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立实数理论:天衣无缝的数直线

百科漫谈课程 2024-05-03 20:38:32

张景中谈实数理论:天衣无缝的数直线

抽象数学的先驱——戴德金

数学史上最让人惊奇的事情之一,是实数的逻辑基础竟迟至19世纪后叶才建立起来。

数系的扩展(俄罗斯套娃)

正整数是容易理解的,简单的计数就要用到它。3岁的孩子,也会数他手中的水果糖。分数也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它可以归结为整数之比。

但是,无理数的本质是什么?直到18世纪,无理数对数学家们来说仍然是一个谜,但人们又不能不和无理数打交道。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为了掌握季节变化的规律,需要天文知识,要测算日月星辰的位置。这样三角学发展起来了。√2被发现400多年后,人们已会计算许多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这些值绝大多数是无理数。

到了1500年前后,人们不但会解二次方程式,而且开始会解一些特殊的三次方程式了。这些方程式的根,很多是无理数。

又过了不到100年,纳皮尔(1550年~1617年)发现了对数。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对数差不多都是无理数。

无理数的广泛使用,促使越来越多的数学家开始探讨无理数的实质。

对无理数,有的数学家坚持不承认主义。他们认为,尽管为了研究几何问题不能不用到无理数,但我们想把它数出来的时候(用小数表示出来),它们就无止境地往远跑,使我们无法准确地掌握它!既然缺乏准确性,又怎么能叫做数?所以,无理数不是数,它是隐藏在无穷迷雾后面的某种东西。也有不少数学家认为无理数是地地道道的数,因为无理数可以表示实实在在的几何量,可以用有理数来逼近,但他们也没有提出无理数的系统理论。还有很多数学家,像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数学家,他们大胆地应用无理数,并不关心无理数的本身是什么。他们不觉得这里面有多大逻辑上的缺陷。

顺便提一下,当时,由于解二次以上的代数方程式,负数和虚数也开始在运算中使用。16世纪的欧洲数学家们,被负数、无理数、虚数弄得晕头转向。就像刚上中学的中学生,觉得这是一些难以理解的“怪物”。

随着科学的发展,负数被大家理解了,虚数也得到了合情合理的说明,但无理数之谜的谜底,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被真正揭开!

这是因为,由于19世纪爆发的工业革命,机器被大量使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促使微积分迅速发展。微积分要研究变量,变量被人们理解为“连续变化”的量。什么叫连续变化呢?比如,x连续地从0变到1,这是什么意思?你可以回答说,x要取到0和1之间的一切实数。这“一切实数”又是哪些?除了有理数,算不算无理数?如果要算,无理数是什么?

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不回答这个问题,微积分的很多基本定理就证不出来。比方说圆到底有没有面积?圆内一点和圆外一点用一条连续曲线连起来,这曲线和圆为什么一定会相交?这些一看就对的事,偏偏证不出来!这说明关于实数的理论太不完整了。

让人惊奇的是,这个2000多年没有解开的无理数之谜,只要采用一个新的观点,便迎刃而解!

这个新观点,其实并不新,它是从欧几里得以来人们就有了的一种看法,只是大家都没把它说清楚罢了。

什么看法呢?

这就是直线的连续性。在直线上取定一个原点,一个单位长度,一个正方向,直线就变成了数轴。直线是连续的,直线上面每个点可以表示一个实数,所以实数也是可连续变化的。

但是,究竟什么叫做“连续”,又不容易说清楚了。

形象地说,连续就是没有缝隙,就是天衣无缝。如果再问什么叫天衣无缝,那该怎么回答呢?

让我们动脑又动手吧。给你一把最最锋利的刀,你用尽全身力气,在这根天衣无缝的数直线上砍一刀,把它斩成两截,会发生什么呢?

因为直线是天衣无缝的,这一刀一定砍在某个点上,或者说,砍中了一个实数。否则,岂不是有缝隙了?

如图7-1,假定从点 A 的位置把直线砍断,这个点 A 到什么地方了呢?在左半截上,还是右半截上?

不在左边,就在右边!反正不会两边都有,也不会两边都没有;因为点不可分割,也不会消失掉!

