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兴制药补2021年的所得税,显然是被抓住了最后盈利年份的尾巴

苕国土鱼 2024-06-24 00:17:14

现在就来把科兴制药的补税问题说一说吧,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科兴制药)总部位于山东济南,1997年成立,2020年12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科兴制药是一家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抗病毒、肿瘤与免疫、血液、消化、退行性疾病等治疗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重组蛋白药物“人促红素(依普定)”、“人干扰素α1b(赛若金)”、“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白特喜)”微生态制剂药物“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常乐康)”、独家中成药“克癀胶囊”、化学药“恩替卡韦(赛苷苏)”以及引进的“白蛋白紫杉醇”、“英夫利西单抗(类停)”、“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利拉鲁肽”、“曲妥珠单抗”、“马来酸奈拉替尼片”、“来那度胺胶囊”、“碳酸司维拉姆片”和“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等。

简介很长,但经营业绩却不怎么样。

上市当年和上市后,科兴制药的营收增长就开始变慢,不是一般的慢,是比同期GDP增速还慢。疫情期间,大家认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也算正常,但疫情结束后的2023年,不仅没有迎来“报复式”增长,反而开始下跌了。最近五年,其营收规模就在12亿元左右徘徊,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上市前一年的盈利达到了峰值,然后就是不断地下跌,2022年开始亏损,2023年的亏损有扩大的迹象。大家发现问题了没有,2021年是其最后一个盈利的年度,本次补税也正好补的是2021年的税。

是的,济南税务稽查局检查了2021年和2022年两年,但只让补了2021年的所得税,这还算是手下留情了。我的前公司前几年严重亏损,被抽到省上安排的交叉税务检查,来检查的人很放松,说你们是亏起的,回去自己找些毛病出来就行了,反正你也没得税补,我们没得精力来管你们的问题。

是的,查了两年,只有2021年有税要补缴,应该就是这个原因。可能是2022年就没有认真查,或许就是查了也没啥用,先留着,以后再说。一般情况下,以后就不会再检查2022年了,但现在这种环境,可不是一般情况。

那科兴制药有没有问题呢?他们没有明说,可能是前面几家查税的新闻弄得影响有点大,企业和税务部门对本次的事情都想“冷处理”,如果科兴制药不是上市公司,可能大家就没有机会知道了。税务部门想冷处理可以理解,企业又图啥呢?

补税公告摘要一

当然有软肋被拿捏,或者说有“好处”可图,那就是“主管税务部门未对该事项给予处罚”。这算是高抬贵手了,毕竟是本地的上市公司,地方开企业座谈会的时候,还要一起喝茶的,大家都体面一点,互相体谅一下对方的“难处”,也是人之常情嘛。

如果大家看前面的对比图,似乎2021年也应该被查出来点啥。当年盈利1个亿,所得税不仅没有,还给次年留了一些可以抵扣的“所得税资产”,哪怕科兴制药认为这样做合理合法,但显然太不给面子了,你赚1个亿,多少也得交一些,有些东西调一调也是可以的。

但又涉及到上市公司的问题,如果是其他企业,当然就会多少交一些,至少大家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上市公司的审计还是相对严格的,不该交,你乱交一通,小心也要给你出“非标”的审计报告。左右为难之后,还是考虑先把审计和交易所这边摆平了再说。

2021年年报附注摘要

2021年并非没有所得税,而是1500万左右的所得税,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600多万,抵减之后,多的都有了,当然就不用交了。那是不是一定就是研发费用方面出了问题呢?现在企业和税务部门都不愿意透露更多的细节,我们不敢下这样的结论,我们继续看同样被查了的2022年。

2022年年报附注摘要

科兴制药2022年延续了上一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做法,而且金额还高出了很多,我们一会儿要看到,这是因为其研发费用支出更高了。而且还非常不识趣地搞了225万元的“固定资产加计扣除”,这当然是可以的,因为单台500万元以下的设备这类,是可以这样来抵扣的,但在亏损的状态下,大多数企业就选择随同折旧慢慢抵,科兴制药偏要在这种情况下,还搞这些名堂,应该是失算了,而且这种做法还不会涉及到审计的问题。

有没有可能年初觉得不会亏损,先这样操作了,到年底的时候才发现,想改来不及了呢?并不是,因为其2022年半年报中,并没有“固定资产加计扣除”的项目。那这样折腾的意义何在呢?

2022年利润表摘录

因为利润总额1.39亿元减去所得税费用4600万元,亏损就为9300万元,加计抵扣是可以减少亏损的。但是相对于9300万元来说,这225万元的意义不大,应该是没有必要这样折腾的。

科兴制药的其他收益方面金额较小,应该查不出来这么多的企业所得税,主要还是在主营业务的成本和费用方面有空间,我们来看一下。

2021年,其营业成本只存两成,除占六成的销售费用之外,其他费用合计才占两成,如果是我去查所得税,我当然要看销售费用了。国内的药企,大多数和科兴制药差不多,都是销售费用极高,这里面涉及到税收问题还算是轻的了,如果涉及到医疗腐败,那就更麻烦了。

查销售费用也并不需要去查那些差旅费、招待费之类的,太多太细和太过麻烦,只需要盯着其“市场推广费”来,仅仅这一项支出就达到其营收的一半左右,而且支出笔数不可能太多,至少比其他那些小金额的费用要“整”得多。

开个玩笑的话,可以这样安排检查的日程,上午10点去检查,让企业对这些“市场推广费”进行解释,11点就可以不用查了,商量补税事宜了。中午准时收工下班,一点问题都没有,过几天等企业反馈结果即可。

和科兴制药类似的企业多吗?多得很,如果是销售费用极高,几乎是行业普遍现象,而且几乎没有查不出来问题的。这是当年医药制度改革,药企直接供医院等的时候就埋下的雷,当时药厂们都觉得风险极高,现在不是就来了吗?

但是,也要看到,销售费用极高,近两年还亏损的,确实不是太多。这类企业去查的必要性不大,毕竟现在他们还交着较高的税,而这些费用确实是花出去了的,如果再挑毛病补些税,可能就会真的搞成亏损了。

让本来就亏损的,且账上现金充足的企业,多少补一些,按税法计算本来就应该补的税;和把一些正在盈利,还可以为当地撑门面的企业查税查得亏损了,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性质不同的。

补税公告摘要二

我们当然注意到本次公告中的另一段表述,“上述补缴税款及滞纳金事项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而且要把这些税款和滞纳金计入2024年的损益中(估计是“营业外支出”)。也就是说科兴制药和其审计单位(应该已经进行了沟通)都认为,这些损失是天上掉下来的,前期企业没有算错,审计机构也没有过失。

有人会说,审计机构在税法上专业吗?当然不是最专业的那一波人,但其注册会计师是具备一般企业的税法知识的,而且是强于全国至少九成以上的财务人员。同时,如果是特别复杂的税务问题,对报表的影响还是重大的,审计机构还可能会找更专业的人员来辅助工作。

大多数的时候,审计机构出问题,都不是能力问题,而主要是职业道德问题。面对这些公众事项,正常的审计人员,都会非常慎重的。

就说这么多吧,药厂的财务同行们,可能这个周末都没有过好。不过,可能最多也是被单位召回去开了个会,因为除了烧香,希望不被抽到,本来就没有好的应对措施,着急也没用。

部分内容为推断,仅供参考!

0 阅读:8

苕国土鱼

简介: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