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即将沉入大海,印尼首都决定搬迁,剩下的人将何去何从?

面包看世界 2022-08-12 11:25:22

苏海米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经营一家小餐馆。现在将这家小餐馆与大海隔开的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和一道两米高的防波堤。苏海米一家的命运就掌握在这面海堤的手中。

苏海米在雅加达北部的穆阿拉安克地区长大,小时候的她经常在家门前的沙滩上玩耍。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沙滩消失了,海水频繁地涌向街道。

苏海米家

2002年,为了缓解居民对不断下沉的土地和不断上升的海面的不安,印尼政府在海岸建设了一堵墙。但是仅仅5年后的2007年,就发生了近代雅加达历史上最严重的洪水。暴风雨和集中暴雨引发的洪水夺走了城市各地80人的生命,造成了数亿美元的损失。穆阿拉巴尔地区的暴风雨也破坏了防波堤,海水流入了苏海米的家。

如今,生活在雅加达的许多人都与时不时就会发生的水灾为邻。为了解决首都受到的威胁,印尼政府在2019年开始计划将首都从国内最大城市雅加达迁移。新的首都是婆罗洲岛的一个新建成的城市。这所城市现在是一片森林,建设新首都的计划将从今年夏天开始。

但是,即使政府离开日益消沉的首都,像苏海米一样至今仍生活在那里的1000万人口又该怎么办呢?

婆罗洲岛新首都如今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雅加达五分之二的土地位于海平面以下

几百年来,洪水一直是雅加达的一个主要问题。这座城市拥有一个主要的港口,位于一个三角洲上,南部山区的13条河流通过这里流入雅加达湾。三角洲曾经被一片深深的红树林所包围,成为抵御涨潮的缓冲地带,但大部分红树林早已被清理掉了。

雅加达三角洲

1619年殖民印度尼西亚的荷兰人试图将其改造成一个具有现代建筑和运河的典型荷兰城镇。他们为了调节河流的流量和控制洪水而开始修建运河,但是如今的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就加剧了问题。

阿姆斯特丹大学水利和环境工程国际学院的博兹曼·巴图巴拉这样说道:“在荷兰人到来之前,这个被称为巽他格拉巴(Sunda Kelapa)的地方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地区。但荷兰人的运河建设只是让事情变得更糟,因为运河会封闭沉积物。”

近年来,印尼政府拆除了各地的贫民窟,筑起了水泥堤坝,频繁地清除河底的淤泥等,对河流周边进行整顿。即便如此,河水泛滥至今仍在城市的各处持续着。雅加达地面大部分已经铺设完毕,并没有对土地进行抬高处理。

印尼政府正在清理淤泥等海底垃圾

雅加达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下沉。根据地点的不同,其程度也有所不同,但在北部,每年最长可长到约28厘米。现在雅加达约有40%的面积低于海平面。

印度尼西亚大学城市规划学院的讲师亨德里克斯·安迪·西马尔马塔说:“雅加达是一个聚集了所有东西的城市,这里是行政中心,也是经济、文化、娱乐的中心。在漫长的岁月中,雅加达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成长为一个没有环境支援系统的巨大城市。”

说到底,这就是现在这座城市持续消沉的原因。

不得不依赖地下水生活的市民

2007年洪水之后,州政府通过了一项规定,规定雅加达总面积的至少30%必须用于绿地和空地。绿地可以吸收因暴雨而产生的洪水,并帮助该城市枯竭的地下含水层重新充满水。现在雅加达的绿地不足市区的10%。

大量抽取地下水是雅加达地基下沉的主要原因之一。雅加达的自来水只有不到400万户,仅占整个城市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其余的家庭基本依靠抽取地下水。

研究雅加达洪水原因的巴图巴拉说,深水井的数量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增加,1968年只有400个,1998年增加到3600个以上。2011年的一项调查估计雅加达已经消耗了64%的地下水。

穆阿拉安克街道经常受到洪水袭击

雅加达省省长阿尼斯·巴斯韦丹表示,到2030年,将使自来水网络覆盖全城。为此需要大幅扩建现有的基础设施,但目前还没有进行必要规模的工程的迹象。

像北雅加达这样的海岸地带,目前因为没有自来水供应,居民们只能挖150米深的井。“50米以下就只出咸水了。”说这话的是穆阿拉安克地区的领导人、以贝类养殖为生的阿尔提·阿斯塔提。一口深井,可以养活五十户人家。

如果没有井,人们就要用40升装的容器买水。阿斯塔提说,如果是一天挣不到7美元的典型的四口之家,一眨眼的时间,工资的五分之一就会变成水钱。

洪水散去之后的穆阿拉安克地区

巨大的防波堤能保护城市吗?

