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女性6种尿路感染的联合用药及保健品搭配

从蓉谈健康 2024-05-31 15:00:39
炎炎夏日,细菌活动更为活跃,相比冬季更容易入侵生理结构较为开放的女性泌尿系统。 加之夏季女性会阴部容易流汗潮湿,或穿牛仔裤等较厚材质的裤子导致局部温度升高,也加剧细菌繁殖。 因此,夏季成了女性泌尿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 那么,女性尿路感染该如何应对呢? 下面,一起看看6种常见的女性尿路感染的联合用药及保健品搭配吧! 1.急性尿道炎 1)病症 尿道分泌物较多,开始为粘液,后逐渐变成脓性,同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2)常用药物 短疗程疗法:任选以下任一种药物服用3天, 约90%的患者可治愈。 ①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环丙沙星0.25g,每日2次); ②磺胺类(复方磺胺甲噁唑); ③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0.25g,每日2次)等。治愈标准:服用3天无好转,应按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停服抗菌药物7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如结果阴性表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已治愈;如仍有菌尿,应继续给予2周抗菌药物治疗。 3)联合用药 静脉输注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曲松钠等)+清热通淋药(石淋通胶囊、热淋清片等) 2、慢性尿道炎 1)病症 分泌物少,症状轻,部分患者无症状。一般容易忽视和误诊。 2)常用药物 ①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环丙沙星0.25g,每日2次); ②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 3)联合用药 口服抗生素+外用药+外用洗液 3、尿道炎(非特异性) 1)症状 尿频、尿痛、尿急和血尿;急性期少有分泌物,转为慢性时表现为尿道刺痛和排尿不适,尿道分泌物减少,呈稀薄浆液状;急性发作时耻骨上区和会阴部有钝痛,可见尿道口发红,有分泌物。 2)常用药 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头孢克肟(头孢菌素类)等。 清热通淋药:石淋通胶囊、热淋清片等。 3)联合用药方案 抗生素+清热通淋药 4、滴虫性尿道炎 1)症状 尿道口处痒感、烧灼痛,伴尿频、尿急、尿痛与终末血尿;尿道口红肿,并有少量无色透明的稀薄或乳状分泌物;晨起时有少许分泌物附着于尿道口上;多并发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有黄绿色脓液状或浆液状分泌物;性交有疼痛感。 2)常用药 抗生素:甲硝唑、替硝唑等(硝咪唑类) 清热通淋药:石淋通胶囊、热淋清片等 清热止带药:抗宫炎片等 阴道外用药:双唑泰栓、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等 外用洗液:柏洁洗液、黄苦洗液、苦参洗剂等 3)联合用药方案 抗生素+清热通淋药(或清热止带药)+外用药+外用洗液 4、淋菌性尿道炎 1)病症 也表现为尿频、尿急与尿痛,尿道口亦有红肿,有稀薄或脓性分泌物。常有不洁性交史,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淋球菌,可明确诊断。 2)常用药物 抗生素:诺氟沙星(喹诺酮类),大观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大环内脂类),磺胺类(复方磺胺甲噁唑或甲氧苄啶)等。 3)联合用药 抗生素+阴道外用栓剂(或阴道泡腾片) 5、急性膀胱炎 1)症状 起病突然,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尿道痉挛;严重时类似尿失禁,常不能离开便器;排尿期尿道烧灼感,排尿终末期疼痛加剧,会阴部、耻骨上区疼痛、膀胱区轻压痛。 2)常用药 抗生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类)、头孢克肟(头孢菌素类)、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等 解痉药:阿托品、颠茄、黄酮哌酯盐等 碱化尿液药:碳酸氢钠、枸缘酸钾等 清热通淋药:石淋通胶囊、热淋清片等 3)联合用药方案 抗生素+解痉药+碱化尿液药+清热通淋药 6、急性肾盂肾炎 1)症状 发作性的寒战,发热,腰背痛(肋脊角处有明显的叩击痛);通常还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尿痛,尿频和夜尿增多。 2)常用药 抗生素:加替沙星(喹诺酮类)、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类)等 清热通淋药:石淋通胶囊、热淋清片等 解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解痉药:阿托品、颠茄、黄酮哌酯盐等 3)联合用药方案 消炎药+清热通淋药 消炎药+清热通淋药+解痉药【适用于有腹部绞痛,尿痛尿急的症状】 消炎药+清热通淋药+解热药【适用于伴有发热症状】 7、保健品搭配 1)蔓越莓胶囊 推荐理由:蔓越莓汁已被视为预防泌尿道感染的保健饮料,同时,蔓越莓汁可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抵抗细菌性胃溃疡。并且其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特别适合女性食用。 2)大蒜素 推荐理由: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配合药物使用,减少副作用,加速病情恢复。 3)蜂胶 推荐理由:蜂胶抗菌抗病毒的功效,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加速身体恢复。 4)蛋白质粉 推荐理由:在恢复期服用,可增强免疫力,增加营养。 5)维生素C 推荐理由:日常服用可酸化尿液,抑制细菌生长。 认识发病原因 1、细菌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极少数为真菌、原虫及病毒。在细菌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5%。 2、隐深部位的感染:由于致病菌隐藏于组织深层,以及潜藏于尿道隐窝、尿道旁腺等部位,使得药物很难对其全面杀死,给康复留下了后患。在饮酒、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诱使潜伏致病菌繁殖,导致尿道炎复发。 3、免疫力低下:部分患者免疫力低下,如合并有糖尿病、肿瘤、肝病、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疾病,较其他人更易患上尿道炎。 并发症的影响:如泌尿系统因长期炎性损害,造成尿路黏膜、肾盂肾盏受损、纤维化、变形等也较易诱发尿道炎。 4、抗菌药应用不规范:由于发病初期治疗不规范,盲目用药、破坏内环境,并造成细菌耐药,疗效不佳,时好时坏,导致持续的尿道炎发生。 5、潜伏隐匿感染:部分尿道炎可因药效和疗法的缺陷,使细菌进入潜伏感染状态,泌尿系感染后病情反反复复发作。 6、尿道损伤:尿道器械检查引起的尿道黏膜擦伤,可破坏尿道黏膜防御功能,导致细菌感染。 7、尿道梗阻:如包皮口狭窄、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狭窄、后尿道瓣膜、尿道肿瘤、女性处女膜伞、尿道口处女膜融合等,因排尿不畅,尿液积存于尿道内可继发尿道感染。 8、邻近器官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阴道炎或子宫颈炎等可蔓延到尿道,此常为慢性后尿道炎的顽固病灶。 9、不洁性生活:性交(常引起女性尿路感染)后应立即排尿,排尿能逆行冲刷走前行的细菌,并口服一次常用量的抗菌药物。
0 阅读:24

从蓉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