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诗大赏——谁最霸气?谁最打油?谁又最欢乐?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4-06-19 14:15:52

临高处,望九州,驾御神龙,百战洗胡沙。庙堂上,华服玉冠,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万岁。

帝王作为一个最特殊的工种,历代咏之颂之者极多,但如果作为一个歌者,咏诗叹调的就少了,今天我们就来盘一下古代帝王创作的诗歌,看一下谁的最霸气?谁的最打油?谁的又最欢乐?

一、霸气侧漏

1、最酣畅淋漓的当属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刘邦平英布还,路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一边击筑,一边吟唱的一首诗歌。

全篇虽只有区区三句,却蕴含丰富,既有锦衣还乡的酣畅,亦有壮士暮年的惆怅,还有对国家尚不安定深深的担心。

更重要的是,全诗朗朗上口,霸气侧漏,读之难以忘怀。

《大风歌》堪称古今第一王霸之歌。

2、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垓下歌》吟出了霸王的无奈,气势、立意满分,就是文采稍欠。

3、菊花帝王黄巢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的诗才是被低估了的,《题菊花》据说是他五岁所作,他一生做诗不少,但由于戴上了反贼的帽子,大都散失了,但从这两首幸运流传下来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反封建斗士的大无畏精神和豪情。

4、乞丐皇帝朱重八

《愤题和尚诘问》——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老朱的文采还是有的,就是欠缺了点文学性。

《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骇煞。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这是老朱模仿黄巢所做,虽是首打油诗,但自有其霸气。

5、赵匡胤的《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前两句就是打油诗的水平,后两句才有点作为开国君主的霸气。但总体上很俗很拗口,追求气势气势也不是很足,基本跟老朱一个水平,顶多稍微风雅了一点。确如我祖所说——“稍逊风※”。

二、打油精品

1、打油诗最多的还得是乾隆大帝——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

据说这是某翰林上书时,误将“翁仲”写作“仲翁”,乾隆顺手御批的一首诗。

虽然足够水,但也称得上才思敏捷,比那些推推敲敲,用御用文人粉饰要好得多。

当然,最经典的还是那首《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虽然俗到爆,但却是入了小学的课本、流传甚广的一首“神作”,怎么也得吹一下吧?

2、打油诗最厉害的还是洪武大帝

《咏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竿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不愧是打油诗的集大成者,真是“又高又硬”。

3、流传最广的则是宋真宗赵恒的《书中自有黄金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虽然是首打油诗,但架不住它流传广、影响力满分啊!

况且,劝学诗本就是面对低龄,要求的就是垂髫能解,下里巴人,比之现在的那些劝学格言,妥妥的经典、万世之作。

4、最有意境的是元文宗的《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

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

两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

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

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不是有点盗版辛弃疾的感觉?毕竟人家是“偶吟”,就不要苛求了吧!

5、吴末帝孙皓的《尔汝歌》 ——

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

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拿祝寿词凑字数,水的一匹。

6、康熙的《御制诗一首》——

挽弓策马论英雄,漫卷黄沙破帝宫。

文治武功真大略,佩文新谱墨林崇。

有气概但很土,也就比他的好圣孙强点。

7、清废帝溥仪的《秋风》——

秋风一阵阵吹在窗槛上,你觉得冷不冷啊?

月亮照于西河,老鸦乐于北树,我叫于书室,大讲演于殿堂。

八音盒发出长啸之音,使人忘倦。

挂现代诗之头,卖打油诗之肉——我上我也行!

