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评价各国高铁:日本还行,法国优秀,中国却用了这4个字

云景趣事 2024-06-08 17:08:48

头条广告解锁功能,广告打开后5秒钟,点击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了

2023年,一位德国的高铁工程师来到了我国,体验了北京开往广州的高铁。

在乘坐中,他一直赞叹咱们的高铁又快又舒适。

回国后他说:在高铁技术这方面,日本还不错,法国也很优秀,对中国的高铁用了四个字评价。

我国高铁的奠基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国家的铁路还是比较落后的。

当时国内主要依赖老旧的蒸汽机车运力。

虽然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大家都想过要将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但由各种原因的影响,这项计划只能暂时的搁置了下来。

到了开放前几年的时候,当时蒸汽机车时速最高也不过100公里,正常情况下,也就是60-80公里的速度。

同时期的日本新干线,时速已经超过了200千米每小时。

我们的这种火车,在速度上已经制约了国家交通运输能力

但是这种情况,在开放后发生了转折。

1984年,我们的技术出现了突破,成功制造了时速160公里的内燃机车。

1985年,又研制出韶山系列电力机车,将时速提升到了160-170公里,直接跨越了三代技术。

从此之后,咱们的铁路开始了由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的升级,为我国的铁路发展打下了基础。

不过这些都是在给我们的铁路,做现代化的升级和转变。

而到了2004年,我国铁道部的一个操作,才让我国的高铁直接开始了飞速发展。

这个操作,也成为了当代“两桃杀三士”的经典案例,还因此被西方各个大学引入教案,让人拍手叫绝。

抄底四国先进技术,高铁飞速发展

2004年,我国铁道部向世界抛出了一个“超级大订单”。

我们准备采购超过140列时速200千米以上的高铁,消息被各国得知后,瞬间引起了轰动。

要知道,这可是一项高达数百亿美元的生意。

而这,就是“两淘杀三士”的第一招“摆桃”,你看,这“桃子”多么诱人啊,赶紧来吃吧。

当时能满足我们需要的四家公司。

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以及日本川崎重工联合体。

已经是迫不及待了,被这个大订单馋的口水流了一地,于是赶紧组成谈判团队来到了我国。

而他们的股票,也因为能承接这个大订单的可能,而开始了疯长。

购买四国高铁技术

然而这时的我国,开始了“两淘杀三士”的第二招“分桃”。

此时的我国公布了一个条件,那就是纯国外公司和国内公司都不能招标。

意思就是,要这些公司和我国本土的公司,组建合资企业,然后将技术转让,才能参与高铁计划的招标。

这四家公司都明白了什么意思,这时要连技术一起买走,还要“手把手”的教。

而且我们还没有留下空子,不允许他们自己选择合作对象。

而是我们指定了两家我国本土公司,分别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后面叫北车),以及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后面叫南车)。

四家外国公司,却只能和两家本土公司合作,一瞬间,“狼多肉少”的氛围就凝成了。

这就是“阳谋”的无法躲避之处,明知道我在算计你,但是为了利益,还就没有办法躲。

有人说,不要这个订单了不就算了?

要知道,这140列高铁只是开胃前菜,未来我国还将建设“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所用到的高铁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如今,这几家公司不趁此机会进入我国市场,下次等我们有了成熟的合作伙伴,再像进场,就是完全不可能了。

所以,无论现在多么想保住自己的技术,也不能在这场“饕餮盛宴”面前退缩。

更何况,法国阿尔斯通是急需订单“救命”,哪怕未来无法参与进后面的建设,他们也不想离开。

而庞巴迪公司,在之前已经和我国企业,在青岛成立了合资企业——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有限公司。

