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耐药有救了!ASCO「核弹级」临床进展带来抗癌新希望!

咚咚的记事本 2024-06-13 03:35:34

每年6月,注定是全球抗癌医疗领域一场顶尖的学术盛宴。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通常会在这个时段召开,它是目前全球最顶尖的肿瘤治疗学术会议之一,很多抗癌重磅药物都会在这个会议中亮相。

今年,ASCO年会照常在美国芝加哥启幕,其主题为「癌症治疗的艺术与科学:从舒适医疗到疾病治愈」。在会议首日,一款名为Amivantamab的双抗类药物就直接引燃了整个会场!从现场的与会人员,再到推特上关于ASCO的热搜话题,所有人都在热议这款药物。

就在ASCO年会的首日,我们迎来了2024年度第一款「核弹级」的重磅药物:双特异性抗体Amivantamab(下文简称Ami)。

它之所以取得如此多的关注,在于它正在向肺癌治疗「皇冠上的明珠」——EGFR突变发起冲刺。更重要的是,本次ASCO年会以及之前的欧洲肺癌大会(ELCC),Ami双抗公布的两个临床试验都非常令人震撼:

它们分别是MARIPOSA研究:Ami双抗+EGFR靶向药物拉泽替尼,直接在一线治疗中挑战肺癌EGFR靶向药物的「老大哥」——奥希替尼;

以及MARIPOSA-2研究:针对肺癌患者奥希替尼耐药的「世纪难题」,Ami双抗+EGFR靶向药物拉泽替尼发起了后线治疗的挑战。

Ami双抗的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真的可以用信心满满,勇往直前来形容。而在ASCO年会与ELCC大会中公布的临床数据似乎也印证了他们的勇气:EGFR突变领域的「革命性药物」,真的来了!

EGFR突变,肺癌治疗「皇冠上的明珠」

要说明白Ami双抗、以及上文中提到的两个临床数据到底多重要,我们首先从EGFR突变对肺癌患者的重要性说起。

在肺癌治疗领域,EGFR突变有个特殊的别称,叫做「中国患者大礼包」。其原因在于受人种、基因等因素影响,EGFR突变在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出现的概率非常高,超过40%的患者存在这个基因突变。而在西方,仅有不到5%的患者存在这个突变。

有了突变,就有对应治疗的靶向药物。自2000年「医侠」吴一龙教授将首个EGFR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引入中国后,我们先后迎来了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等多个EGFR靶向药物,涵盖了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多种药物。

其中,2019年8月在中国上市的第三代EGFR靶向药奥希替尼,更是直接刷新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记录,成了EGFR靶向药中的「老大哥」:它直接帮助肺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跨越了一年,在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中,最高达到19.4个月,直接让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体会到了「慢性病」的管理体验。

但即便奥希替尼再强,也难逃耐药的命运。据统计,目前临床中已有超过30余种药物正在尝试解决奥希替尼耐药的问题,开展的临床研究更是不计其数。但截止目前,依然没有一款药物带来非常明确的疗效进展。

直到Ami双抗的出现,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向「老大哥」奥希替尼发起挑战,不仅希望在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直接取得更优的治疗数据,也想在奥希替尼耐药的肺癌患者中取得突破。

厉害的是,两者它似乎都做到了!

MARIPOSA研究:挑战奥希替尼大哥地位,Ami双抗疗效如何?

解读MARIPOSA研究临床数据前,我们先来看看Ami双抗到底是什么样的药物机制。

Ami双抗是一种同时靶向EGFR和c-Met两个靶点的「双特异抗体」。简单来说,就是针对肺癌两个高频突变的靶向药物,同时,它也具有免疫细胞的导向活性;而它的搭档拉泽替尼则是一款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

Ami双抗药物结构

在本次ASCO年会中,Ami单抗有着足足9个相关研究入选,也足以见得其药物具备的潜力之大。

当然,其中最值得详解的,莫过于刚刚提到的MARIPOSA研究以及MARIPOSA-2研究。

首先是MARIPOSA研究,这项研究的临床设计是Ami双抗+拉泽替尼为一组,单药使用奥希替尼为另一组,开展的一次头对头临床研究。研究共纳入了858位患者,在分析了患者们的基线特征(包括TP53表达情况、ctDNA、脑转移、肝转移特征等)后,随机分配至Ami双抗+拉泽替尼或奥希替尼单药的组别。

临床取得了让人非常兴奋的数据:存在TP53突变的患者中,Ami双抗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了18.2个月!而奥希替尼组仅有12.9个月;

存在ctDNA的患者,Ami双抗联合治疗组与奥希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是20.3个月及14.8个月,Ami双抗联合治疗组同样大幅领先;同时在其他基线特征中,Ami双抗联合治疗组都以较大的优势取得了临床数据的领先。

种种数据都表明,Ami双抗+拉泽替尼的联合治疗,可能是优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EGFR突变的治疗方案。当然,Ami双抗药物联合带来的「2打1」因素,也是它数据更优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样,Ami双抗带来的希望都让我们更加期待,对于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能创造一个疗效更优的治疗方案。

MARIPOSA-2研究:突破三代EGFR靶向药耐药,真正带来巨大希望!

如果说头对头与奥希替尼PK,是证明谁在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取得先机外,突破三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问题,才是Ami双抗取得如此关注的重要原因。

对于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治疗后耐药,目前无论是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指南,推荐的方案均是含铂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而在MARIPOSA-2研究中,Ami双抗与它的搭档拉泽替尼挑战的正是这类患者的后续治疗。

前不久,在欧洲肺癌大会(ELCC)中,Ami双抗的MARIPOSA-2研究数据公布。研究共纳入了657位患者,入组条件为:奥希替尼耐药、EGFR外显子19缺失或L858R突变。其中263位患者使用化疗治疗,131位患者使用化疗+Ami双抗进行治疗。

入组患者的情况实际上非常麻烦:

● 存在EGFR突变,免疫治疗可能不敏感;

● 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继发突变可能五花八门;

● 标准治疗方案只有含铂化疗+血管抑制剂,但有效率可能并不高。

但随着Ami双抗介入后,我们迎来了完全不同的临床数据:

该研究得到中位随访时间为8.7个月,Ami双抗+化疗组与单药使用化疗组的患者,分别有42%(55/130)和71%(173/243)出现了疾病进展。Ami双抗+化疗显著延长了患者中位TTD(至停止治疗的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4.5个月,显著延长了2.4倍!

而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Ami+化疗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两组分别为13.9个月vs. 11.3个月,也有一定的优势。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一线治疗方面与大哥「奥希替尼」直接Battle并取得优势,还是在三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后冲刺后线治疗,取得优异数据,Ami双抗作为一款全新的肺癌靶向药物,已经取得了非常重磅的治疗进展了。

当然,如此优异的药物看在眼中,我们自然也希望它早点上市,惠及广大患者。2024年1月26日,强生创新药物EGFR/c-MET双抗埃万妥单抗(即Ami双抗)上市申请已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这也算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我们也将密切关注Ami双抗的消息,第一时间及时在咚咚进行追踪报道。

0 阅读:2

咚咚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