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造反朱元璋会很高兴?说说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与放权过程

曲江家文化 2024-02-08 13:23:44

最近网上流行了一个说法,说是朱元璋如果听说朱标造反,会高兴得派人迎接他上位。这说法竟连我家上三年级和一年级的两位小朋友都听得信以为真了。现在这种网络段子往往还以科普者身份讲故事的模样出现,对真正理解历史毫无益处,我也只好耐着性子跟他们从头讲讲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期望和权力交接安排了。

朱标画像

朱元璋作为王朝开创者和极为成熟的政治家,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培养是非常用心的,但同时也是严格的。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27岁的朱元璋与原配马氏的第一个儿子朱标出生。马氏是朱元璋原来的主帅郭子兴的义女,而这一年郭子兴去世,朱元璋也刚完全地掌握了自己的淮西军事势力,刚刚开始他攻略苏皖区域的行程。

到了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已经以应天府为政治中心,占领了徽州、扬州、浙东等富庶之地,和陈友谅、张士诚两股势力相接争战。此时,他采纳了刘伯温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在治下地区广兴水利,屯田聚粮,招揽人才。其中有项措施,便是设立儒学提举司,以宋濂为提举,让6岁的世子朱标跟随宋濂接受正统儒学教育。儒学提举司是元朝在各个行省设立的从五品级别官署,专管教育。通过现成的官署体制来完成接班人的培养,而不是另外单独给他配备一套班子,这个思路后来也贯穿了整个明朝。

马皇后画像

到了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开创大明王朝,马氏被册封为皇后,15岁的朱标被立为皇太子,这是众望所归顺理成章的,自不必言。这一年,朱元璋在皇宫中设立了大本堂,功能是“取古今图书充其中,延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即皇宫内部图书馆+皇家私塾,同时“选民间之俊秀及公卿之嫡子入堂中伴读”,号称“龙门秀才”。他对这些名儒和龙门秀才表示,“若等务导之以正,他日胜重任也”,即若是把太子和诸王教得好,就可以进入官僚体系予以重任。

这时,刘伯温、陶安等大臣建议仿效元朝惯例,由太子朱标兼领中书令。中书令是掌握宰相职权的,由皇太子兼任中书令,实际上是古代避免皇权与官僚体系相权产生摩擦的一种政治模式。但是朱元璋拒绝了,他回复认为:“吾子年未长,学未充,更事未多,所宜尊礼师传,讲习经传,博通古今,识达机宜,他日军国重务皆令启闻,何必效彼作中书令乎?”即太子这时候还小,应该是读书学习的时候,以后再让他接触军国大事,何必仿效元朝一个没有古法可依的惯例呢。

但这是朱元璋的托辞,因为朱元璋在册立朱标为太子后不久,就开始了对他处理政务的培养,他命令送上来的奏章要“一览即送东宫,令参决,以观才识”,后来更是成为定制,政事先由太子与众臣商议出决议,再上报朱元璋裁决。所以不让朱标兼任中书令,其实是朱元璋此时已有心想要废黜相权。而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后,朱元璋顺势撤销了中书令,权力完全归于皇帝。

朱元璋画像

在官署和人员配备上,朱元璋也吸收了前朝太子东宫自成体系容易形成父子对抗的教训,因此在下令“朕若有事于外,必留太子监国”的同时,“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之”,即不另外设立属于太子的官署,而是由当时的主要文臣武将都来兼任太子宫官职。其中如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冯胜兼右詹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等兼同知詹事院事······但是可别以为这些人都是太子系的人马了,恰恰相反,这些兼领大部分和具体的太子宫事务没什么关联,尤其是太子少师、少傅、少保“终明世皆为虚衔,于太子辅导之职无与也”。

到了洪武三年(1370年),随着北伐的顺利进行,朱元璋大封自己的诸子为藩王,其中包括15岁的秦王朱樉、13岁的晋王朱棡,还有11岁的燕王朱棣等。朱元璋通过建立宗藩体系拱卫王室以求朱家王朝的绵延不绝的想法,在此初见端倪。

而另一方面,朱元璋对于接班人朱标的培养也越发重视和严格。朱元璋多次亲自考问太子的读书和处理政务的情况,亲自从修德、敬天、民生、用人、赏罚等多方面传授其为君和治国的道理。

