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战的巅峰、心理战的极致——张巡守雍丘!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4-03-28 09:08:42

对,大家没有看错,是雍丘而非睢阳!

张巡守睢阳是古代六大守城名战之一,与朱文正守洪都、田单守即墨、韦孝宽守玉壁、郝昭守陈仓、王坚守钓鱼城并称。

睢阳保卫战确实在战略、战果上,以及惨烈程度、浩然正气上少有出其右者,安史叛军若是攻克睢阳,往下就可一览平川,越淮河,过长江,唾手可得东南半壁。虽然睢阳最终失陷了,但6800名唐军却斩将300,卒10余万众,极大消耗了叛军力量,更重要的是为李光弼争取了10个月的宝贵时间,使他能够从容的在河阳布防。

但是若论起守城战术以及精彩程度,睢阳保卫战却远远不及张巡的另一场守城名战——雍丘之战。

张巡入仕很早,开元年间就中了进士,而且还是一考即中,再加上已经官居监察御史兄长的加成,仕途算是一帆风顺。

张巡先是入东宫成了一名通事舍人,后来又外放为清河县令,任上他劝课农桑,扶贫抑强,颇有政绩,因此很快被召回朝廷。

然而当时朝政已尽入杨国忠之手,张巡不愿同流合污,因此被排挤出朝廷,前往河南鹿邑担任县令一职。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接连攻陷宋州、曹州等地,谯郡太守杨万石,也就是张巡的顶头上司,降于贼军,他逼张巡出任长史,命他西去迎接叛军。

张巡不愿受命,但当时叛军势大,十县九降,属员也劝他受命保富贵,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他假装同意,然后召集四方百姓,做了一番慷慨激昂演讲,欲投降的校尉丁立等人见势头不对,想挟持他西去,却被感召的百姓揍了个生活不能自理。

最终,张巡得众千余人,斩丁立等祭旗,然后誓师西去抗击叛军。

当时,鹿邑西北的雍丘县令令狐潮想率众投降叛军,下属百余人抗命不从,被他囚在一起准备杀掉。恰值叛军逼攻洛阳,令狐潮立功心切,前去接应,闻讯的百姓,杀掉看守,尽释被囚义士,迎接正赶往洛阳的张巡等人入城。

不久,安禄山攻破洛阳,令狐潮也率四万叛军为敌先驱,回到雍丘。当他看到城头已变幻王旗,大惊失色,因为此次前来,他并未料到还要攻城,因此攻城器具缺缺,况且自己的家人还在城中。

所以,他卑下言辞的给张巡写了一封信,言及大军在后,武力抗拒只能自取灭亡,不如投降以取富贵。为了瓦解对方坚守之心,他还众目睽睽之下将信用箭射进城去。

情况确实如令狐潮所料,城中的唐兵,加上张巡带来的千把人,也不过两三千之数,与叛军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令狐潮的信也起到了作用,虽然雍丘不乏忠义之士,慷慨奋言,誓与城池共存亡,但张巡看到的更多是惊恐之众,游移躲闪的眼神。

为了坚己之心,张巡命人在城头上杀掉反贼的妻儿子女百余人,其中包括令狐潮年仅九岁的幼子令狐永。

令狐潮被激怒,也不管前军后军,辎重兵还是骑兵,带上就猛攻。此举正中张巡下怀,只要守城兵士沾上血,也就不怕了,而且少了顾忌之心,毕竟城中百姓很多都是令狐潮带来的叛军家属。

再说敌军无攻城利器,此时不占便宜何时占?

不过,毕竟敌众我寡,雍丘也算不上坚城,贼兵虽然伤亡惨重,但凭着一股戾气,还是几次攻上城头。

张巡见势不妙,也知道一味的死守只会让敌军气势更胜,因此对诸将说:“令狐潮对城中情况一清二楚,定有轻我之心。如果我们出其不意,主动出击,一定会让敌军惊溃。”

做完战前动员,张巡命千余人守城,自己亲自带队,以余军分成数队突然冲出城,贼军号令不明,猝不及防之下,竟被击得四散而走。

回过神来的令狐潮收拢溃卒,命人赶造攻城器械,张巡也在城中备好火油,搭建防护楼橹,第二次攻城战一触即发。

两日后,令狐潮再次下令攻城,张巡在城上用火油烧掉攻具无数,令敌军不能近城,并不时乘间隙攻出城外,杀敌甚众。

就这样双方在雍丘城下打了一个多月,大小数百战,张巡甲不卸身,累了就在城头上倚墙片刻,困了就在城下和衣而卧,唐军虽多有损伤,但士气高昂,最后竟打得四万贼军掉头而逃。张巡乘胜追击,差点儿生擒令狐潮。

羞恼之下,令狐潮增兵又来,重新围城,这次足有五万之众。

信心复燃的他再次在城下劝诱张巡:“朝廷现在兵不能出关,大势已去,您以老弱残兵守此危城,也不见谁人来救,尽忠无主,不如投降共图富贵。”

对于令狐潮的说辞,张巡自然是嗤之以鼻:“今日之事,唯有忠义二字而已。”

