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从业者正在经历的地产不可逆

天亦谈房产 2024-06-15 11:27:04

关于房地产的趋势,我想每个人都会聊几句

宏观的中观的,城市的企业的

但是我总认为最真实的在微观

一个个项目具体发生的事情,一个个个体用脚投票的举措,都在说着行业的未来

有一些不可逆的东西,很多人尚未发现,但其实已经不能改变

我日常除了看盘,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和每个行业内的从业者重度沟通,去聊聊他们对于行业的观察

今天这些文字,就是他们的反馈

有的是因为看到了变化,有的是自己当下正在吃的亏,有的是想要做的一些尝试

如果未来有天一切都成真实,那么这段文字也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他们眼中,一些不可逆的事情正在发生

01、需求换档

这是最明显的变化,几年前我的一些判断也在当下变成现实

就是刚需的越发萎缩,主流购买需求换成了改善和置换

但是在这个换档的同时,还有一些需求在更迭

对于一些异地房源的购买,从过去普世的谈论地段价值增值从而促使的投资性购买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情怀类购买

为换一个城市,换一个体验,得到一种文化,拥有一个圈层的异地性购买反而在这两年大量冒出

这是购买动机的变化,但背后也是购买人群购买的变化

过去大量的异地购买充斥着大量的投资小白,或者说寄生着大量希望通过买房完成人生逆袭的普通人

这一波客户在当下几乎消失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有钱人的购买需求

以往我们觉得有点矫情、有点虚,有点看不着摸不到的需求,现在成为了主流

另外对于豪宅的判定也发生了变化

不再有什么入门型豪宅,提升型豪宅等梯队,豪宅变得无比小众,而被选中的塔尖项目又变得无比强势

赢家通吃在这个小众赛道里获得所有的利润和所有的口碑

02、预期改变

这个预期说的是购买者的预期

就是一个现在普通的买房人对于房子的预期,已经发生了变化

现在客户的眼里,房价已经不是首位,已经放在第三第四数列了

这一轮楼市变化最大的心态改变就是客户,不论是买房的还是卖房的还是不买房的,在这一段的市场洗礼中开始知道了一件事

就是房价的波动无力且无序

所以注意力开始改变从而有了两个最大的变化

首先对于地段的关注从关于未来发展变为关注当下有什么,规划和发展固然重要,但是眼前可以拥有的反而更加真实和可靠

第二对于社区的要求也提升很多

过去只要通过提升室内空间设计和装修标准就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在现在已经变得不合时宜

更好的门头、更好的社区、更好的街区、更好的烟火气……这些之前被认为锦上添花的东西,现在成为了必选项

03、同业竞争

房地产这行有竞争么

说来惭愧,在不少地产从业者眼里,楼盘和楼盘不存在竞争

当一个项目周边发现有竞争对手了,当年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两个操盘手坐在一起聊聊要不要把开盘时间错位一些

如果没谈拢也没关系,大家都先等着看看,看看形式明朗之后再决定

不少项目在等的过程中反而房价涨上去了,凭空多了不少好处

所以地产开发商在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巨大的圈层,大家都以和为贵,碰碰酒杯换换房卡

但是这件事也发生了变化

在存量赛道里的厮杀,同业竞争开始越发的明显

当下竞争的维度集中在两个区域,首先是产品的卷

几乎所有大厂都开始在社区里堆料

第二是营销模式的拼,营销人也开始做起了各种尝试了,不论是线上获客还是自己做内容,不计代价的想要增加更多接触客户的方式

当然以上两种我都不觉得会是趋势,所有的卷到一定程度就会失效从而找寻其他出路

但不论出路是什么,同行之间的竞争越发的明显

目测未来类似车圈或者手机圈那种刺刀见红的竞争,应该很快也会在房地产行业发生

04、品牌解决营销

有没有发现最近一些变化,一些好的项目不用怎么推广就能卖掉,而且都是用非常轻松的自然来访或者老带新之类的

但是难的项目营销就越来越恶性循环

或者用渠道费率开的越来越高,或者自己把置业顾问变成网红每天这播那播,忙的没有头绪

这背后的差别除了产品结构的不同之外,最重要的客户认知改变就是品牌驱动

当用户需要在线上完成对项目的了解之后才决定要不要去线下,这也决定了品牌的重要性

能够差异化同行的第一个标签就是品牌

换句话来说,品牌可以用更高级的方式来解决营销问题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品牌不来自项目端个人意志,更多的是来自客户和第三方的自发结构