三、忍俊不禁

1、首推赵光义的《缘识》——

酒一杯,深深不情足,倚槛迢迢青草绿。

举目烟飞匀灼灼,柳摇似舞春风曲。

叶嫩舒张芽遍拆,触处芳菲寻未得。

妖妍艳艳为谁流,莺衔花坠落人头。

世间万事难裁剪,乐送楼台声远远。

断续高低去复来,稀疏雾郁松枝偃。

暄得思满郊,燕拂绿杨梢。

暖日倍添红杏密,从容闲被野禽嘲。

公平的讲,车神的文采还行,虽然有点青楼词和剧场词结合的感觉,但在帝王中已经属实难得了,尤其是比起留诗四万余首,全是打油诗的乾隆。

更让人惊艳的是,赵光义竟然有521首诗留存,算上散佚的,称他为“小乾隆”不过分。

但作为高粱河车神,最后一句——从容闲被野禽嘲,平添了许多欢乐色彩。窃以为,改成“野驴”更为写实。

2、金主完颜亮的《题西湖图》——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单就诗本身而言,够霸气,够凶猛,可惜这哥们太飞舞了,以内斗起家,又以内讧结束,百万雄师过大江,却成就了虞允文的书生名将之名。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两句词要是出在一个一统天下的雄主口中,早就名垂千古了,但出在他身上,就是一个笑话。

3、堡宗朱祁镇的《汉江歌赐襄王》——

汉江滔滔,出皤冢兮。

伟兹巨浸,壮南邦兮。

万有千里,流无穷兮。

逶逶迤迤,志必东兮。

于戏汉水,殆与天地同始终兮。

看这诗明显就是想的多做的少,天天幻想的主,再结合他留学瓦剌一事,不愧是“万有千里”、“逶逶迤迤”,让人浮想联翩!

4、无忧天子朱厚照的《赐大学士杨一清诗·上马留题》——

正德英名已播传,南征北剿敢当先。

平生威武安天下,永镇江山万万年。

好一个正德英名永传播,好一个永镇江山万万年,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他这样自夸的,不过配上朱厚照这个抽象人,画风突变,由恶心直接变成难绷。

四、靡靡之音

1、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玉树照后庭,落红满地……宫体诗之祖,经典出处。

2、前蜀后主王衍的《甘州曲》——

画罗裙,能解束。

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这是跟后宫调情时用的吧?当然的淫词艳曲,靡靡之音。

3、李煜的《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好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骂人不带脏,下流不带淫,才是文人的至高境界。

4、萧衍的《江南弄》两首——

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床。婉爱寥亮绕红梁。

绕红梁。流月台。驻狂风。郁徘徊。

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

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

五、文采斐然

论帝王诗才,首推李煜,其次二曹,然后就是徽宗,杨广。

1、南唐后主李煜镇楼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不必多说,千古词帝不是盖的。

2、魏武帝曹操配享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写诗,除了李煜没有君主能打!

3、魏文帝曹丕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家里排第三,正统皇帝排第二,七言律诗之祖不是盖的。

4、又是重量级人物——本是技能点全满的“逍遥王”,结果却是北狩的职业皇帝。

宋徽宗赵佶的《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别的不说,赵佶哪怕在五国城金人不养他,当个游方诗人也能衣食不愁。

5、杨广的《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炀帝文也要的,武也使得,只能感叹一句——广神怎么会变成那样呢?

6、后蜀后主孟昶的《避暑摩诃池上作》——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

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真心不错,就是读起来有点黄。不过也怪不得孟昶,五代就流行这个样式的宫廷诗,李煜的很多词作也有这个毛病。不过小编是真心喜欢。

7、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如梦令》——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词牌如梦令鼻祖,直接定义词牌名,不枉庄宗跟伶人混。

8、李世民的《望雪》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实话实讲,太宗文皇帝的文采还行,诗作也颇丰(有九十余首),毕竟作为盛唐帝王,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比如他震铄古今的文治武功,诗词就是纯纯小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央视壮美山河短片用过的“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就是太宗《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名句。

9、忽必烈的七律——《陟玩春山纪兴》

时膺韶景陟兰峰,不惮跡攀谒粹容。

花色映霞祥彩混,垆烟拂雾瑞光重。

雨霑琼干岩边竹,风袭琴声岭际松。

净刹玉毫瞻礼罢,回程仙驾驭苍龙。

不愧是元朝汉化最彻底的君主,忽必烈竟然能写诗,还是古体诗中最难写的七律,押韵、平仄、对仗都无问题,内容也大气的紧,既有长身天的虚旷,亦有佛教的奇凝,同时不失汉地的风雅。如果放在帝王诗中不失为精品之作。