但不得不说令狐潮颇有做说客的潜质,由于当时各地交通隔绝,城中将领并不清楚天下大势,又见困城日久,唐廷也无一兵一卒前来相援,因此很多人就打起了退堂鼓。

就在令狐潮说降不久,城中就有六名将领暗中联合,趁夜一起到张巡帐前表示已经筋疲力尽,不如降敌。

面对属下的思想波动,张巡并没有姑息,在他心中,尽忠朝廷比天都大。他先是假装答应,稳住众人,然后转天就在堂上摆设天子像,率众军将朝拜。

氛围到了,自然人人感泣。

张巡又将六名将领引至堂前,将昨夜逼宫一事晓喻众人,然后责其不忠于国家,不忠于百姓,上愧对君,下愧于民,中间还愧对父母,直说得众将群情激奋,大喊杀贼。

张巡趁机将六将立斩于前,由此,人人思奋,再无二心。

除了军心这个内患,还有粮草这个隐忧。近两个月以来,雍丘是没有得到一丝外援,城中存粮已经见底,百姓已经开始吃树皮度日。

其实,令狐潮也在等这一天,但他并不能死等,他有上司,有死命令,也有粮草之忧,只要城内的唐军失去战斗力,他就得行动。

时间对他同样是不利的。

张巡就抓住了这一点,他反相使出了檀道济的“唱筹量沙”。

张巡命人在城内大肆散播唐军粮草已告罄的谣言,还让兵士做“虚弱无力”状,无论是守城还是巡逻,遍地可见瘫坐于地的兵士。

令狐潮果然中计,他带着大队人马来攻,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而这时的张巡则派出一支小分队,去偷袭叛军的运粮船。

令狐潮一攻之下就发现不对,唐军虽然不如往日勇猛,但也不是不堪一击,但吹号角容易,鸣金却难,大批的军士已经蚁附城墙,哪能说退就退,况且他也搞不清张巡的目的何在。

就这么一耽搁,叛军无人看守的几百艘运粮船就被张巡派出的小分队轻易袭取,得粮盐千斛,剩下的付之一炬。

不久,到了麦熟时节,叛军在城外收麦,张巡则在城内时不时的擂鼓,装出要进击的样子,待叛军被接二连三的假动作搞糊涂了后,唐军抓住时机直捣叛军营垒,斩将拔旗。

虽然所获不多,但叛军还是被搞了个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这还不是最经典的心理战,史上著名的“蒿人得箭,死士砍营”即将上演。

不久,唐军箭支射尽。张巡命士兵扎了l000多个草人,罩上黑衣,趁半夜用绳子坠下城去。

叛军兵士见有人下城,当即就万箭齐发,张巡白白赚了几万支箭。

后来张巡故技重施,又吊下草人,但所得箭矢是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张巡用绳子吊下真人。

这时的贼兵于外望见,哈哈大笑,大嚷“不上当”,殊不料这些敢死之士下得城来,大刀逢人就杀,贼军大乱,营垒践毁过半,逃奔十多里。

一阴一阳,一正一反,张巡是把心理战玩到了极致。

喘定之后,令狐潮又惭又怒,把兵士聚拢以后,重新把雍丘围得铁桶一般。

玩心机玩不过,令狐潮也想明白了,与其坐等,不如拿人命来填,于是不顾死伤,连日攻打不止。

又隔数日,城中防具渐竭,张巡就骗令狐潮,说实在守不住了要出奔弃城,但让敌军退居二舍(六十里地),让出道路给唐军突围。

令狐潮信以为真,答应下来。

张巡率军士空城而出,把四面二十里范围内的房子全部拆掉,运回防备所需的木头。

令狐潮闻讯大怒,再次引兵合围,责问张巡失信。

张巡则说:“我军无马,如果您言而无信,失去城池的掩护,众将士担心死无葬身之地,如果您能给我三十匹快马,我好与诸将乘之而去,此城就归您所有。”

令狐潮本欲不信,但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张巡也怕死,人之常情,再加上得城心切,于是便说:“再信你一回,若再失信,必将屠城泄愤。”

但是等到唐军得马,却迟迟不得消息。转天,令狐潮于城外相问,张巡在城头露面,言道:“我本欲离城,无奈众将不答应。”

令狐潮闻言,差点儿被气死,勒兵欲战。

然而还未成阵,城门大开,三十彪悍骑兵从城中杀出,直突入阵,转眼之间就将十四名贼将生擒,唐军趁机进攻,斩首百余,得器械牛马甚众。

原来,张巡得马后,就分配给军中最能战斗的骁将,并说:“明日贼军出现,每人各取敌方一将!”

这次,终于把令狐潮打出了心理阴影,他垂头丧气跑到陈留,再也不敢出来和张巡接战。

雍丘保卫战一共打了四个多月,贼军两次增兵,前前后后共有六万余人围城,而张巡兵仅两三千,不但守住了雍丘城,还斩首三万余级,粮草辎重无数,堪称神迹。

两年后,安庆绪继位,叛军大将尹子奇率十三万大军直攻睢阳,企图攻取睢阳后,沿运河一线进发,尽取江南富庶之地。在叛军的强力进攻下,鲁郡、东平很快沦陷,济阳唐军亦降于叛军。

危急时刻,张巡带着仅有的三千兵卒赶往睢阳,与雎阳太守许远共赴国难。

张巡一介文人,能够在睢阳以弱旅抗击10万大军10个月,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不能不说与雍丘保卫战积攒的宝贵经验有关。

可惜一代名将,困守古城,终还是力竭被擒,不屈而死。

0 阅读:0

时间如白马过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