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治疗有方,三种证型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降血糖

杨玉莲的笔记本 2024-05-25 03:28:05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患病,整天盯着血糖担惊受怕、降糖药稍微用得不及时,就容易出现并发症,甚至有很多朋友,已经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也是比较有效的。

其实“糖尿病”早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有记载,被称为消渴,而经过上千年的研究,一代代中医大家的不断实践和研究,根据中医的辨证分型,将糖尿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型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三多”症状显著,伴见疲乏无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失眠多梦、自汗盗汗、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形体消瘦、口干唇红、尿黄便干等症状。舌象上可见舌苔薄白或少苔,舌质红而少津液,脉象则以沉细或细数为主。

二、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阴阳两虚型糖尿病多见于疾病晚期。此时,患者的“三多”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常伴发多种并发症。患者通常会感到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黧黑、头晕乏力、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夜尿频繁、大便稀溏等症状。舌象上可见舌苔薄白,舌质淡而胖大,脉象则以沉细无力为主。

三、脾肾阳虚型糖尿病

脾肾阳虚型糖尿病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者。此类患者的“三多”症状并不明显,但常常会出现畏寒怕冷、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无力、耳鸣耳聋、滑精或阳痿、自汗、小便频繁量多或清长、大便溏薄、五更泄泻等症状。舌象上可见舌苔白润,舌质淡而胖大或淡红,脉象则以关尺沉细弱为主。

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较为复杂,不同证型的治疗原则也有所差异。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应注重益气养阴;对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应着重温补阴阳;对于脾肾阳虚型糖尿病,则需重视健脾温肾。同时,中医治疗糖尿病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门诊真实案例

去年有个患者,查出糖尿病10年,前期吃降糖药效果还可以,血糖保持的很稳定,但是去年6月,患者出现长时间的口干口渴,大便溏;并且服用降糖药,血糖也开始不稳定,并且出现下肢水肿、气短乏力、畏寒肢冷、食欲减退等等。患者觉得降糖药已经不管用了,就想转战中医看看,经朋友介绍找到我。

根据他的情况,开了一方:熟地、山萸肉、泽泻、茯苓、金樱子、附片、丹参、葛根、山药、芡实、桂枝。

结果怎么样呢?

患者服用一个月,口干口渴、气短等症状就大有改善,血糖也有所回落;效不更方,杨玉莲主任在原方稍作加减,嘱其继续服用。后又多次调方,患者诸症平息,血糖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让继续服用一个月善后。随访,未见复发。

2 阅读:51

杨玉莲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