已经有不少操盘手和我表达,现在的小红书越来越像房产版本的大众点评了,就是因为真的大家把这里当成品牌阵地来打造

05、情绪交付

梁宁曾经在一次培训分享过,未来产品的价值等于资产价值+使用价值+情绪价值

在整体同质化浪潮下,情绪化成为差异产品价值的重要标签

在房产领域当然尤为重要

在购买决策变得越来越理性且动力不足的时候,空间是否提供充沛的情绪场景成为未来操盘手落位项目的重要维度

所谓的情绪交付背后有三个核心元素:街区的烟火气、社区的邻里关系以及室内的情趣空间

拆解开来就是如何让街区商户更好的经营创造更美好的消费

如何让社区打造的大家更乐意走出来

如何让家里也有浪漫趣味以及拥有小癖好的空间

这三大关键词在过往20年都不曾成为项目开发的思考重点,但是在未来会占据越来越多的权重

这些产品思考本质上都是一些无用设计,但在现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为差异化的重要标签

06、供应链比拼

房地产内部有一个部门,叫集采

这个部门最大的意义,向供应商采购一个最低价从而保持每个项目的成本优势

这件事在现在也没了优势,但是对于供应链的比拼其实才刚刚开始

伴随着产品力的内卷,房企内部很快会席卷一轮对于供应商关于稀缺物料的抢夺

换句话来说,以前集采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价格谈判,现在集采是对核心物件资源以及对供应商的抢夺

最典型的就是奢石元素,感觉家家都在用了,但是拥有物料供应的合作伙伴就那么几家

换句话来说,甲乙方的关系开始某种对调

另外供应链也在侧面发生着变化

我在和科勒、老板、方太等品牌沟通,他们都在说着如何现在大量在项目上和甲方做空间共创

当然另一个会改变的是设计师资源

现在更多的项目除了买材质之外,更多的希望能够买到好想法好设计,这种轻巧的四两拨千斤的模式,在客户端引起不错的反响

好的设计师在项目端已经拥有不少话语权,也能够得到甲方的尊重

07、线下反噬

很多事情都是周期性的,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线上,想着如何线上获客的时候,线下阵地的威力开始悄悄反噬

最近大热的社群,本质上就是线下活动的某种孪生

只是相比较以前售楼处的那些“装逼活动”或者造声势活动,现在更有效果的活动类似亲子、定向社群、老业主活动以及各种目的性活动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线下活动是未来线上品牌传播最好的物料和子弹

一次有效果的活动容易起到十倍传播效果

另外通过定向活动的也可以摸排到目标客户的需求,也是未来老带新的一次很好的开始

会做高质量的线下活动会成为营销端的核心竞争力

唯一需要记得一点,不要做骗自己或者取悦自己的活动

08、交房至上

“90%的地产营销从业者不会交房。”

这是一个大佬在一次酒局上和我说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营销的内部考核标准以销售以回款为目标,往往销售闭环完成之后,整个团队就抽调走了,剩下物业和服务团队来对接交房

交房往往被当成不重要的事情来面对

但是现在交房成为项目开发最重要的截点,首先当然也是因为客户如今占据了舆论高地

与此同时,一个项目的舆论已经不能被控制在一个项目

极有可能会蔓延到城市其他项目和公司品牌等更高维度

好的、坏的都会如此

某种程度上交房意识需要上升到集团层面,一次满意度高的交付本质上可以起到很好的杠杆作用,撬动下一次营销、可能的溢价、未来的拿地等一系列举措

当然做砸的影响也是如此

务必要注意,不要掉以轻心

09、

好了,以上内容其实都是来自无数个彻夜长谈的夜晚

或有情绪,也或许不够主流,但是每一次表述都来自一个个个体无以言表的痛

这些痛可能是主观的,也可能是一时的,但是没人敢保证这些不会成为未来一股趋势从而改变你我

我们都知道行业正在经历不可逆的转变,但是每每说起似乎都找不到源头

其实任何的宏大场景都有一个细小的开始

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找到线头,然后分享线头

以上为正文,来自真叫卢俊

这是真叫卢俊公众号的第5336篇原创文章

0 阅读:27

天亦谈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