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红色资本家,受周恩来单线领导,后担任外贸部长,84岁去世

品读古今 2024-03-15 03:17:22

他是周恩来单线领导的红色经济特工,有着非凡的经济天赋,以300块钱起家,发展成为上海商场大亨;

他是孤独的伪装者,虽然为党做出巨大贡献,却因为特殊身份而遭受非议,他所为之奋斗的事业,就连妻子也不知情;

他在敌人的心脏中战斗,却始终心向光明。

他就是我国外贸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卢绪章。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卢绪章的传奇人生,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非凡魅力。

卢绪章

一、红色资本家

1911年,辛亥革命那年,卢绪章于出生于浙江省郸县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925年,14岁的卢绪章独自离家远赴上海,在上海源通轮船公司找到了一份实习生的工作,由于表现出色,没过多久他就由实习生转为正式员工。

虽然薪水不薄,但是卢绪章并不满足于这种安稳的生活,他渴望接触更多的新事物。为此,他报名了上海总商会商业补习班夜校,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国文、英文、会计等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时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卢绪章也积极关注时局变化,投身社会进步活动。

1933年,22岁的卢绪章把仅存的微薄积蓄全都拿出来,和好友田鸣皋、钱兴中等人一起,集资创办了广大华行贸易公司,主要经营进出口贸易和药品、医疗器械的邮购业务。

卢绪章经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通过广大华行的收入,积累一定经济实力,更好地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

闲暇之余,卢绪章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一些进步书籍。在阅读了马克思、列宁的一些著作后,卢绪章逐渐意识到,只有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让广大劳动人民翻身,带领中国走向兴盛。虽然此时卢绪章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他的心,已经和党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卢绪章的进步表现都被地下党员杨浩卢看在眼里,经过认真考察,杨浩卢决定发展卢绪章入党。

1937年的一天,杨浩卢找到卢绪章,和他进行了一场秘密谈话。杨浩卢开门见山的问道:

“你知不知道中国共产党?”

卢绪章如实回答:

“我看了不少关于共产主义的书籍,也知道了红军长征的事情,但是看不见,找不着,不知道共产党在哪里。”

杨浩卢见卢绪章如此坦诚,也不再兜圈子了,他沉思片刻,问道:

“你愿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卢绪章立即兴奋起来,当即回答:

“我坚决加入中国共产党,希望你多多帮助我。”

就这样,在杨浩卢的介绍下,卢绪章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虽然当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开始,但上海仍然处于白色恐怖之下,卢绪章的党员身份并没有公开,他利用广大华行作掩护,发展了近百名积极分子入党。

同时,广大华行在卢绪章的运筹下生意兴旺,日渐壮大,资产规模从当初的几百块,发展到了数百万美元,卢绪章也成为上海滩名副其实的商业大亨。

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卢绪章将他的广大华行转移到了重庆。

1940年,卢绪章接到通知,周恩来要亲自和他面谈,布置接下来的工作。能和敬仰已久的周恩来见面,这让卢绪章内心激动不已。

一天深夜,卢绪章在联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接受周恩来的单线领导。

在一个小屋内,卢绪章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亲切的对卢绪章说:

“你的广大华行办的很好,已经有了初步的社会地位,这很不容易,组织上希望你继续隐蔽潜伏,积蓄力量。为隐蔽起见,你们一定要做到不与左派人物来往,不要继续发展党组织成员,就算在妻子面前,也不要暴露自己真实身份。你要装扮成一个大资本家,充分利用各方面关系作掩护,使广大华行能长久运行下去,更好的完成组织交给你的任务...”

由于此次谈话属于高度机密,卢绪章不能做笔记,他只能静心聆听着周恩来的指示,将每一句话都记在脑海里,等回去后向同志们转达。

直到公鸡打鸣,谈话才不得不结束,为了不引人耳目,卢绪章必须要在黎明之前靠夜色的掩护离开。

临走前,周恩来握住卢绪章的手,再次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卢绪章同志,你所处的环境是险恶的,党相信你一定会把工作做好。你和各方面打交道,要做到像夏天的荷叶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再见,珍重!”

二、与魔鬼打交道

和周恩来见面后,卢绪章按照组织的指示,在重庆市中心购置了一块地皮,盖起了一座二层小洋楼,作为广大华行的总部办公室。

开业那天,广大华行门前车水马龙,前来祝贺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一时间,卢绪章和广大华行的名声传遍山城。

在重庆做外贸生意,少不得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一天,一位身着不凡的男子来到广大华行,说是要拜见卢绪章。从谈话中,卢绪章得知此人名叫张军光,是昆明中和药房的董事长,刚从昆明来到重庆。