宋濂画像

同时,朱元璋对于太子和诸王的老师和侍读者尤为严格把关,多次强调这些人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他曾这样表扬过国琦、王璞、张杰等朱标的几位陪读:“吾观诸生于文艺素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养其德性,庶不流于浮靡,太子之德亦当有助也”。而对于他认为不称职的,朱元璋也十分严厉地予以处置。国子学官李思迪、马懿曾担任太子的讲师,可却“终日缄默,略无一言”,朱元璋大为恼火,大加训斥,并告诫其他儒者说“慎毋如李思迪、马懿之为也”,这对于古代儒者是非常严厉的批评。而朱标的太子宾客梁贞,因犯事,被朱元璋直接“放归田里”。

这些举措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朱标成为合格的接班人,但朱元璋的强势无形中也给了太子朱标很多压力。其中对太子影响最突出的事件是宋濂一家的遭祸。宋濂从朱标6岁时开始担任他的老师,一直到洪武十年(1377年)朱标23岁时告老返乡,辅导了他十多年,对于朱标儒学修养和品格的形成影响巨大。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大范围地株连大臣,其中因宋濂之子宋慎牵连到其中,宋濂一家多人被处死。宋濂本人,则在马皇后和朱标的力保之下免于一死,可在流放途中也病逝了。宋濂一家之死,对于朱标而言,不仅是一位最敬爱的老师的离去,也是一场对其父朱元璋皇权压力的直面。

而随着朱标日益成长为一位才干和德行都十分出色的合格接班人,朱元璋也不断地让他参与政事历练和处理多项政务,并多次委派太子代表皇帝主持祭祀大典和出巡天下。其中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更是下令“命诸司今后常事启皇太子,重事乃许奏闻”。但是不久,他又不放心,下令给当时的宰相李善长:“前者令皇太子躬听朝臣启事,欲其练习国政,恐听览之际,处置或有未当。自今诸司政事启示东宫者,卿等二三大臣更为参决可否,然后奏闻”,意思是怕太子处理政事不当,你们先给把把关先给意见。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并未完全放手让朱标去独立去决策政事。尤其是在朱标声泪俱下为宋濂求情时,从朱元璋那句“待尔为天子而矜之”(等你当了皇帝再来赦免他)可以看出朱元璋心目中朱标还并未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继承人。因而,很多时候是朱标尽管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最后都不得不服从于朱元璋的决定。

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十分伤心,无心政事,就下令朱标“裁决庶政,惟军国重务以闻”,朱标本人也强忍丧母之痛,“日御文华殿,百官启事,宽仁有断”,“臣工尽服”。可见,朱标此时已经是政治很成熟的了,可总是处于父亲的压力之下,难免会心事沉重。而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案爆发,株连了众多文臣武将达上万人,其中也包含了和朱标关系很亲密的多个公主、大臣。尽管朱元璋这一做法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清除朱标继位的潜在威胁,朱标也是知道朱元璋的良苦用心,但这种做法和朱标一向的仁厚主张冲突,也难免使得朱标处于一种孤独无助的状态。

朱允炆画像

到了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37岁的朱标代朱元璋巡视秦王、周王等宗藩并考察迁都西安、洛阳之事,回到南京后便生病。到第二年四月,朱标病死。朱标之死,朱元璋痛哭不已。朱标死后不久,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既是出于对朱标的爱,也是出于对王朝稳定延续的嫡长子继承制的抉择。历史上立皇太孙并顺利完成皇位交接的先例并非没有,尤其是离明朝比较近的金朝和元朝都曾有过。此时的朱元璋尽管年事已高,但尚身康体健,认为自己有能力扫清朱允炆继位的障碍。

尽管后世有观点认为是朱标的早亡和长期处于朱元璋的高压抑郁成疾有关,但我们也得考虑到古代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即使是皇太子也难免有中年早夭的情况。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朱标被压力所压垮,相反,直到临死前他还在上书有关筹备迁都的事。

综上,朱元璋本人对接班人朱标的培养和国本地位是高度重视和极力支持的,这个除了处于父子之爱,也是建立于完整的接班人培养机制和朱标作为合格接班人的表现这两个基础上的。但是直到朱标去世前,也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朱元璋已经认为朱标具备了继承皇位的成熟条件,更不可能不存在说朱标造反,朱元璋就扫榻相迎的说法。

历史是中国人的信仰,我们读史时,尽量少用这种夸大其词的观点来标新立异。

0 阅读:1

曲江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