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的中泰

读经典看 2024-06-02 05:39:50

说起杭州余杭区的中泰,有人想到一条街道,有人想到一个地方。

中泰这个地方位于杭州市西部,属于余杭区。

中泰地处杭州未来科技城,东部与闲林街道接壤,北与余杭街道相连,南部与富阳相接,西部与临安区毗邻。

来到中泰这个地方,发现这里确实有条中泰街。

中泰这个名字,来自此地原来的两个乡镇,一个叫中桥乡,另一个叫泰山乡(因境内有泰山而得名);这两个乡一合并,新成立的乡就叫中泰。

中泰这个地方,有绿城足球训练基地,有江南慢村景区,还有德国百年乐园——卡尔斯乐园……

不过,最出名的还是中泰的紫荆乡,因其浩瀚如烟的苦竹林以及这竹子生产出来的笛子,被誉为“苦竹之乡”和“中国竹笛之乡”。

中泰的苦竹为什么适合做笛子,去看看那近两万亩的竹林就能猜出来了:苦竹身材匀称修长,每一节竹节都很长,细长细长的,一看就是制作竹笛的料。

不过,这些竹子并非全都用来制作竹笛,真正用作竹笛的竹子,还得经过精挑细选,那些历经四五年风霜雨雪依然修长挺拔、无腐无蛀的才能“雀屏中选”。

苦竹被砍下来后,要放在避光、干燥、通风的地方,自然阴干三年以上。这期间,那些发霉、开裂、变形,湿度不是恰到好处的竹子,要被二次淘汰。

历经几次淘汰选拔,最后优胜而出的竹子,才拿来制作竹笛,制竹箫,这些竹子是全国制竹同类产品的原料中最好的。

我们中国的航天员,曾经在太空展示过一根竹笛,这根竹笛正是来自中泰紫荆乡。

中泰的竹笛,古时还是进献给朝廷的贡品。宋代诗人范成大游余杭天柱峰时曾作诗句云:“疆场决胜飞鸣镝,诗话文章赖尔传”,这里的“飞鸣镝”,说的就是中泰的竹笛。

其实,除了竹笛,苦竹还能制作出很多其他乐器,如萧、尺八、葫芦丝……品牌有“灵声牌”、“敦煌牌”、“苏东牌”……我们的民乐演奏家们,特别喜欢中泰竹笛。

中泰竹笛还远销国外,全球每100支演奏竹笛中,至少有85支竹笛来自这里。

除了乐器,苦竹还可以生产制作竹杆圆珠笔、天竹筷、书架、屏风、标枪、绞棒、毛笔杆、沙棍、标杆、大棚、中棚、卷布棒等。

茫茫的竹海,诞生了天然的泉水;玉遥牌天然泉水,就取源于铜岭桥仙洞坞的茫茫竹林深处。

中泰上黄庙水库

单看一支细细长长的竹笛,你根本想象,这根竹笛浓缩着一个四五十年的老匠人的72道工艺。

紫荆村还与全国多所音乐院校长期合作,引进制笛大师、演奏大师成立工作室。

紫荆村也深挖苦竹的文化价值,举办竹笛夏令营、笛箫文化公益课堂、竹笛人才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广邀笛界专家、演奏家等来中泰参加活动。2023年12月31日晚,在《欢聚一堂》的喧腾歌舞中,“2024中国农民诗会元旦迎新晚会在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跳头文艺集镇绚丽启幕。

村里建设了竹笛二十四节气广场、竹笛展示馆、竹音斋、竹音广场、百乐集、紫荆书院,让更多的人知道苦竹,知道紫荆乡,深度体验竹笛制作和笛文化。

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使“中泰竹笛”这项非遗技艺的知名度大大地得到了提升。

一提到苦竹,紫荆乡的人就笑了:紫荆乡,一个人口不到3000人的小村镇,却把竹笛做到了年销售量超450万支,全产业链产值超过3.5亿元的大产业,这其中的好处不言自喻。

苦竹哪里苦呢?分明是中泰人的致富竹嘛!

除了苦竹,中泰还有很多别的好东西:白茶、白米、花卉苗木……

芙蓉、茶花茶梅、美女樱、珊瑚朴、三角枫、广玉兰、鸡爪槭、红叶李、桂花、香樟、……黄花鸢尾、再力花、菖蒲、水烛、荷花、睡莲、水葱……兰花三七、书带草、吉祥草……中泰人的生活,和他们苗圃里的花草一样,变得一天比一天更加丰富多彩!

在竹林深处,我们遇到一个寺院。

寺院叫石盂禅寺(附近村民们更乐意叫它石鱼寺)。寺院最早建于晋代,据说当年寺庙匾上大雄宝殿四个字是蒲松龄写的。

寺前有一个大水池,里面有一条巨大的石鱼,

硕大的鱼头向着天空,嘴微微张着,鱼尾卷翘起来,仿佛要跃向苍穹的样子。

传说这条是西游记通天河里的鲤鱼怪所变,寺院的名字也是起于这条鲤鱼。

现在,山门内尚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等,应该都是后来修建的。

据寺里和尚说,此寺院曾有身怀武功绝技者,经常为山下青年传授。

总之,余杭中泰这个地方,山秀、水美、地杰、人灵,真是一个好地方!

0 阅读:0

读经典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