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崇祯一朝的知县打人之前会先看一眼屁股?

太宗悦史 2024-06-23 01:08:36

封建王朝的皇帝都是与士大夫共天下,而不是与百姓共天下,这也是为什么当时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与百姓有着明显的区别。就比如,秀才见到知县的时候可以不跪,但是百姓见到知县就必须要跪,倘若敢不跪的话,大板伺候。但在崇祯一朝,知县却不敢那么嚣张,在打之前都会看一眼屁股,避免打到“羊毛皮”,因为打到羊毛皮的话,知县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源自于廷杖的“羊毛皮”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从社会的最底层一跃成为社会的最高层,他接受的教育大多数来自于现实。

因此,传统的儒家思想根本约束不住他,这也是为什么廷杖能够在明朝发扬光大。

其实,廷杖早在汉朝就已经存在,只不过那个时候的皇帝顾及读书人的面子,并没有对他们频繁的使用廷杖。

毕竟廷杖就是打屁股,而在廷杖之前,必须要将盖在屁股上的裤子脱下来,这就相当于走光,在封建王朝有几个人承受得住这种羞辱?而朱元璋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但令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主要是羞辱的廷杖,到后来竟然发展到了要命的地步。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皇帝又没有说怎么打,既然如此,至于打轻打重,那就是执行者锦衣卫的事。

倘若送银子的话,那就打轻一点,倘若不送银子的话,那就打重一点。

为此还出现了三种规格,第一种规格是打,第二种规格是着实打,第三种规格是用心打。

打是随便打几下就行,往往被打的官员不用几天的时间就又能够生龙活虎。

而着实打则是认真打,被打的官员常常会皮开肉绽。

最严重的就是用心打,被打的官员往往会命丧黄泉,因为用心打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往死里打。

有的人或许会好奇,锦衣卫如此糊弄皇帝,就不怕遭到惩罚吗?不怕,因为锦衣卫是经过训练的,是如何训练的呢?

在砖头上面放上一层宣纸,倘若能够将砖头击碎,而宣纸完好无损的话,那就可以出师。

送银子就按照打宣子的方式去打,不送银子的话就按照打砖头的方式去打。

倘若要说起打廷杖最惨烈的一次,一定是嘉靖三年的左顺门事件,一百四十名大臣,整整有十六名被活活打死。

难不成大臣们就不会送银子吗?像这种情况,就算送银子,锦衣卫也不会收。

原因很简单,都一百四十名大臣一起遭受廷杖,可想而知皇帝是有多么的生气,在这种时候还收银子的话,皇帝可是会较真的,到时候遭殃的就是自己。

嘉靖为什么这么生气呢?

他能够继位是因为明武宗无子又无亲弟,而按照“兄终弟及”制度,他的父亲是明武宗最亲近的叔叔,他自然就是明武宗最亲近的堂弟,因此继承皇位的只能是他。

但是他又不想寄人篱下,因为按照规定,小宗继承大宗的皇位必须要过继到大宗的名下。

又想当皇帝,又不想给别人当儿子,那就只能怎么样呢?将自己的父亲推为皇帝。

而群臣呢?不答应。

毕竟你继承的皇位都是别人家的,给别人当一下儿子怎么了?更何况,你要是真的将自己的父亲推为皇帝,那不就等同于帝系发生了转移吗?因此,群臣必须要争。

这也是为什么嘉靖如此生气,当个皇帝,连自己的父亲都要弄丢。

不过后来还是以嘉靖胜利而告终,毕竟嘉靖是明朝最聪明的皇帝,而且还有以张孚敬为首的大臣支持,再加上经过朱元璋的改革,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帝论权力都比不过明朝的皇帝,想不赢都难。

而对于被廷杖打到奄奄一息的大臣,往往会有一种急救方式,那就是活剥一块羊皮,敷在他的屁股上。

由于屁股的那一块原本就血肉模糊,这一敷就直接将羊皮与皮肤组织粘合在一起,以至于治愈的屁股会留有羊皮的痕迹,世人便将其称为“羊毛皮”。

廷杖并不是存在于崇祯一朝,而是存在于整个明朝,那为什么到崇祯一朝知县才重视起羊毛皮呢?

要说明朝哪一个时期最混乱,那肯定是崇祯一朝,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崇祯一朝是明朝最后一个时期,所有的矛盾都在他这一个时期集体爆发,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到处都是贪官污吏,到处都是党羽林立。

而边境也不安稳,辽东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成为清朝的领土,清朝呢?也没有闲着,一直试图闯进山海关。而一旦闯进山海关,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山海关到京城的这一段距离都是平原。

面对这么一个危局,以上帝视角来看,灭亡是肯定的事情,但崇祯作为当局者,也作为既得利益者,肯定会进行挣扎,事实也是如此。

而这么多的事情在一个时期解决怎么可能,因此崇祯不是一般的心急。

崇祯一朝,虽然仅仅十七年,但是先后出现的阁臣却整整有五十位,这是什么概念呢?

要知道,明朝的阁臣总共才有一百六十位,崇祯他一朝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而这其中还有两位死于非命。

崇祯为什么换阁臣换的这么勤呢?原因很简单,为了解决当前的矛盾,可是当前的矛盾又岂有解决的办法?对内阁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的高官。

要说起明朝地方上的一把手,那肯定是总督,但死在崇祯手上的总督总共有七位,而巡抚则有十位以上,这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含冤而死,因为以他们的罪名根本不至于死。

就比如,总督熊文灿仅仅是因为招抚失败就被杀,还有宣府巡抚李养聪仅仅是侵吞七万两银子也被杀。虽然侵吞七万两银子属于数额重大,但是明朝除了朱元璋时期,哪个时期因为官员贪污将官员处死?

处死封疆大吏对于崇祯来说都已经是家常便饭,更何况是朝廷里的其他官员?今天打你一顿,明天重新启用,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羊毛皮在崇祯一朝尤其多,这也是为什么知县得小心翼翼的原因所在。

有的人或许好奇,从朝廷退下来的官员不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吗?难不成知县不认识他们?要知道,知县的任期只有三年,而崇祯更换官员的频率高到恐怖,知县怎么可能来得及一个一个的认识?为了保险起见,先看一眼是最好的选择。

0 阅读:63

太宗悦史

简介: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