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权力巅峰的?

太宗悦史 2024-06-23 00:59:00

历朝历代的太监都没有明朝的太监那么活跃,基本上每一个时期都存在权监的身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当然是太监有着足够的权力,而这群有着足够权力的太监是出自哪一个部门的呢?出自司礼监。

要知道,司礼监一开始仅仅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部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个不起眼的部门一跃成为最耀眼的那个部门?

洪武一朝有一个相当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呢?

这个现象就是太监从文武百官的面前路过,从来都不会说一句话,而是只行一个礼就匆匆离开。当然,有一种情况是例外,那就是带有圣旨。

“过诸大臣前一揖,不启口而退。”——《明史·宦官传》

当时的太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朱元璋对太监的态度是打压,还特地规定,第一、太监不能识字,第二、太监不能干预政事。

有一个老太监不经意间谈论起政事,结果呢?被朱元璋直接开除。

要知道,太监离开皇宫,大部分情况都是死路一条,因为将会受到别人的歧视,找工作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沿街乞讨。

朱元璋为什么要如此严厉呢?因为历朝历代关于太监这一群体根本找不出几个好人。

那他朱元璋既然能废掉丞相制度,为什么不废掉太监呢?因为不能,毕竟宫女第一干不了重活,第二不方便出宫。

而当时的司礼监自然也是被打压的一份子,但是相比于其他的部门,却有明显的优越性,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司礼监顾名思义就是掌管礼仪的部门,这也就间接表示,皇宫内所有的太监都归他们管,虽然并不是全面性的。

不过司礼监的名声也仅仅只是在内廷而已,在外廷根本没有人拿他当一回事,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太监归吏部管。

那么司礼监是什么时候翻身的呢?是在永乐一朝,因为建文一朝持续了朱元璋的政策,直到永乐一朝政策才发生改变。

如果要说明朝的太监最感谢哪一位皇帝的话,那么一定是朱棣,因为他们权力的源头就是朱棣。

洪武一朝、建文一朝,太监的权力始终保持在宫内,伸不到宫外去,但是在永乐一朝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太监的势力逐渐渗透到外面。

边境的将领莫名其妙的多出来一个上级,这个上级叫作监军,而监军都是由太监担任。

内地的官员也好不到哪里去,原本上头无人的他们,也突然间冒出了一个领导,这个领导就是镇守太监。

按道理来说,太监发展到这种程度也足以,但是呢?又冒出了一个新的太监部门,这个新的太监部门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所耳闻,那就是东厂,东厂就是类似于锦衣卫的那种特务机构。

有了锦衣卫,为什么还要创立一个东厂呢?因为特务机构向来都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因为他们只对皇帝本人负责。

说的简单一点,他们就是一群法外之徒,同时还深受皇帝信任,对于这么一群人,谁敢惹?

而当一个人天天受到其他人尊敬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老子天下无双”的这种思想,而一旦产生这种思想,就很难走回头路。

就比如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朱棣命令他选妃,可是他呢?竟然敢将上等的留下来,将下等的上交给朱棣。

虽然后来他被朱棣凌迟处死,但是也迫使朱棣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要创建出一个部门制衡锦衣卫,要不然谁知道他们还会干出什么荒唐事,而这个部门就是东厂。

其实朱棣创建东厂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锦衣卫毕竟是外廷机构,机密的事情交由他们去办,有外泄的可能,而东厂就不一样,属于内廷机构,相对于锦衣卫,保密性更加的好。

有的人或许好奇,朱棣对太监为什么这么信任,甚至不惜违反祖制。因为太监给朱棣的印象就是两个字:靠谱,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太监在他造反的路上出了大力,他敢于孤注一掷,直奔南京,就是因为从太监的口中得知这一路上都没有什么大军。

而他的军营当中也有一部分的太监担任将领,郑和就是当时的一位将领,还在“郑村坝之战”立下大功,指出李景隆一军的要害在于中军,倘若他中军移动的话,发动猛攻,即可大获全胜,事实也是如此。

既然太监都已经成为独立于文官集团、武将集团的另一股势力,那岂还能够归吏部管?于是,管理太监的权力从吏部转移到司礼监。

此时的司礼监已经成为太监中的第一号部门,但是跟他以后的权力比起来,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此时的他还没有资格与文官集团一战,毕竟人家文官集团可以直接参与到政事,而他呢?仅仅只是在地方上转悠。

