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污染的工业,它来了?

锐天涯观察 2023-11-07 09:19:00

今年以来,海口提出“强工业”发展思路。或许,我从一个小故事切入,可以看出海口“强工业”重要性,以及海口提倡强工业的相关逻辑。

01

海口西海岸污染困局被破解

2015年,大概十年前,我住在海口西海岸片区。

夏季的夜晚总能闻到一些刺鼻的味道,皎洁的月光下就能看到耸立的烟囱冒着白烟。那段时间,住在附近的居民总是“等风来”。因为风力稍弱,刺鼻的气味就重,业主只能关窗关门来躲避臭味,要不没法入睡。呼吸这样的气味,心里就会留下阴影,这会不会有损健康?其他业主深有同感,周边的几个小区业主也不断往媒体爆料。

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怎么能容忍这么多污染企业呢?业主实在没法忍受越来越频繁的臭味,于是我们骑着电动车追寻工厂散发出来的异味,周边有养鸡、养猪厂,还有洗涤厂、饲料厂……这些工厂分散,没有规模,大部分是小作坊。有些工厂排污达不达标,工作环境还真不敢恭维,有些停厂的企业,夜晚偷偷生产……业主的探访投诉举报惊动了某环保局长,环保局长也深夜跟随业主一起探访,抓违规生产、排放的企业。

有媒体做了深度报道,臭气就会减少一点,真相也浮出水面。这些工厂散、乱、脏,而且距离居民区太近,给周边的生活局面带来困扰。有些企业本来就定好要搬去工业园区,因经费等各种问题迟迟没有到位,拖着不走。

小作坊能解决一些家庭生计问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分散的作坊很难形成竞争力。

这几年,海口因自贸港建设提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和人才落户。海口锚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构建具有海口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海口规划好多产业园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平台,其中海口江东新区、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国家高新区、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四大重点产业园区以不到10%的土地,2023年贡献了46.9%的投资、41.3%的税收。今年前三季度,海口46个省重点工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98%;通过两次集中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67亿元,其中15个项目已落地。

如今,海口西海岸,做手机背景的照片随手可拍

而这些分散的小作坊式企业要么搬迁,要么转型,大烟囱也不见了,工业厂房搬迁之后,城市商品房越盖越高,城市生活的范围进一步外扩。一个城市驶入快车道,海口强工业战略被重视。一个城市有了工业,才能解决人口就业收入等问题,让城市有更多竞争力。

02

为什么要重视海口强工业?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强则经济强。

2022年12月1日,赛迪顾问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研究报告》,从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经济带动、绿色集约、品牌质量五个维度对全国293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估,深圳、苏州、广州位列前三,南京、杭州、宁波、青岛、长沙、成都、武汉进入前十。这些城市,均坐拥在全国有着一席之地的传统优势产业,也在新赛道上有了一争之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深圳的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冠绝全国,广州的汽车产量位列全国之首,宁波的制造业单项冠军跻身全国第一,而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为全国之最……

今年上半年,从广州、深圳到成都、苏州,再到武汉、长沙,这些寻求发展突破的城市,不约而同喊出了“制造强市”、“产业强市”或“产业第一”的口号,无不将实体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C位。实体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同样也是城市“突围”的必然选择。

一个强大的省份城市,必须有龙头企业。同为港口城市,以青岛为例,青岛有海信、海尔、青岛啤酒等知名品牌。7月24日,青岛市发布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全市生产总值7508.71亿元,同比增长6.2%。从投资结构看,青岛上半年投资更多投向了二产。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四新”经济投资分别增长26.4%、15.9%、6.9%。此外,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幅度也达到了35.9%。青岛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产量提升,还引来了真金白银的投资。

海口也有一些全国知名品牌,例如海航集团、海马汽车、椰树集团、南国食品等等。有些企业经过风暴,正在经历震荡,有些企业焕发新生。海口落实自贸港相关政策,秉持开放态度,不断引入有竞争力的资本进入海口市场,这将是一条鲶鱼,激活海口乃至海南经济。

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海口投资环境。今年以来,海口新开工省重点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21亿元,华熙生物、中玉制药、聚绅药业、长安国际、吉利远程新能源、大唐清洁能源、椰果饮料等重点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其中大唐清洁能源前三季度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1.2%。一批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一笔笔产业投资持续加力,海口以产业创新集群激发潜能,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海口江东新区,正在塑造千亿集群标杆

高速发展背后正在补短板锻长板,这是一种时不我待的追赶精神。海口工业的短板也很明显,正如海口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口工业产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的同时,工业体量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高附加值产业和产品较少,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海口工业产业聚集度不高,除医药产业形成一定聚集度外,其他行业较为零散,同时自贸港政策利用仍显不足,新型工业化转型仍任重道远。

03

海口需要抓住自贸港建设契机

从大环境来看,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高质量发展越发重要,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与科技,进而影响区域产业布局,带动新一轮城市格局的大洗牌。

海南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吸引高端人才及院校入驻,园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机构的人才储备。依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洋浦经济开发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文昌国际航天城等重点园区,引进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45所。同样,海口各大园区入驻的有竞争力的企业,也储备相关人才。

目前海口重点园区在政策实施方面不断释放利好,园区对于入驻的企业,有企业所得税,政策激励,单项奖励等等利好政策,这些都在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海南工业发展之中。对于入驻的企业,仅仅政策优惠就可以为企业节省大笔资金,如果将这样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转化为持续的投入,企业发展进入正循环。这是企业具备竞争力的生存土壤。海口培育新上市的企业,做大做强企业也就水到渠成。

有了这些前提,海口工业也具备发展的基础。

海口吸收人才资本的同时,也注重增强本土企业的优势项目。医疗行业是海口工业一大优势,海口近期修订升级现有医药产业政策,对标山东、长三角、珠三角等医药产业先进地区的政策,结合自贸港政策优势,立足市情,引导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内生动力。

城市有了工业支柱,只会越来越好

在很多人心目中,海口是旅游城市,海口没有工业,这可能是一个误解。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当然需要强工业。科技的发展是为城市服务,企业有了竞争力,生活才能更美好,期待更多企业从海口走出来。

(作者简介:网红经济研究者,自媒体撰稿人,区域经济研究者)

0 阅读:30

锐天涯观察

简介:锐天涯观察:小阅读,大收益 。传递热点事件及相关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