近年来,雅加达市长选举愈演愈烈,成功竞选市长就意味着成为角逐总统宝座的跳板。竞选市长的候选人都承诺要解决雅加达的慢性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严重的洪水等问题。

但是,这个城市的问题不是一个市长在任期间就能解决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好几位市长来了又走,但问题依然存在。

从2014年开始,国家和省政府联手推进了保护雅加达海岸不受海水侵蚀的计划。目前,这个项目由两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是建设全长47公里的海岸墙。如今已经建成约13公里,下一阶段正式建设将从2023年开始。苏海米家外面的防波墙也是在该项目初期建造的,但根据她的经验来看,海岸墙壁最多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政府正在建设的海岸墙

工程的第二阶段是在雅加达湾建设“巨大防波堤”。该防波堤中包括了象征印度尼西亚的神话中的鸟形人工岛,全长约32公里。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该岛具有抵御风暴潮的作用,在这里还将建设办公室、公寓、蓄水池、高速公路、铁路和娱乐设施。

另一方面,也有人批评说,巨大防波堤会阻碍雅加达附近13条河流的流动,把雅加达湾变成一个巨大的污水池。

海水散去之后的印尼首都雅加达

印尼环境论坛的帕里德·里多瓦努丁说,这个巨型工程没有处理地基下沉的原因,雅加达迟早会沉没。里多瓦努丁认为,政府应该致力于海岸地区的环境再生。例如,重新种植红树林,将房屋林立的河岸恢复到更自然的状态等。

巨大防波堤目前还处于设计阶段。目前尚不清楚建设资金从何而来,政府也没有公布开工时间。

雅加达鸟型防波堤建造概念图

迁都离开雅加达,留下来的人该怎么办?

婆罗洲岛的新首都建设计划今年开工,2045年竣工。印度尼西亚政府希望将这里建设成为产业、商务、教育的基地,将其称之为“所有人的全球城市”。

但是,婆罗洲岛当地的原住民并不喜欢这个计划。他们担心这个项目会破坏他们的土地、森林和生活。

另外,原首都雅加达也有人对将首都迁移到婆罗洲岛的决定表示欢迎。他们认为这样一来,就能减轻雅加达的人口过密的状态和自然灾害等负担。研究城市规划的西马尔马塔认为,“雅加达应该进行严格的减肥,放弃部分城市功能,增加绿地”。他说:“迁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雨季来临前,东雅加达地区正在清理河道

但里多瓦努丁认为,迁都计划只能起到“把生态危机转移到其他地方”的作用。“雅加达在没有明确再生计划的情况下就被放任不管,任由溺水者自行处置,这对雅加达的民众而言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雅加达北部海岸的脆弱社区几乎与新首都无关。对于苏海米和阿斯塔提这样的北部海岸居民来说,搬到更安全的地方是不可能的。

阿斯塔提生活的穆阿拉安克地区就在游客乘船前往千岛群岛的卡里亚登港附近,海岸沿线的墙壁还没有到达这里。

穆阿拉安克地区的渔民们

“洪水不是每月一次,也不是每周一次,而是每天都在发生。”阿斯塔提说。有时水会涨到大腿高度。

今年上半年,穆阿拉安克的居民们决定自己处理这个问题。他们用瓦砾把海岸道路抬高了1米左右。

以阿斯塔提为首的一部分居民还用大量的贝壳把自家的院子和地板都堆了起来。阿斯塔提说,贝壳不用花钱就能防止被淹,而且还能迅速排出海水。

“总之,我们希望再也不用担心洪水了。”

穆阿拉安克

0 阅读:327

面包看世界

简介:分享世界各地文化知识