这是想像,从想像中悟出一个道理来。所谓。直线的连续性,就是这么一回事:不管把直线从什么地方砍断成两段,总有一段是带有端点的,也只有一段是带有端点的!

实数系统的连续性,也就可以依样画葫芦了:

“如果把全体实数分成甲、乙两个数集合(每个集合都不空),而且甲集里的任一个数x比乙集里的任何一个数y都小,那么,要么甲集里有个最大数,要么乙集里有个最小数,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这就叫做实数系统的连续性。”

连续性的含义,这样就清楚了。

按这个标准检查有理数系,会怎么样呢?

我们很容易发现,有理数系不满足这个标准。比如,把所有负有理数和平方不超过2的正有理数放在一起组成甲集,把所有平方超过2的正有理数组成乙集,这时,甲集里没有最大的数,乙集里也没有最小的数。如果直线上只有有理数表示的点,刚才那一刀从这甲、乙两集之间砍下去,可就砍了个空。这说明这个地方有个缝隙!那请谁把它填起来呢?我们的老朋友√2,正好可以填在这里。

这样把有理数分成甲、乙两部分,使乙中的数都比甲中的数大,这样一个分法叫做有理数的一个“分割”。

有时候,有理数的分割之处并无缝隙,比如,把所有负的有理数组成甲集,其余的组成乙集,这时乙集就有一个最小数——0。有理数0把这个位置已占住了,不需要请无理数来了。

可见,有理数的分割有两种:带缝隙的和不带缝隙的。带缝隙的需要添个无理数填上它,不带缝隙的,有理数早已在这里填好了。

一句话,有理数的每个分割产生一个实数。

说得更严格一些,有理数的一个分割就叫做一个实数。带缝隙的分割叫无理数,不带缝隙的分割叫有理数。

有理数

实数的这种定义,是戴德金提出来的。几乎同时,魏尔斯特拉斯和康托尔分别提出了用有理数列来定义实数的方法¹。方法尽管不同,但建立起来的实数系统本质上是一回事。

也许你觉得,把有理数的“分割”叫实数,有点怪,有点别扭。

确实别扭,当时就有数学家对戴德金这一套不以为然。连戴德金自己也反复说,分割产生数,但分割本身并不是数。后来,大家认为,分割产生数的说法不严密。什么叫产生?数的定义还没有,怎么产生?还是说“分割”就是实数才对。尽管别扭,一开始,大家听说地球是圆的,地球绕太阳转,不也觉得别扭吗?

注①:魏尔斯特拉斯用递增有界的有理数列来定义实数。康托尔用有理数的“基本序列”来定义实数,说a₁,a₂,...,aₙ是基本序列,如果对任给的ε>0,可以找到n₀,当n、m>n₀时,|aₙ-aₘ|<ε。

当时也有人提出,说无限不循环小数就是无理数,循环小数就是有理数。这样也对,也可以建立起同样性质的实数系统。

说实数是无限小数也罢,是有理数的分割也罢,是有理数的某种序列也罢,都是先承认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在这个基础上才建立起实数系统。这样建立实数理论,叫做“实数的构造理论”。

实数

后来,大数学家希尔伯特认为,这样来定义实数太麻烦了,干脆举出一些实数系统应当满足的基本条件,叫做实数公理。实数,就是符合这些公理的一些东西,岂不方便?

实数应当满足哪些公理呢?他提出了4组共18条公理,大致的意思是:

1.算术封闭性:在实数之间,加、减、乘、除可以通行无阻(除数不能是0)。四则运算的结果仍然是实数。

2.运算规律:实数之间的加法和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3.实数之间可以比大小:两个实数a,b如不相等,不是a>b,就是b>a。这些大小关系符合一些要求,就是我们学过的不等式基本性质(若a>b,b>c,则a>c;以及不等式两端可以同加一实数,同乘以一个正数)。

4.连续性,其中包括两点:

(1)a,b是两个正数。不管a多么小,b多么大,可以把a自己反复相加有限次,使a+a+...+a>b。这叫做实数的阿基米德性质。

(2)把全体实数分成甲、乙两个非空的集合,而且乙集合里的数都比甲集合里的数大,则甲集合有最大数或乙集合有最小数,这叫做实数的完备性。

这样列出几条简单公理,在公理的基础上来展开研究,确实方便的多,近代不少教科书讲实数,就从这些公理说起,不扯老账。

这么多公理中,只有最后一条——完备性,才表现出实数系统的独特风格。不信你一条条对照,有理数系统满足其他每一条,就是不满足这一条!

