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抬梁式、穿斗式与井干式

读经典看 2024-06-07 08:28:54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地区就采用了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

至商代,中国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官室和陵墓。

西周及春秋时期,营造了很多以宫市为中心的城市。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瓦的出现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次重大进步。

抬梁式(叠梁式)

抬梁式

战国时期,城市规模比以前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和彩面。

穿斗式

穿斗式

中国古代建筑大都是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梁架结构的构架形式最常见的是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结合式。除了抬梁式、穿斗式和抬梁穿斗结合式的木构架外,还有两种木构架形式就是干栏式和井干式。建筑的规模大小、平面组合、外观形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结构类型与材料特性的制约。

井干式

井干式

秦汉时期,木构架结构技术已日渐完善,其主要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发展成熟。

图片来自网络,倾删。

0 阅读:2

读经典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