朱棣对太监明显已经过于暧昧,难不成就没有大臣站出来抨击朱棣吗?有,不过朱棣却有着一套属于他的说法。

他认为太监奉的是他的命令,不算干政,将天高皇帝远这句话视若无睹。

“朕一遵太祖训,无御宝文书,即一军一民,中官不敢擅调发。”——《明史·职官志》

如果说朱棣是将太监推上半山腰的皇帝,那么朱瞻基就是将太监直接推上山顶的皇帝,因为司礼监在这一时期获得了与文官集团抗争的权力。

这也是为什么仅次于宣德一朝的正统一朝会出现王振这个祸国殃民的太监。

朱瞻基做了什么呢?他分别开创了两项先河,第一项先河是开办“内书堂”。

内书堂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教导太监读书的机构,而能够在内书堂担任老师的官员,要么是在翰林院工作的,要么是在内阁工作的。就这种教育资源,绝对能够碾压民间。

朱瞻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他这样做完全可以理解。

就比如你是皇帝,伺候你的人个个都是文盲,你会怎么样?肯定会心烦气躁,因为说一句话都得要跟他解释上半天。

单单是这个就已经足够麻烦,更何况太子也住在皇宫里,整天跟这么一帮文盲混在一起,将来能做成什么大事?

这也是为什么早在永乐一朝就已经有教太监读书一事的存在,只不过并没有出现专门的政策。

“命吏部听选教官入内教书。”——《明通鉴》

开办内书堂这一项先河为另一项先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另一项先河就是将批红权交由司礼监。

批红权是什么权呢?批红权就是皇帝批阅奏折的权力。

朱瞻基为什么会将如此重要的权力交给太监呢?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肯定是英明的,但是越到后面,皇帝就越来越懒惰,越来越昏庸。

朱瞻基虽然不昏庸,但是却懒惰,根本承受不住他祖先那种一天要看两百多份文件,处理四百多件事情的工作量,更何况他还有玩蛐蛐的爱好,要不然也不会被后人取了一个“蛐蛐天子”的称号。因此,必须要找一个帮手。

虽然内阁已经有了在奏折上作出处理意见的权力,称之为“票拟”,但是却远远不够,因为他还要去看,要去解决。

而现如今的他不想去看,也不想去解决,那就只能找一个人来替他去看,替他去解决,而这个人就是司礼监的太监。

为什么是司礼监呢?因为内书堂的尖子生都集中在司礼监,只有个别的作为伴读集中在太子身边。

其实这其中还有朱瞻基打的小算盘。

当时文官集团蓬勃发展,已经没有任何一股势力能够遏制他们,倘若放任他们发展的话,谁知道后来朱家的皇帝会不会成为受制于人的存在,因此必须要找出另一股势力,遏制他们。

这一股势力肯定不能够是武将,毕竟“陈桥兵变”的例子赫赫在目。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是太监。

自此,司礼监太监第一号部门的地位任谁也无法撼动。而作为司礼监首领的掌印太监则被别人称为“内相”,称为“外相”的自然是内阁首辅。

有的人或许已经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内阁已经有票拟的权力,而司礼监则有批红的权力,倘若内阁与司礼监联合的话,那岂不是要翻身做主?

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兵权还在皇帝的手上,倘若敢造反的话,对于皇帝而言,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完成内阁与司礼监联合这一壮举的张居正活了一辈子仅仅也就是一个臣子。

《明史》将明朝灭亡的锅扣在朱瞻基的头上:

“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

但是难道明朝灭亡就是因为太监吗?肯定不是。

太监的确是一部分原因,但是倘若明朝的皇帝个个英明的话,太监又岂会有当政作恶的机会?要知道,嘉靖一朝可没有一名太监敢为非作歹。

其实《明史》有这种论调也正常,毕竟编写《明史》的就是文官,文官总不可能拿起脏水往自己的身上泼,因为明朝灭亡与他们有着重大联系。

明朝的灭亡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没钱,要不然也不会连军饷都发不出来。

偌大的版图怎么可能会没有钱呢?因为田地都被隐瞒下来,税根本收不上去,而这一切就是文官集团在作祟,太监可当不了地主豪绅,只有文官才当得了地主豪绅。

0 阅读:2

太宗悦史

简介: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