精锐,扼守虎牢关,整军备战,以逸待劳,必能克之。窦建德一败,王世充也是唾手可得。武将认为,现在军队士气低落,士兵疲惫不堪,洛阳城固不易攻克;窦建德挟胜势而来,士气锐不可当;我军腹背受敌,不如退守新安,静待时机。

最终,李世民采取谋士团的意见,命令李元吉困守洛阳,自己率领三千五百精锐赴虎牢关。双方在虎牢关对峙一个多月,窦建德打了几仗也未能取胜,反而让李世民截了自己的运粮队。

窦建德的谋士凌敬对他说,大王,现如今我们在虎牢关前进退两难,不如您率领全部兵力渡黄河,攻取怀州、河阳,派重兵守卫;之后翻越太行山,进入上党,攻取汾州、晋州,奔赴蒲津。这样做有三点好处:一是前方如无人之境,大军取胜是必然;二是开拓领土,壮大势力;三是关中的唐军受震骇,郑国洛阳之围自然会解除。但是窦建德的手下的将领被王世充收买,阻止凌敬的计划,最终胎死腹中。

五月初一,唐军密探来报,窦建德粮草不济,在黄河以北放马,准备袭击虎牢。五月初二,窦建德倾巢而出,在板渚列阵,军士连绵二十里,擂鼓前进。唐军将领十分惊慌,李世民登高望敌,对诸将说,敌军一路西下,未逢敌手,士兵骄横,必然轻视我们。我们若按兵不动,等他们勇气衰竭,士卒饥饿,必然会撤兵。此时我们突然袭击,必然会取胜。

战局也像李世民预料的一样,窦建德排兵列阵,从早晨到中午,李世民一直坚守不战。等到窦建德士卒疲惫饥饿,一边喝水,一边想着撤退,李世民率骑兵出击,所向披靡,最终生擒了窦建德。王世充知道窦建德被俘后,也被迫出城投降。至此,李唐一统北方。

三、长胜之师,攻取南方,天下一统

北方平定之后,李唐一统天下的大势已不可阻挡。相比北方军队,南方军队普遍战斗力不强,更兼南方占地各地的军阀众多,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南方平定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攻打长安的时候,李渊就未雨绸缪,命令光禄大夫李孝恭在巴蜀、山南等地招抚,纳降称臣的有三十多州;同时李孝恭整饬舟舰,训练水师,积极备战,为收取南方打好基础。

武德二年(619年),割据在淮南的杜伏威归附李唐,杜伏威奉诏入朝,留下辅公祏留守淮南。

武德四年(621年)九月,李渊下旨命令李孝恭为荆湖道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统帅水路十二路兵马,征讨盘踞在江陵的萧铣,萧铣拒战失败,最终出降。攻占江陵后,大军挟盛威招抚岭南,岭南诸州纷纷来投,一共九十六州,六十多万百姓悉数归附,至此,荆湖、岭南平定。

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公然反叛李唐,自立称帝,建都丹阳。李渊命令李孝恭率领水路大军征讨,最终辅公祏战死,江南全部平定。

最终,李渊在李世民的帮助,结束了隋末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基本统一。

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 阅读:123
评论列表
  • 2024-01-02 23:50

    那个时间段皇帝有好多个,只是走到最后的是李唐而已

    浮云亦浮水 回复:
    没办法啊,李渊有个这么猛的儿子。

太璞石

简介:轻点红尘,洒脱执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