卢绪章想起来,他之前调查过这个张军光。此人虽然贪财,但是重义气,而且八面玲珑,人脉甚广,在军统、中统均有朋友,是个用得上的人。

于是,卢绪章立即设宴招待张军光,这让张军光感觉受宠若惊。晚上,张军光如约而至,还带来了几位朋友,其中一人是蒋介石侍从室的专员,名叫施公猛,另外几人也都是国民党政府部门的人。

见面后少不了一番寒暄。卢绪章一面听着张军光的介绍,热情地和这些人握手,一面在心里牢记每个人地姓名和特征,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以后用的上地人,绝不能怠慢。

酒桌上,大家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但是那位施公猛专员也不是平庸之辈,席间对卢绪章不断进行试探。当他从交谈中得知,卢绪章家中客厅里摆放了《新华日报》时,出其不意地问道:

“卢经理是做生意的,怎么也订阅中共地《新华日报》,难不成对政治也感兴趣?”

卢绪章喝了杯酒,沉着应对道:

“做生意必须要了解各方面的行情,所以我什么报纸都会订阅,但是对于政治我是一窍不通的。”

之后,施公猛又问了几个刁钻的问题,但卢绪章都应对自如,加上张军光的从中周旋,最后施公猛也不发难了,一场接风宴最终尽欢而散。

此后,卢绪章对施公猛尽力拉拢,经常拿钱财接济施公猛,还邀请他来家中做客,两人俨然成了好朋友。施公猛当然也是感激不尽,为卢绪章办事也是十分尽心尽力,提供了很多便利。

卢绪章又通过关系,打通了重庆金融界渠道。八路军办事处每次收到爱国华侨或国外进步人士捐赠的黄金、美元,都会交给卢绪章,让他兑换成市面流通的货币,交给党以供急用。

在重庆期间,卢绪章每个月都要秘密去一趟八路军办事处和周恩来见面,当面向他汇报工作。周恩来要求他的身份必须保密,除了周恩来,卢绪章不受任何人领导。甚至有次董必武在红岩村作报告,卢绪章都没有和大家坐在一起,而是和周恩来一同到后台坐下听讲,足可见保密工作的严格。

在卢绪章的经营下,短短几年内,广大华行不仅在昆明、贵阳、西安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还创立了民生企业,业务迅速发展,社会地位日渐提升,而卢绪章本人也成了重庆商界的风云人物。

1945年10月,随着抗日战争的生日,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广大华行准备迁回上海。临走前,周恩来特意在红岩村设宴,为卢绪章践行。席间,卢绪章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想到解放区去工作,周恩来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广大华行迁回上海后,仍是党中央领导的秘密机构,这几年你为党所作工作,党是十分满意的。你想道解放区去战斗,党是理解的,但党更需要你在这个特殊战场上为党战斗...”

卢绪章被周恩来这一席兄长般的知心话深深打动了。说实话,卢绪章虽然在白区战斗多年,每天都要和各路人虚与委蛇,甚至和敌人喝酒打牌,称兄道弟,但内心依然是嫉恶如仇、血气方刚的性格,他并不喜欢这样的环境。

然而,周恩来的亲切开导,使他豁然开朗,他眼含热泪告别了周恩来,回到了上海,开始了新的战斗。

回到上海后,通过施公猛等人的推荐,加上自己的名声,卢绪章结识了国民党CC派大佬陈果夫。

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主要由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掌控,其中“陈”指的就是陈立夫、陈果夫兄弟。在这四大家族中,陈氏兄弟的财力最为薄弱,为了弥补这一短板,陈果夫想插足工商界。

陈果夫

一天,卢绪章接到施公猛通知,陈果夫要见他。在国民党卫生部长俞松绮和施公猛的陪同下,卢绪章坐车来到了陈果夫在南京的花园别墅区。

一见面,陈果夫就伸出手和卢绪章握手,说:

“挺年轻的么,今日得幸与卢经理相会,很高兴,请随便坐。”

卢绪章不卑不亢地向陈果夫问好,然后在沙发上坐下。

寒暄过后,陈果夫说出了他的目的。原来,陈果夫想在上海办一个制药厂,需要一个总经理,但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后来经施公猛推荐,觉得卢绪章很合适,就约来面谈。

陈果夫问了一些制药厂的选址、经营、销售等问题,卢绪章都对答如流,这让陈果夫心中暗喜果然选对了人。

离开时,陈果夫还送卢绪章一本线装书,亲自提笔在扉页上题字:卢兄惠存,弟陈果夫呈,民国三十六年一月 。以表示对卢绪章的亲近和信任。

卢绪章凭借他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将中兴制药厂打理的井井有条,蒸蒸日上,深得陈果夫信赖。