六、中规中矩

此类很多,只举代表性的几首:

1、汉武帝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一眼望去很优美,可惜既不押韵,又不上口,妥妥的公式文。

2、唐宣宗李忱的《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通俗易懂,既符合白的主张,还把人夸到了位,吊诗里面也算不错了。

3、唐昭宗李晔的《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

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野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此篇为昭宗受制于朱温时所作,不是懿僖两个败家玩意,李晔不至于这么惨,属实是有心无力了。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多希望此时有一个郭子仪啊!

4、朱高炽的《蝶恋花·九月海棠》——

烟抹霜林秋欲退,吹破胭脂,犹觉西风嫩。翠袖怯寒愁一寸,谁传庭院黄昏信。

明月羞容生远恨,旋摘余娇,簪满宫人鬓。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有春风分。

知道朱棣为何不喜欢这个大胖儿子了吧?太小气,虽有文采,匠气深重,言之无物,儿女情长。

5、宋仁宗赵祯的《庆历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汉体书二诗》——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丑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一看开头,以为是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虎躯一震;仔细一看,与王维的《赠裴旻将军》仅差一字,抄袭之作?还是后人弄混了?如果是赵祯的文,堪称“上品”,如果王维的大作,那就是首打油诗。

6、南宋第一明君孝宗的《新晴有感》——

春风归草木,晓日丽山河。

物滞欣逢泰,时丰自此多。

神州应未远,当继沛中歌。

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贵在感情真挚,切合主题。孝宗矢志北伐,却国中无人,诗中那种有心无力只能安慰自己的感觉,让人落泪。

诗词到最后比的还是感情。

7、明世宗朱厚熜的《赐贾咏诗》——

卿本中州俊,简在登台衡。君臣际良难,所贵德业并。

朕固亮卿志,夙夜怀忠贞。卷阿有遗响,终听凤皇鸣。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大明王朝1566》编剧的一句话,不是嘉靖的诗)。

不愧是嘉靖道长,总感觉有一种清静无为之气。

8、万历的《画眉山龙王庙碑诗》——

於赫龙王!不显其光;上下帝旁,嘘翕无方。

为雷为霆,为云为雨;有开必先,靡求不与。

我求伊何?黍稷稻粱;尔与伊何?千仓万箱。

眉山之下,龙王之宇;迄用康年,谷我士女。

虽然有点拽,但拽得很自然。不愧是张居正棍棒下教出来的。

9、崇祯的《赐石硅土司秦良玉》——

蜀锦征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情感是真的,但也是自个儿作的。

10、金主完颜亮的《鹊桥仙·待月》——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文采是有的,就是人混岔劈了……

11、武则天的《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终于有点小女儿心态了。不过人太屑+唐诗太强,顶多算中下之作吧?

12、李隆基的《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李隆基有诗63,不过这应该是他最高的一首,虽然既无霸气,也无文采,但毕竟是唐诗三百首中唯一收录的帝王诗,姑且给个中游吧。

13、朱棣的《孝子孟宗诗二首·其二》——

母因食笋病全苏,天理昭昭信不诬。惟以此身存孝念,幽明自有鬼神扶。

是不是与我们印象中的朱棣相距甚远,实际上“日照龙鳞万点金”是李鸿章说的,是他老子考他的,而不是朱元璋考朱棣的,朱棣虽会写诗,但留存的17首诗中有11首都是写孝子的,而且毫无霸气,毫无特色,一般般而已。

13、雍正的《雨后园亭即景》——

玉溪宛转云流镜,翠巘参差黛扫屏。

堤树风翻深浅叶,径苔雨染淡浓青。

鸣琴遥和岩头瀑,凉箔齐钩水面亭。

最是夜初群籁寂,临轩坐拥一湖星。

前面三句感觉一般,最后一句真心不错。

0 阅读:0

时间如白马过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