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里的山——吴山(一)

读经典看 2024-05-27 05:40:03

吴山经常路过,也时不时会上去。

这次去吴山,是专门去看绣球花展。

绣球花,还有很多其他名字,其中更有特征的、比较好记的是八仙花、紫阳花和洋绣球。

路过吴山脚下的读书广场,看见有一个“公民爱心日”的献爱心活动,可以去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几本书,也可以掏点钱,买一个孩子们手创的艺术品,如带有孩子们自创的书法和诗词文章的扇子、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各种玩具,总之,形式非常多。觉得这确实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既弘扬了中国文化艺术,又鼓励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吴山这“天下第一山”,还真不是白叫的!

在吴山脚下,遇见一块大石刻,上面刻着两句诗:“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这只不过是苏轼诗词《法惠寺横翠阁》中的前两句,全诗是这样的: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这里的“千步冈”,指的还是吴山;而这里的“平湖”,说的是西湖。

这首诗是熙宁六年(1073)春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作的,盖由眼前景引发了故园情,遂起百年流光易逝,人事无常之感慨。

不管怎样,苏轼对吴山还是很感兴趣的,早晨起来就看,晚上太阳落山时也看,这里看了那里看,难怪吴山在他眼里如此多姿!

那时,杭州有个法惠寺(原名兴庆寺,北宋大中祥符间改名法惠寺),在清波门外,是五代时候的吴越王钱镠建造的,寺内有个阁楼,叫横翠阁,苏东坡大概就是站在这个横翠阁上眺望吴山的。

苏东坡对杭州的影响有多大?看看杭州的举办的一个以东坡为题材的小学生绘画比赛和展出就知道了,东坡的诗,东坡的词;东坡的饼;东坡的肉;东坡的起居,东坡的癖好……只消看一阵子,东坡就被你了解个大概了。

从山脚苏轼诗题刻处顺着石台阶上去,往城隍阁方向去,不一会儿又遇见一个石刻。

这一块上,刻的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前两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这个柳永可真是,可着劲儿晒自家的好东西,让那女真族人完颜迪古乃(就是金人完颜亮)看了,果真来到吴山上,站在吴山东南边最高的山峰紫阳山的山顶俯瞰杭州,心想柳永说得没错儿,就是好啊。

于是,完颜亮起了贼心,兵分四路对南宋发动了全面进攻,连他堂弟完颜雍在东京辽阳府发动政变称帝也不管不顾,发誓要拿下临安城。

起兵之前,还作诗曰:“万里车书盍会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其野心,就昭然于这首诗中了。

林肯接见写《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斯托夫人时,曾感概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内战(指美国当年的南北战争),柳永和斯托夫人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首诗区区一百零七字就引起来一场战争。

接着路过的,应该是中国财税博物馆的后门,因为只看见一只大“财鼎”和一个小巧精致的单檐四角攒尖小亭,亭子里的一只青铜大乌龟的背上驮着刻有开馆介绍的铜雕刻碑文。

看各个时期的花花绿绿的钞票,就得进这个博物馆去,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解放后期的各类税票、钞票,都可以在这个馆内看到。

一路上遇到很多古樟树,除了觉得这些樟树老,还觉得吴山也很古老。

“我问青山何日老,青山问我几时闲。”

谁说青山不老的?看山上的这些大树,虽然还是那么郁郁葱葱,但有的已经几百岁,甚至上年岁了。

不一会儿,就爬到了吴山景区。

吴山就是这样,别看山头多,却都不怎么高,大部分只有七八十米高,大部分楔入了杭州城,要不郁达夫怎么管它叫“城里的山”呢?

“山从天目下,潮到富阳回。”明代张以宁这话没错。

吴山,确实是天目山的一条余脉的尾巴,这尾巴早先大概还是在水里的多,后来就水域逐渐变成了陆地,它就成了“城里的山”了。这真是大自然的馈赠!

0 阅读:81

读经典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