在代数理论中,把满足1,2的数系,叫数域;再满足了3,就叫有序域;再满足了4之(1),叫阿基米德域;到满足了,就是完备的阿基米德域。完备的阿基米德域只有实数系统,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建立了实数的理论,许多本来说不清的事都可以说清楚了。这里举几个例子:

(1)√2是什么?终于可以说清楚了。它可以用有理数的带缝隙的分割来刻画,可以用递增有界的有理数列来刻画,也可以用无限小数来刻画,也可以从实数公理出发证明方程式x²=2有唯一正根√2来说明。总之,它是一个完全有根有据的实数了。

(2)长期以来,大家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面积(或外切正多边形面积)来逼近圆面积。大家相信,当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大时,就得到了圆面积。根据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个“极限”一定存在呢?根据就是“递增有界数列必有极限”。可这条定理老是证不出来。原因在于,我们认为这个极限是个实数,而实数是什么却不知道!把实数说清楚了,这个定理很快就证出来了。

(3)我们认为方程式 x⁵+2x+1=0在-1到1之间一定有实根。为什么呢?因为-1代进去,等式右边得-2<0,x=1代进去得4>0,让x一点点连续变化, x⁵+2x+1也只能一点点连续变化。它从-2变到4,中间一定经过0。像函数f(x)= x⁵+2x+1的这种性质,叫做“连续函数的中间值定理”。数学家们长期以来证不出这个定理。有了严密的实数理论之后,很快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实数理论的建立,当时有的数学家反对,但多数是欢迎的。它把很多糊涂的东西说清楚了。

可是,这样一来,本来以为已经清楚了的东西,像自然数、有理数,对比之下,大家发现并没有弄得十分清楚,反而显得糊涂了。问题发现了,就好办了,戴德金等人的实数理论发表不久,自然数、有理数的严密理论也出现了。数系的大厦是从上到下完工的,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摘自张景中《从√2谈起》第七章,2004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注释:为什么说完备的阿基米德域只有实数系统,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因为两个复数之间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不相等的两个复数不能比较大小。

有理数具有稠密性,是无穷无尽的。无理数也是无穷无尽的,比起有理数来要多得多。

有理数是可数无穷多,无理数是不可数无穷多。实数当然是不可数的。

附录:数学家介绍(百度百科)

尤利乌斯·威廉·理查德·戴德金(Julius Wilhelm Richard Dedekind ,1831.10.6-1916.2.12)又译狄德金,伟大的德国数学家、理论家和教育家,近代抽象数学的先驱。

1850年,戴德金转入哥廷根大学新办的数学和物理学研习班,从数学家C.F.高斯研究最小二乘法和高等测量学,从斯特恩攻数论基础,从韦伯攻物理,并选修过天文学。

戴德金在数学上有很多新发现。不少概念和定理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两个方面:在实数和连续性理论方面,他提出“戴德金分割”,给出了无理数及连续性的纯算术的定义。1872年,他的《连续性与无理数》出版,使他与G.康托尔、K.魏尔斯特拉斯等一起成为现代实数理论的奠基人。在代数数论方面,他建立了现代代数数和代数数域的理论,将E.E.库默尔的理想数加以推广,引出了现代的“理想”概念,并得到了代数整数环上理想的唯一分解定理。今天把满足理想唯一分解条件的整环称为“戴德金整环”。他在数论上的贡献对19世纪数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0 阅读:149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1:11

    德国的数学,抛开高斯不谈,仅其两个学生黎曼和戴德金就能亮瞎数学史,其后的康托更是天空中的闪电!

百科漫谈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