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指标对糖尿病也很重要,不是TIR!

三诺记事本 2024-06-12 18:40:11

评估血糖控得好不好,大家比较熟悉的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还有不少糖友听过说的TIR,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外一个指标:血糖波动。

什么是血糖波动?

血糖波动是指血糖高值与低值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通常可分为日间血糖波动和日内血糖波动。

日间血糖波动:一般指不同日之间相同时间段的血糖值对比,比如今天的空腹血糖和昨天的空腹血糖差值,餐后血糖和餐后血糖差值。

日内血糖波动:一般指同一天内,血糖最高值与血糖最低值的差值。

人体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受饮食、运动、药物、情绪、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对于糖耐量正常的健康人来说,由于神经、内分泌和肝脏的调节,血糖波动规律是:空腹血糖通常波动在3.9-5.6mmol/L,进餐开始10分钟后,由于食物中碳水化合的消化吸收,血糖水平开始升高,一般餐后1小时内血糖浓度达到高峰,并在2-3小时内回到餐前水平。

健康人(糖耐量正常者)日间血糖波动幅度为0.8mmol/L,日内血糖波动幅度约为2mmol/L。[1]

糖前期患者日内血糖波动显著增大,较糖耐量正常者升高50%,但日间血糖波动无明显变化。[1]

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日内血糖波动进一步加大,可能达到糖耐量正常者的3倍,同时可伴有日间血糖波动增加,约为糖耐量正常者的2.5倍。[1]

为什么要关注血糖波动?

有研究表明,慢性高血糖和血糖波动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造成血管损害,而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并发症影响尤为显著。

另外,也有研究表示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甚至比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2]。临床证据显示,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患病率和全因病死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在大多数研究中,血糖波动的相关指标比HbA1c更能预测糖尿病的不良结局[3]。

由此可见,血糖波动过大对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

如何监测血糖波动?

使用动态血糖仪(CGM)和指尖血糖仪,都能监测血糖波动情况。

使用指尖血糖仪来监测血糖波动,灵活方便、易操作、相对经济,但由于只是监测单点的血糖值,即使一天测7、8次血糖,也可能会存在遗漏的异常血糖,可能导致结果偏差大、[2]。

与自我血糖监测相比,CGM动态血糖监测每3分钟自动测糖,持续监测,形成血糖曲线,容易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检测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能够反映更真实的血糖波动情况。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 一天内血糖最高值与最低值差值要控制在4.4mmol/L以内。

除此之外,CGM持续血糖监测提供的变异系数(CV)这个指标,不受平均血糖水平的影响,且计算简单、易于临床应用,在国际CGM共识中被推荐为评估血糖波动的首选指标。

一般来说,CV值越小,表示血糖波动越小,控制越稳定;CV值越大,表示血糖波动越大,控制越不稳定。

糖尿病人群的CV目标值需要小于36%,但也有一些研究建议目标值小于33%。

总之,血糖管理过程中,特别是使用CGM动态血糖监测时,除了关注单点血糖值,我们更要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幅度和趋势,根据血糖曲线规律,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从而尽量减少血糖的大幅度波动。让血糖平稳达标,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

0 阅读:7

三诺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