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钟曾要枪毙许世友,67年许笑道:杀我都不生气,踹你一脚怎么了

近现代史源 2024-06-14 02:55:40

我军开国将领中,陈赓是1922年入党的,也就是中共建立后的第二年。大将很爱开玩笑,平时经常拿这件事跟战友们“炫耀”,说自己是我党元老,这其实也是一种自豪之情。陈赓入党确实够早,但有一位开国上将,在入党时间上力压陈赓,就是傅钟。傅钟上将1921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入党,早期职务地位都很突出,但他为人十分低调,很少提自己的党龄。

傅钟理论水平高,回国后他被中央派往红四方面军任职,出任过师政委等职务,后来晋升至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傅钟又成为抗大政治部主任,1940年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他是我军非常优秀的政工干部,55年9月获得开国上将军衔。与他一起被评为上将的,包括同样出自四方面军的名将许世友。

然而傅钟和许世友,却因为一件事情,军政生涯中长期关系紧张,直到建国后都互相不说一句话、见面不打招呼。这种情况,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之间是极为罕见的。原来在1936年,擅自行动导致兵败四川的张国焘,不得不与四方面军将士前往陕北。为了团结和教育队伍,中央针对张国焘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组织了严肃批判。

许世友当时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名军长,此前很受张国焘器重。“批张”扩大化的背景下,很多人情绪激动讲话过火,许世友受牵连并遭到了错误批判,其实有些问题是莫须有的。暴脾气的许将军,不肯受这个气,私下联络了王建安等四方面军战友,准备离开陕北去“打游击”。结果许世友的计划没能实施,就因消息泄露被关了禁闭。按理说这属于严重错误,但事出有因不是不能理解。

傅钟一直是抓军队政治工作的,许世友出了这样的问题,他感到极为生气。傅钟认为,张国焘本就是有大错误的人,许世友不及时划清界限,还抵制批评对抗中央,属于错上加错。傅钟指示下属,整理出许世友等人的卷宗,建议中央枪毙此人、以儆效尤。其实这也是傅钟的工作需要,当时他恰恰是许世友一案的审判员,他需要拿出基本的态度。

很显然,许世友的处境极为危险,以傅钟为代表的一些同志,都支持“处决”许世友。关键时刻,还是爱才的毛主席出手,才帮将军化险为夷。充分了解完事情经过后,主席对相关人员采取缓和的态度,最终“解放”了许世友。后来许世友十分感激伟人,逐渐发展成为毛主席最信任、最得力的干将之一。原本剑拔弩张的局面,得到了最好的处理结果。

但话说回来,若依着傅钟的意见,许世友的军政生涯就戛然而止了,甚至很可能连命都保不住。所以不难想象,恢复职务地位后的许将军,对傅钟是怎样的看法。傅钟是坚决拥护中央的,所以态度严厉,后来朱总司令曾劝解过此事:你当时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批许世友他们批得太狠,等找个机会,还是要主动和解一下。

傅钟虽性格强硬,但作为有思想的政治干部,总还是听劝的。只不过战争年代大家工作很忙,许世友又常年在外带兵,与身处中枢机关的傅钟沟通机会不多。两人之间的隔阂,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是存在。1967年中央开会时,时任全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傅钟,见到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思虑一番后,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率先打破沉默、与老战友握手言和。

会议间歇,傅钟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向许世友伸出右手。但尴尬的是,许世友看了一眼傅钟,随即便把头扭到一边,与其他同志谈笑风生,仿佛傅钟没来过一样。傅钟没放弃,又跟许世友打了一遍招呼,这回许世友瞪着他说:我倒想狠踹你一脚!这一举动,如一盆冷水泼下来,令傅钟又羞又气。傅将军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他扭头就走,嘴里还念叨着:有人牛得要上天了!

就当气氛陷入冰点时,许司令忽然大笑起来,连忙喊住了傅钟:哎呀!当年你可是要枪毙我,我都没生气呢。现在只说踹你一脚,你就不干了?傅钟听后,才意识到许世友刚刚是在跟自己开玩笑,原来对方也早有缓和之意。确实如此,若傅钟一走过来,许世友就立即笑脸相迎,也不符合逻辑。两位多年不睦的老友,在这一刻终于敞开了心扉。

后来傅钟特意赠送给许世友一本《红楼梦》:他是搞政治工作的,却送给战友一本文学作品,可见两人的关系确实是好了很多。同样,许世友也越发敬重傅钟,多次请他到军区讲课,给下属补充理论知识。1985年许世友病逝时,傅钟十分难过。他比许世友大6岁,却拖着85岁的病体,亲自到场参加了追悼会。四年之后,傅钟将军病逝。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3

近现代史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