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救市?70城房价下跌,去库存周期创纪录,我有一计可解此局

乎西商 2024-06-19 11:56:57

根据统计局最新发布的70城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71%和1%。

这反映出2024年5月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下行趋势,不仅表明市场需求疲软,也揭示了购房者观望情绪的浓厚。

数据展现了几个显著特点:

1. 一线城市不再是避风港

北京、广州、深圳的房价分别下跌1.1%、1.4%和0.8%。尽管上海新建住宅价格上涨0.6%,但这一增幅未能掩盖整体市场的疲软。

一线城市房价的下跌传递了更为悲观的信号,可以预见投资者和购房者的信心会受到重大打击。毕竟,如果“大船”都有翻船的可能,那么“小船”更难以维持。

2. 市场普遍走弱,缺乏支撑

在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和二手住宅价格分别在68个和70个城市下跌,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城市。

这表明,目前无论政策支持还是市场自发力量,都不足以逆转当前的下行趋势。

另外我这里还有一组数据,更让人脑瓜嗡嗡。

截至5月底,中国商品房存货达到74256万平米,这什么概念?

按今年前五个月每月平均卖出7328万平米的速度计算,这些房子需要10个月才能卖完。

这是自2000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最长的去库存周期。

2015年为了清库存,房价上涨,当时的去化周期也仅为7个月,但已对房地产市场和银行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

更严峻的是,除了这些已建成但未卖出的房子外,还有大量在建工程。

截至5月底,在建工程规模达68.89亿平米。按今年前五个月的销售速度计算,这些在建工程需要94个月,近8年才能消化完毕。

3. 供需失衡的问题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类似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供需失衡问题。当时,美国农民生产了大量牛奶,但市场需求不足,价格暴跌,卖不出去的牛奶只能被倒掉,以维持价格。

同样的情况现在出现在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商品房库存高企,盖好的房子卖不出去,大量在建工程继续增加供应,导致:

房地产开发商手握大量卖不出去的房子,资金被卡住,无法继续新建项目。银行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坏账风险增加。地方政府土地卖不出去,财政无法自给。

当供大于求的问题愈发严重,市场将变得更加脆弱与敏感。如果需求侧再不提振,供需失衡问题将进一步加剧,最终可能导致市场危机。

我是万万没想到,千年前诸葛亮玩“空城计”是诈,没想现在我们玩“空城计”是真炸。

别误会,我说的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房子有使用年限,等房子“百年”之后,那么高的楼,不炸怎么办?

这本质上是供需失衡:供给过剩,需求不足。

解决方案也简单粗暴:要么出清供给,要么提振需求。

可以预见,当所有能给的政策都已出台后,房价可能会出现自由落体的情况,直至供需重新平衡。这是市场的规律和周期,但凡事都有例外。

问题是——我们会是那个例外吗?

我觉得,这并非没有可能。

我有一计,可解此局:

数据出炉:强者不强,弱者恒弱!一线城市不再是避风港如果放开房地产市场,你猜中东的富豪会不会来抄底我们的楼市?

当中东土豪带资进场,你猜会不会再次出现“楼还是炒着香”的局面?

0 阅读:1

乎西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