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IPO王炸组合,科创板并购重组,构筑双引擎,这次能“稳”?

乎西商 2024-06-24 18:12:33

作者 | 谢筱白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进步

市场跌破3000,周末迎来两条重磅消息:IPO重启与科创板并购重组。

尽管这在我看来,跟你要夹菜,他转桌、你刚开门,他上车、你要k歌,他切歌一样,让人不止有一点恼火。

但在我仔细梳理一遍后,发现这次或许真不一样?

01

首先,北交所在时隔三个月后恢复了IPO受理,受理了三家企业的IPO申请。

与此同时,沪深交易所也在时隔半年后各自受理了一家IPO申请。这意味着三大交易所的IPO受理全面恢复,市场逐渐回归正常。

最先受理的是:中信建投的中国铀业、 泰金新能。

前者是中核集团的子公司,且国新投资重仓,后者是陕西省财政厅控股,再叠加中信的招牌。

这是几乎等于拿到了王炸的IPO组合,不过会概率接近于零。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IPO会不会是市场流动性的新引擎?带来久违的增量资金?

还是进一步吸筹,导致流动性枯竭?带来进一步的雪崩?

毕竟,周五A成交量掉到了6234亿,流动性几乎干涸。

02

我认为很可能是前者,对你没看错,近期的颓势,很可能是为后续IPO准备的。

道理不复杂,你要夸一个美女,绝不能只写她五官有多精致,身材有多曼妙,声音有多甜美。

这样落了下风。

真正的牛人会先描写美女旁边的美人,夸到无以复加后,然后笔锋一转,夸到正主——她一出现,周遭没了颜色,世界变得安静,只有她的一颦一笑,动人心魄......

所谓欲扬先抑,欲褒先贬就是这个道理,好不好不是夸出来的,而是比出来的。

论拉踩捧高的技术,我们当属全球第一,毕竟这是5000年的智慧结晶。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再来看IPO重启,我们会有全新的洞察。

如果对于监管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推动IPO的重启。

那么为了保证IPO重启能立竿见影,如果不能把市场搞得皆大欢喜,那么就得想方设法让市场先行风声鹤唳。

然后推动IPO的同时,为给市场注入流动性,掀起一波反攻高潮。

这时候再大张旗鼓推进IPO,在座的各位,谁支持谁反对?

03

这既是所谓的阳谋,也是传说中的置死地而后生。

但说穿了,都是权谋,非常符合“先立后破”的大方向。

所以,我们看到了周五GJD通过购买300和50etf,来给市场注入流动性。

这样的好处在于:

一方面,通过精简IPO数量,提升IPO质量,达到提振市场信心。

另一方面,科创板作为重点板块,其IPO过会发行数量直接关系到落实“新质生产力”的水平。

在一方面,通过推高科创板,达到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的目的。

这对于监管而言,属于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04

当然,IPO重启只是一个信号,真正的重头戏还在于这个周末公布的另一则消息——科创板的并购重组预案。

这是从官方层面,视科创板为硬科技,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定位。

请注意,这是科创板八条落地后的首批并购重组案例,标志着科创板并购重组的大幕正式拉开。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科创板的重组并购都非常值得关注。

这两家公司分别是:

芯联集成通过收购旗下子公司(功率芯片代工)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布局碳化硅业务,增强产业链整合能力。

另一家是手中现金充裕的芯片设计公司思瑞浦,也开始进行并购。

这反映出当前现金流良好的科创板企业更容易进行并购重组,从而实现扩张与多元化发展。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后续两家公司的走势,得出更清晰的结论。

基于此,我们认为:这轮反攻还要紧盯这类“官方认定”的“新质生产力”。

04

另外,请注意,这个周末人日发表主题文章《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这被看做是对美国财政部宣布新禁令——限制美国对我们在人工智能(AI)和芯片领域投资的最新回应。

这篇文章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此,相关自主研发、国产替代、财政与政策支持都将上马,站在这个角度,相关芯片、半导体、软件、AI等板块也都值得高度关注。

05

除此之外,这个周末关于华为HDC开发者大会鸿蒙进展超预期的消息也喧嚣尘上。

比如,余承东又喊话“鸿蒙内核已超越 Linux 内核,操作系统软件不再被欧美垄断”。

“Harmony NEXT是统一生态的全场景智能的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拥有全新系统架构,整机性能提升30%、功耗降低20%,超过芯片工艺制程提升两代带来的性能提升。”

并且在发布会上官宣,四季度mate70上市。

对此,怎么说呢?在这个亟待硬科技有所产出的节骨眼,华为是善于生产“争气机”的。

那么埋伏华为产业链的朋友,这波应该能有所斩获。

毕竟,又是硬科技,又是遥遥领先的。

结语

尽管下周市场,大概率会因为惯性在继续下探,但在我看来,已经不足为虑,下跌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毕竟,在我们这里为了保证某一政策顺利推行,那么配合支持力度一定会非常非常强。

所谓一锤定音,体制优势就是这个道理。

尤其围绕科创板重组、华为产业链非常值得关注。

0 阅读:212
评论列表
  • 2024-06-25 06:27

    瞎吹!做白日梦!

乎西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