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风送院的人越来越多,医生:不想中风,饭前养成3习惯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06-26 11:00:5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根据《JAMA》杂志的“可视化健康”信息图显示,从1990年到2016年,高收缩血压导致的全球死亡趋势正在逐渐升高。

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中国因高收缩压(≥110-115 mmHg)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印度、俄罗斯、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

中国的高收缩压死亡人数相比于在1990年的140万,翻了两倍,死亡人数高达到230万左右,而导致死亡的原因几乎没有变化,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死亡超过了75%。

卒中又名脑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也就是俗称的“脑梗塞”和“脑出血”,现如今,卒中仍然是我国居民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这两种类型中风类型具体代表什么,诱发我国居民大规模中风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中风人数庞大,导致中风的罪魁祸首有哪些?

中风主要是指脑部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或者大量减少,导致脑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无法正常运行,引发神经功能障碍。

按照中风缺血和出血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1.缺血型中风

这是中风人群中占比最大的病症,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致使血流受阻导致的,在机体上表现为突发的面部、手臂或者腿部的麻木无力,甚至会瘫痪。

大脑的功能丧失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语言困难,认知能力下降、视力丧失或双眼视野减少,总之,是一种突发性的危险疾病。

2.出血性中风

顾名思义,这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导致血管大量出血,这些溢出的血液会严重危害大脑健康,引起脑补异常,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意识模糊和抽搐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由此可见,中风对健康威胁巨大,在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数据中,我国每年有240万新发中风,110万卒中相关死亡,有1110万中风生存者。

其中,高血压便是造成卒中最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临床研究统计,高血压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到6倍。

在我国,18岁以上的成人中,有将近2.45亿人患有高血压,占据总人数的23%,可谓相当庞大,但超过1.25亿的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1.5亿人没有用药治疗,只有15.3%得到控制,当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31%,缺血性卒中风险约增加30%。

不想中风,吃饭前一定要养成这三个习惯

随着中风人数的升高,不想换中风可以从生活习惯做起,坚持吃饭前的这三个好习惯,能有效降低中风风险。

1.吃饭前不洗凉水澡

随着天气逐渐变热,相信很多人开始洗冷水澡了,但在餐前最好不要洗冷水澡,这很有可能损伤心脑血管,增加中风的风险。

当皮肤接触到凉水的时候,我们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急剧收缩,尤其是四肢末梢的毛细血管,这种突然的收缩很有可能引发血液循环不畅,继而导致心脑血管血液供应不及时,容易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诱发中风。

另外,冷水澡本身会造成肌肉收缩加速,引发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如果此时直接吃饭,吃饭时胃肠道开始消化并向身体输送血液,血管也会扩张血,呈现液循环加速流淌的现象,这无疑是加剧了心脑血管的压力,增大了中风风险。

因此,在吃饭前尽量不要洗澡。尤其是夏季,中老年人吃饭之前尽量不要冲凉,避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中风风险,给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餐前收走手机

吃饭看手机是很多人的习惯,但事实上,这种习惯不光对消化系统有所损伤,还有可能波及心脑血管,诱发中风等疾病。

首先,吃饭看手机很容易控制不好进食时间,容易出现长时间一个姿势看手机,这对于本身心血管有所损伤的中老年人来说,保持一个姿势太长时间,血管容易遭受压迫,出现血液循环不畅,进一步造成心脑血管血液流通不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其次,吃饭时看手机很容易控制不好进食量,导致吃的太饱,而一下子摄入太多食物很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处的血液增加,机体为了满足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供应量,就有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现象,增加每分钟向体外排血量,满足其他重要器官对血液的需求量。

当身体内的血液需求和供应出现异常时,很容易出现血液在胃肠道大量聚集的情况,进而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心脏和大脑缺血缺氧,诱发脑梗塞。

最后,吃饭还可能影响机体的消化功能,在吃饭将注意力全放在手机上,可能缺乏细嚼慢咽,导致食物拒绝不完全,增加消化功能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长此以往会增加患慢性胃肠道疾病的风险。

总之,在餐前收走手机是一个好习惯,既能降低消化系统疾病风险,又能减少中风风险。

3.餐前不喝酒

很多上了年纪的中老年男性,都喜欢在吃饭前喝点小酒,但其实这不是一个好习惯,长时间如此很可能增加中风风险。

这是因为餐前我们处于空腹状态,此时喝酒不仅会严重刺激胃黏膜,导致肠胃受损,增加胃肠道疾病风险,还会提升血液中的酒精浓度。

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血流速度会变快,血液供应也会出现异常,带有高浓度酒精的血液很可能损伤机体的各个器官,其中心脏和大脑受损严重,这也是为何酒后容易头疼的根本原因。

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升高,酒精中的宜春经过代谢后会转化成有害物质乙醛,而乙醛具有干扰神经的功能,随着血液供应进入大脑后,可能会干扰大脑神经递质和神经受体,导致大脑神经无法正常运行,出现意识模糊,行为障碍等情况。

另外,血液中的酒精还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上升,这种物质是诱发血压升高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酒精的侵蚀下,升高的血压很可能损伤血管壁,诱发血管破裂,进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出现中风。

总之,中老年人不想中风一定要遵循上述三个餐前习惯,从小事上做起,规避中风风险。

延伸:相关研究发现,西兰花或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中风!

提到日常避免中风的习惯,就不得不提到饮食,或许常见的食物——西兰花,也有预防和治疗中风的作用。

今年,悉尼大学医学团队在《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通过分析中风药物治疗的成分,发现西兰花中的天然物质萝卜硫素可减少中风风险,猜测多吃西兰花或可降低中风风险。

在进一步分析中风患者时,研究人员发现当缺血性中风发生后,医疗人员大都会选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治疗,这种药物属于溶血栓药物,可以有效缓解中风对大脑的损伤。

不过,研究学者也发现,这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只对20%的中风患者有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为了研究出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中风的药物,研究团队通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西兰花化合萝卜硫素共同作用后,发现治疗中风的概率大幅度增加,成功率高达60%。

令人震惊的是,这种从西兰花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萝卜硫素,并不会在使用后引起出血迹象,可在治疗中风的同时降低药物副作用。

另外,西兰花化合物萝卜硫素作为溶血栓的药物成分,还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中风发生的风险。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萝卜硫素独特抗血小板选择性,它具有损伤小板的效果,进而减少二磷酸腺苷和血栓素A2受体激动剂的反应情况,凝血酶和胶原相关肽的活性也会进一步降低,从而避免动脉流条件下的血小板血栓形成。

研究人员对此研究结论表示:“从西兰花中提取的萝卜硫素正转向临床实现,未来五年内,这可能成为中风患者预防和治疗中风的药物,同时,该药物还可能涉及到血液凝固或血栓形成的疾病。”

总之,中风的病因还未得到确切证实,但只要做到保持正确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能一定程度降低中风风险,迎接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JAMA:中国高血压防控任务艰巨:因高血压死亡人数全球领先,中风是我国首位死因.2018-06-07.

2.华人学者首次发现,西兰花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中风.2024-03-08

3 阅读:931
评论列表
  • 2024-06-27 15:01

    这些年身边脑梗的人随处可见,防止中风脑梗,,练五禽图硬气功四年了效果不错,其中练顶功有助防中风,练完后用5斤铁沙袋拍几十下,还可以撞水泥墙,不过练顶功有一定的危险,感谢三十多年前在重庆动物园有教练传授之

李可乐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