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反复提醒:过了60岁,宁可在家里坐着不动,别出门做这3件事

云景趣事 2024-06-07 13:21:25

头条广告解锁功能,广告打开后5秒钟,点击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了

花园小区篮球场上,退休在家的李大爷,今年已经66岁了。

但是李大爷不服老,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经常出现在篮球场上,和年轻人在一起拼抢篮球。

在一次打球中,李大爷突然两眼一黑,倒在地上晕了过去,这一下把所有人吓坏了。

送到医院后,医生告诉李大爷,这是身体太亢奋,导致的短暂性头脑缺血。

如果还要继续这种高强度运动,甚至会导致增加患上脑梗和老年痴呆的几率。

医生还告诉李大爷,过了六十岁,宁愿在家里坐着,也别出门做这3件事。

避免剧烈运动

第一件事就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我们都知道,运动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当我们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就需要格外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了。

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来说,最好不要再进行剧烈运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

比如说,心肺功能会变差,肌肉力量会减弱,关节活动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剧烈运动,很容易给身体造成过度负担,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心脏病、关节炎等。

其次,老年人的骨骼也相对脆弱一些。

剧烈运动中很可能因为跌倒,或者用力过度而导致骨折,而且骨折后的恢复速度也比年轻人要慢,所以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而且这个时候,老年朋友们的身体代谢功能也会普遍的下降,所以在剧烈运动之后,身体的恢复能力也相对较差。

如果无法及时补充能量,很容易导致体力透支、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

避免温度失衡

第二件事,就是不要待在温度失衡的环境中。

人到了60岁以后,身体机能会逐渐衰退,抵抗能力也会相对的变差。

所以老年朋友,最好不要长时间暴露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这样做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适。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不宜长期处于过热环境。

高温环境,会加重老年人的心脑负担,很容易引发中暑、头晕、乏力等症状。

此外,持续的高温,还会导致老年人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如果无法及时补给,就可能出现脱水的危险。

再者,老年人的肌肉和皮肤弹性都在下降,抵御高温的能力自然也就较差。

如果长期处于过热状态,皮肤很容易烫伤或受损,甚至可能诱发热射病等严重疾病。

如果夏季太热,还是劝大家不要太心疼电费,空调还是需要适当用一下的,毕竟相比电扇的风力,空调对老人更加合适。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为什么老年朋友也不适合长期处于过冷环境。

首先,老人本来就会出现很多年轻时积累的毛病,而寒冷会加重这些毛病,比如寒腿、关节疼痛等等。

如果过冷的话,还可能引发冻疮、肺炎等疾病。

此外,低温环境对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也是一种考验。

如果无法做好防寒保暖,身体机能就会进一步下降,抵抗力也会大大减弱。

一旦受凉感冒,康复起来就会相当费力。

所以,对于老年朋友来说,最佳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较为合适。

如果需要去温度较低的户外环境,也要穿戴得当,做好保暖措施。

避免经常出远门

第三件事,就是避免经常性的出远门。

自从步入了60岁的花甲之年,大家的日子就变得清闲了许多。

工作的重任卸了下来,也可以好好享受一下退休生活。

因此很多老年人会选择出门旅游,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对老年人来说却是有风险的。

老人们虽然退休了,但是此时儿女们正是事业高峰期,工作非常繁忙,经常无法常陪在身边。

要是让老人出远门,难免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大家想想,在陌生的环境下,老年人的反应能力可能就会有些迟钝。

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判断和应对起来就会更加吃力。

比如说,老年人一旦走失了,可能会手足无措,无法很好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再者,老年人的记忆力都有些下降,对于旅游路线的记忆可能就不太理想了,迷失方向的风险也就更高。

另外,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普遍有所减退,长时间步行、久坐等都可能会产生不适症状。

一旦在旅游途中出现身体状况变化,没有亲近的人照应,后果可就严重了。

更何况,一些虚假的旅游陷阱对老年人来说就更容易上当受骗。

旅游期间如果遇到诈骗分子,老年人可能难以识破和防范。

所以啊,老年朋友如果想要出门旅游的话,最好还是结伴同行,切勿独自前往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环境。

可以约上认识的朋友们,彼此照应,也能增添乐趣。

如果身体状况确实欠佳,就最好还是暂时放弃出远门的打算,多在家休养生息为好。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老人就只能在家里待着?

其实并不是的,老人在放松心情和锻炼身体方面,还有很多的选择。

适度运动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来说,适度运动是再好不过了。

既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度负担。

那么,老年人适合做哪些运动呢?

首先,最传统和常见的就是健走运动了。

它动作简单、强度适中,而且还能促进心肺功能,增强下肢力量。

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健走,效果会非常不错。

当然,如果行动较为不便,也可以选择在室内踮脚走路等。

除此之外,太极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它动作柔和、节奏缓慢,对关节和肌肉的负荷很小,但能很好地促进气血循环,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如果喜欢的话,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套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再者,游泳也很适合老年人。

在室内的游泳馆中,环境比较温和,可以减轻对关节的压力。

而且游泳时全身肌肉都会得到锻炼,对改善活动能力、增强心肺功能非常有帮助。

如果自家附近有游泳馆那就更方便了,切记不要在河流和湖泊中游泳,安全是最重要的一点。

此外,骑车、做一些家务操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重点是要选择一些力所能及、温和适度的运动方式,切忌剧烈运动,以免伤到自己。

如果有哪些地方感到疼痛的话,就要及时就医诊治。

家人或者亲朋有空的话,不妨也陪伴老人一起运动,这样他们会感到非常温馨和开心。

在这个年纪,精神上的力量同样重要。

保持好的心情

其实上了年纪以后,身体机能会逐渐减退外。

精神状态的变化,同样会影响着老年朋友的健康。

如果长期处于消极、郁闷的情绪之中,那身体真正“老”下来的速度就更快了。

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很多疾病其实就是“心病”。

比如抑郁、焦虑这些负面情绪,如果长期存在的话,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转,进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一旦抵抗力减弱,我们就很容易遭受各种疾病的侵袭。

再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较为常见的老年病,其发作过程中,情绪因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果老年朋友经常焦躁易怒、操心过度,血压就更容易升高,对心脑血管的负担也就更大。

除此之外,消化系统疾病、肌肉痉挛、失眠多梦等,也都可能与情绪波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我们真的要重视老年朋友的心理健康状况啊!

那么,老年朋友要如何保持一个好心情呢?生活中有许多小窍门值得去实践。

首先,多与亲朋好友走动,促进交流与沟通。

老年朋友往往比较孤独,如果能结交几个投缘的伙伴,就会增添许多乐趣。

大家相互鼓励、分享心得,内心自然就容易放松下来。

其次,坚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看书、下棋、旅游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种专注于兴趣爱好的过程,可以有效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

再者,就是刚才说的,保持适度运动。

运动时大脑会释放出,能使人感到愉悦的化学物质,对情绪的调节有着极大帮助。

而且运动之后全身机能也会得到改善,这自然就能增强老年朋友的自信心。

结语:

当然啦,老年人其实最需要的,就是我们年轻人多一些体贴和关爱之心。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老年朋友创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去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美好。

我们要多带着老年朋友到公园里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让阳光和大自然为他们补充“正能量”。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材料:

【1】医联媒体——《老人过了60岁,是静养修身好,还是锻炼强身好?告诉你正确做法》

0 阅读:0

云景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