除了管理陈果夫的药厂外,卢绪章还在继续扩大广大华行的商业版图,把银行都开到了香港。

从广大华行创立以来,卢绪章为党赚取利润、筹集经费超过400万美元。

虽然身价不菲,但是卢绪章个人生活却十分简朴,而且他也不允许家人铺张浪费,他心中时刻保持党员的操守,他认为这些钱都是党的,共产党员赚的钱,应该全部上缴给组织。

由于工作需要,卢绪章经常来往于东北和苏联驻上海的商务处,这也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1947年夏,卢绪章一个中统的朋友把他叫过去,向他出示了一张南京国防部二厅密令原件,上面称:卢绪章去东北从事贸易活动,有资助共党嫌疑...。

那位中统朋友对卢绪章说:

“卢总,我们处里接到上峰指示,有人怀疑广大华行是共产党机构怀疑你是共产党,我已为你说了话,肯定是你树大招风,发了财惹人眼红,要敲你竹杠了。”

卢绪章立即说到:

“我去东北和苏联商务处,但完全是为了做生意,和苏联做生意能赚大钱。在说了,如果我卢某是共产党,那果公(陈果夫)还找我打理药厂,他岂不是也有通共嫌疑。”

不过,卢绪章虽然这样说,但暗地里他也察觉到危险来临,为此,他采取措施,一方面减少和苏联的贸易,不再去苏联设在上海的商务处,减少特务注意;另一方面积极利用陈果夫这张牌,通过对国民党内部的关系运作,打消特务的疑虑。

果然,国民党特务没有继续找他的麻烦,卢绪章因此躲过一劫。

三、走向光明

1948年,随着局势不断恶化,卢绪章等地下党员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6月份,曾担任过广大华行联络员的共产党员绍平和他的妻子同时被捕。在敌人的残酷审讯下,绍平妻子叛变,广大华行随时有被敌人破坏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经组织批准,卢绪章等人决定将广大华行的中心资产向香港转移。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卢绪章频繁来往于上海和香港之间,将黄金和其他资产转移到了香港。当国民党决定对广大华行下手时,却发现早已成了一座空壳,核心人物早已转移了。

然而,卢绪章的儿子卢贤栋却不愿意离开上海,尽管卢绪章和妻子毛梅影从香港打电报一再催促,但卢贤栋仍不愿意动身。

原来,卢绪章从未给儿子说过自己的身份和事业,卢贤栋只觉得,父亲突然抛下这么大的产业跑去香港,心中十分不解。

但是卢绪章不能不管儿子的安危。这时恰巧有一位同志要去上海办事,卢绪章写了一封信让他带给卢贤栋,并嘱咐不管用什么办法要把卢贤栋带来香港。

这位同志到上海找到卢贤栋后,不由分说,直接将他架上了前往香港的飞机,而卢绪章和妻子毛梅影早已在机场等候多时。事后,卢绪章很严肃地和子女们做了一次交谈,他说:

“你们都记住,爸爸现在的一切都不是你们的,这些财产家业都不会给你们留下,你们要好好学习才有出息,千万不要靠父母,自己的路自己走...”

这时候孩子们已经大体知道父亲是在做一份崇高而伟大地事业,他们用力地点了点头,将父亲地话牢记心中。

1948年底,卢绪章接到组织通知,让他去河北西北坡学习,以便为解放后即将到来地各项工作做好准备。卢绪章内心激动万分,这一天他等了十几年。

妻子毛梅影见卢绪章收拾东西,知道丈夫又要出远门了,担忧地问道:

“你去的地方安全吗?”

卢绪章回答道:

“我去的是最光明最安全地地方!”

言语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来到西北坡后,卢绪章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解放区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地亲切。在这里,他遇到了仰慕已久地毛主席,毛主席对他以往的功绩倍加赞赏,鼓励他为新中国做更大地贡献。

渡江战役结束后,卢绪章跟随第三野战军来到了上海,这是他时隔一年后再次回到上海。只不过这次不是地下党员身份了,而是华东区贸易副部长。

由于卢绪章之前长期潜伏在上海,很多人对他的真实身份不清楚。当看到曾经国民党大佬陈果夫面前的红人,如今成了人民政府的贸易部副部长,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向上海市长陈毅写信,检举揭发卢绪章。

陈毅看了信后,对卢绪章笑着说:

“你以后上街可要当心呢!说不定他们会自发把你抓起来送到公安局,到时候还要我去保你出来呐!”

1950年,周恩来亲自筹划新中国对外贸易事业,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对外贸易公司,卢绪章被任命为总经理。

到任后,卢绪章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

1952年,对外贸易公司已经初见成效,卢绪章也被调回外贸部担任局长,此后又担任部长助理、副部长等职,奠定和开拓了新中国的外贸事业。

1995年11月8日,卢绪章不幸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一家电影公司将卢绪章的事迹搬上了荧幕,名字叫做《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其实,和电影比起来,卢绪章的真实经历其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纵观卢绪章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在敌人心脏战斗十多年,为党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和经费,但自己却节俭朴素,从来不把钱财看成是自己的。老一辈革命者的高风亮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0 阅读:3

品读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