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切革命的导火索: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只顾私利

辉维观澜 2024-05-19 00:43:58

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历次革命,都有一个共同的导火索,那就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而统治者却依旧不顾人民死活,只顾自己的私利,不断出台一些与人民利益和诉求背道而驰的政策措施。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反动统治阶级”。

在秦朝末年,这样的“反动统治阶级”是以秦二世、赵高为核心的反动统治集团。他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不断大修宫殿,以严刑峻法对待人民,视人民为可以随意驱使、杀害的奴仆。结果,最终逼得人民揭竿而起,将其埋葬。

在隋朝末年,隋炀帝又犯了和秦末统治者一样的错误,好大喜功,不仅建宫殿、挖运河,还四处征伐,把老百姓当成了可以随意压榨的对象。结果,各地蜂起的农民起义最终终结了隋朝。隋炀帝,这位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最终被其臣下——宇文化及杀害。

后来,到了明朝末年,皇帝一样在犯这个错误。朝廷打仗需要钱怎么办?在皇帝看来,皇亲国戚的俸禄不能动,皇帝自己的内帑银不能动,官员们贪的钱也不能动,唯一能动的就是普通百姓的钱,于是,在当时全国多地闹灾荒的情况下,官府依然派出衙差疯狂征税,从百姓手中抢走了最后一粒粮食。于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一起造反了,最终打进北京,终结了明朝。

再后来,到了清朝末年,清军打不过洋人,一次又一次赔款谁来出?当然是普通百姓。统治者花天酒地,钱谁来出?还是普通百姓。于是,不堪压榨之苦的百姓又反了,清朝灭亡。

到了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依旧不顾人民死活,打内战、纵容贪污、纵容官僚资本投机取利。同时,为了筹集军费,还狂印纸币,搞“大放水”,弄得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于是,人民不堪重负、奋起反抗,国民政府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最终走向了灭亡。

为何历史早已反复告诉了统治阶级“民心不可违”的道理,中国各朝代末期的统治者却依旧犯同样的错误呢?因为朝代末期的统治者没经历过创业的艰辛,把拥有权力、压榨百姓当成了理所当然。在他们心中,皇亲国戚、官员,甚至他们养的宠物都比百姓重要,所以他们才会任性胡为。

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是:任何王朝的创建和维持,都需要百姓支持。任何王朝的权力,归根结底都来自人民。一旦人民活不下去了,一旦人民发现统治者不再听从他们的意见,那么他们就将拿起武器收回权力,这是任何集团、资本或者武装都阻止不了的,可谓顺之则昌,逆之必亡。

1 阅读:21

辉维观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