而且和我国有过多次愉快的合作,曾经我国的很多要求,庞巴迪也都答应了。

出于照顾“小老弟”,他们不用来谈判,就已经获取了投标的资格。

这等于是已经领先了其他三家,已经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了。

制造竞争气氛

于是“三士挣两桃”的格局正式形成,三家公司纷纷找上了南北车,进行了合作谈判。

首先,日本川崎重工联合体因为在南方和南车有过多次合作,于是就率先找到了南车。

而德国的西门子则是找到了北车进行谈判。

法国的阿尔斯通因为急需订单,谁都不想错过,于是就同时和两家公司进行谈判,希望可以取得一家的满意。

而这时,我们铁路部为了让他们“三士”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于是又加了一把火。

那就是只给了41天的谈判时间,只要超过了这个时间,那就失去了合作的机会。

果不其然,听到这个消息,阿尔斯通首先让步了,在技术方面几乎毫无保留,愿意都转让给我们。

但是阿尔斯通的技术和我们的要求不符,因此就把价格压得很低,阿尔斯通自然是不愿意,谈判就开始了拉锯。

而川崎重工这边,因为联合体内其他的公司,不愿意向我们转让300公里以上的高铁技术,导致谈判无法进行。

只是从第一步,就和南车的谈判进入了僵局。

而德国西门子这边,拥有全世界最好的高铁技术,320公里的平台也非常的成熟,我们北车自然是希望拿下合作的。

但是西门子,却觉得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动起了“拿捏”我们的想法。

而事实确实如此,庞巴迪是陪跑的,阿尔斯通和川崎都是附带的,只有西门子的技术,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西门子以为我们会花高价购买,于是开出了每列车组3.5亿人民币的价格,技术转让费则高达3.9亿欧元。

并且从报出价格后,就咬住不放,根本不给我们谈价格的机会。

甚至还在核心技术上做了规定,不对我们进行转让。

于是,情况就进入了白热化。

但是铁路部大手一挥,那就熬,看谁能熬过谁。

在之后的几十天里,我方的代表开始不再急迫,而是揪住每一个细节,轮番对三家公司的谈判组商谈。

在紧张的谈判中,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高度紧绷,甚至会因为休息不好,在谈判桌上睡着。

直到谈判的最后一天。

法国阿尔斯通见我们的代表,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酒店了,于是变得焦急起来。

但是我们却并没有打算继续接着谈判了。

此时的西门子公司,仍然觉的这是我们的“计谋”,就是为了给西门子制造紧张感。

可他们没有想到,我们之后,确是直接来了一手“釜底抽薪”。

计划达成

当时,我们公布了和阿尔斯通达成了合作,德国西门子直接出局,失去了后续的竞标资格。

这则消息一出,全世界再次震惊了,技术最好、实力最雄厚的西门子出局了。

本来当时股票就属西门子涨的猛,而现在,则是直接一泻千里。

最多的时候直接跌了17%,这让很多西门子的股民和股东怨声载道。

阿尔斯通一看,西门子出局了,而北车又抛出了橄榄枝,那我得赶紧抓住,便宜卖就便宜卖了,总比公司的倒闭强。

而日本川崎也是不敢拒绝,生怕一但出局,自己的股价也会一路狂跌,到时候不知道多少人要被公司“扫地出门”。

于是川崎痛快的接受了南车的条件,签订了后续的合作合同。

就这样,我国将这140列车组,分别给了阿尔斯通60列、川崎60列、庞巴迪20列,而西门子则什么都没捞到。

但是我们就这样放弃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第二年,我国针对西门子专门又放出了160列的招标,这次西门子立刻就来到我国。

到了我过后,在听到我国报价,连还价都没有,西门子就直接接受了。

最终相比2004年的一列2.5亿人民币,转让技术3.9亿欧元,还要保留核心技术。

这次每列只有2.5亿人民币,技术转让费直接0.8亿欧元就卖了,而且还没有保留。

至此,我国高铁“百年大计”完美成功,只用最少的成本,就走完了其他国家几十年的路,甚至还能“扬长避短”。

当德国高铁工程师来到我国乘坐高铁时,也表示我国的高铁真是“后来居上”。

结语:

就是不知道这位工程师有没有看到西门子的影子。

不过,如今我们已经在集各家所长的基础上,实现了更进一步的优化。

想必也是让他评价为“后来居上”的原因吧。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材料:

【1】中国要闻——《京津城际铁路成显示中国自主创新实力的国家名片》

0 阅读:1

云景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