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中国国企悄悄变成了私企?

辉维观澜 2024-06-04 06:20:46

声明:此文绝对不是AI创作,头条审核注意甄别,不要胡乱提示,误导读者。

最近,格力电器的“网红”总裁董明珠语出惊人,她说:“打工人要休闲就得辞职。”言下之意是,中国打工人是没有休闲的资格和权利的。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很多人都在追问“她说错了什么”,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董明珠所掌舵的“格力电器”其实已经不是国有企业了,而是一家股份制私营企业。

2019年,“珠海明骏投资”收购国企格力集团在格力电器15%的持股。之后,该公司在格力电器的持股比例达到16.2%,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而“珠海明骏投资”则由“高瓴资本”实际控制。相比而言,国资在格力电器内部的持股比例变得很少,几乎已经没多少话语权了。所以,现在的董明珠并不是以一个国企领导的身份在说话,而是以一个私营企业股东和高管的身份在说话。至于她退休之说,更是无从谈起。只要她想干,可以终生不退休……

改革开放以来,像格力电器这样由国企摇身一变,成为私企的情况不在少数。为何会变成这样呢?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国企效益不好,经营不下去了,所以国资委将企业卖给了私人老板、外资企业或者过去的国企厂长等管理者。

还有的,则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更好地激发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所以在企业效益很好的情况下,依然将企业卖给了私人资本或外资,完成了私有化。格力电器、曾经的新飞电器等众多原来的地方国企都是这样完成改制的。

然而,这样改革真的是合理且必要的吗?实在一言难尽。在改革后,拥有资金实力的企业高管显然是得利了,很多都从企业的“管家”成了企业的“主人”,而对普通工人而言,却往往意味着要失去全民所有制企业员工的身份,变成私企员工,收入和地位都大打折扣。况且,企业改制后,也未必就经营的比原来好,比如新飞电器在卖给外资后,就变得辉煌不再。如今,又被国资买了回来,可谓走了一段弯路……

这样改革除了效果不尽如人意外,其程序合理性也令人置疑。因为创办国企的原始资本来源,有些是解放初期以“公私合营”方式收归国有的私人企业,有些则是老百姓交的税款。因此,中国国企的资产从法理上看,既非国资委所有,也非国企员工所有,而是中国公民人人有份。所以,在法律上,国企的全称是“全民所有制企业”。

这样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前苏联其实也有。在俄罗斯对俄境内的前苏联国企进行私有化时,这些前苏联“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股份被平均分给了全体俄罗斯联邦的公民。尽管俄罗斯普通百姓分到的股份,最终被俄罗斯的大资本家买走了,但俄罗斯最终算是用行动告诉了大家:前苏联的国企真的是“全民所有”,真的是人人有份。

尽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国企是由国资委代表全体中国公民管理的。但既然国企是“全民所有制”,其原始资本来自全体公民,那么,从法理上看:国企在进行所有制改革时,就理应让全体公民知晓,并公开征求意见,而不是悄无声息的进行。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0 阅读:0

辉维观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