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吴德调动卫戍区部队,华主席说:除了吴忠,你还要去找陈锡联

近现代史源 2024-06-11 06:49:24

76年10月的关键行动前,时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吴德,向华国锋同志推荐了一位开国少将,就是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表示行动计划需要吴忠的参与。华主席已经指示吴德来负责调度北京卫戍区部队,确保行动顺利;但吴德职务较多,他只是兼任卫戍区政治委员,要真正掌控好卫戍区,势必需要吴忠司令员的全力支持,毕竟吴忠才是真正的军事干部,对卫戍区部队的影响最大。吴德向中央领导推荐吴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中央警卫团和北京卫戍区,在关键时刻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而这样的特殊事情,人不在多而在精,确保关键节点不出问题。吴德自然清楚这个道理,若非绝对必要,是不会向华主席提这个用人建议的。华国锋与吴德不谋而合,其实华、叶二位首长,已经“考验”过吴忠了。就在几天前,海军政委苏振华以游览密云水库为名,单独约见了老下属吴忠。苏振华正是受叶剑英元帅的委托,来了解吴忠的立场及态度。吴忠为人正直干练、党性很强,表示自己坚决支持华国锋、叶剑英的决策,北京卫戍区部队忠诚可靠,完全服从二位首长指挥。

但谨慎起见,华国锋听吴德说起吴忠后,又不动声色地问了吴德一句:吴忠这个同志,你认为可靠吗?吴德与吴忠已经共事多年,几乎每天都见面,他非常了解并信任自己的搭档,认为吴忠刚直果断、没有任何问题,便当即向华主席打了“包票”。华国锋点点头,对这个提议表示认可,同时又补充了一句:除了吴忠,你还要再去找一个人。调动卫戍区部队,需要经过陈锡联。

华主席为何这样讲呢?陈锡联当时是北京军区司令员,并且负责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权力和地位都非常突出。卫戍区部队,在建制上隶属于北京军区,陈锡联是吴忠的顶头上司;更重要的是,动用驻京部队、哪怕只是一个连的兵力,也需要中央军委同意才符合流程。所以华主席考虑全面、安排得很有道理:只要陈锡联同志忠诚可靠,这次行动是一定要经过他的。

陈锡联出身红四方面军,后来成为二野名将,叶帅对他的直接了解比较有限;而华主席的军队资历更是不深,起初对于陈锡联没有多少把握。但华、叶二人都极为信任李先念同志,李先念和陈锡联一样,出自红四方面军,彼此十分熟悉。就在不久前给毛主席守灵时,陈锡联还私下找过李先念,忧愤地表示“这样下去不行,要尽快设法解决那几个人”。李先念本就了解陈锡联,听了他的这番表态后,再无顾虑。有李先念担保,华、叶心中便基本有数了。所以在跟吴德沟通时,华主席主动说出陈锡联的名字,这是一种信任。吴德心领神会:华主席的意思,是卫戍区调兵需要陈锡联授权并支持。

此前河北唐山发生大地震,动用了大批部队抗震救灾,陈锡联也在前线调度指挥。10月4日回京向华国锋汇报赈灾情况后,陈锡联回到自己家中,刚到家不久吴德便来登门拜访。但陈锡联对吴德到访并不意外,阴谋集团在毛主席逝世后动作频繁,刚刚跟华国锋见面时,华主席已经和他通气并做了相关指示。当看到首长做出一个“抓”的手势时,陈锡联内心很兴奋,当即回复:我完全支持中央决定!

所以陈锡联听吴德说完来意,便非常严肃地告知对方:关于卫戍区部队,近期无需随时报告、请示,临机行动切勿耽搁。陈锡联主持军委工作,是76年初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的;所以很大程度上讲,有了陈锡联将军的授权,吴德、吴忠在特殊时段动用卫戍区部队,便是合理合法的。陈锡联是久经考验的老同志、出自“刘邓大军”的开国上将,关键时刻思路果然清晰立场坚定。也正因有了陈锡联等同志的支持配合,中央后续的重要行动才得到有力保障,国家形势大定。

0 阅读:581

近现代史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